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837)

闲读《随园诗话》(837)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2-11-02 20: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六·八六】

尹公三次迎銮幽居庵紫峰阁诸奇峰,皆从地底搜出,刷沙去土,至三四丈之深。所用朱龙鉴庄经畲潘涵等州县官,皆一时名士。又嫌摄山水少,故于寺门外开两湖,题曰“彩虹”、“明镜”。余戏呈诗云:“尚书抱负何曾展,展尽经纶在此山。”

尹公,指时任两江总督尹继善。

迎銮,音yíng luán,指迎接皇帝。銮,銮驾,皇帝的车驾。《新唐书·赵珝传》:“昭宗还长安,诏入朝,赐号‘迎銮功臣’。”清·昭梿《啸亭杂录·癸酉之变》:“福昌欲於十七日起事,盖以是日上驻蹕 白涧 ,诸王大臣皆往迎鑾,乘其间也。”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适蹕路工程将次竣工,命余赴 汴 藩新任,在中途迎鑾。”

乾隆一生六次南巡至金陵。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首次南巡,处理政事之余,到栖霞山狩猎。二十二年(1757),乾隆第二次南巡,首次驻跸刚建成的栖霞山行宫,为行宫御题“太古堂”匾额,并赐封“栖霞行宫、万松山房、德云亭、紫峰阁、玲峰池、幽居庵、彩虹明镜、叠浪岩、珍珠泉、天开岩”为栖霞十景。二十七年(1762),乾隆第三次南巡,二次驻跸栖霞山行宫。他的《再题幽居庵》诗,被镌刻在距幽居庵不远的一块岩石上,是栖霞山现存为数不多的乾隆皇帝题刻之一。三十年(1765),乾隆第四次南巡至,第三次驻跸栖霞山行宫。四十五年(1780),乾隆第五次南巡至金陵,第四次驻跸栖霞山行宫,御笔作《题栖霞十景》,还御题“太古”摩崖题刻。四十九年(1784),乾隆第六次南巡,第五次驻跸栖霞山行宫。为《金陵十景图册》每册题诗。尹继善一生三次担任两江总督。首次任职为雍正九年(1731)至十年(1732),以江苏巡抚身份署理。第二次是乾隆十六年(1751)至十八年(1753)。第三次是乾隆十九年(1754)至三十年(1765)。尹继善在第三次担任两江总督期间,分别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三次接待乾隆南巡。

幽居庵,南京栖霞山景点。位于栖霞山主峰右下侧,毗邻西峰。从清宫画师董诰《金陵十景图册页》中可见,该庵数楹量笏,周围苍松、翠竹掩映,山泉淙淙流淌,宛若世外仙境。乾隆称“洞壑深幽,以此为最”。后毁。目前仅有若干简陋的亭子。

紫峰阁,南京栖霞山景点。详见《闲读<随园诗话>》(836)

朱龙鉴(生卒年不详),字又云,号蒙溪。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官池州通判。工诗。善山水,笔致简整,尝写摄山(即南京栖霞山)胜引图,烟云蓊郁,松竹箫疎,为时雅重。传世作品颇多,时见于各大拍卖平台。事迹见《墨香居画识》、《读画随笔》。

庄经畲(1711—1765),字井五,号研农,又号念农。常州人。雍正十年(1732)举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十年(1745),签分安徽池州府建德县知县。十四年(1749),调任泗州直隶州盱眙县知县。盱眙任上,有惠政;黄河水灌入洪泽湖,湖岸崩坏,庄经畬冒雨指挥堵筑,水退,当地人以为神。个性强直,遇不平则力争,屡次被上官奏劾。十五年(1750),遭到上司泗州直隶州知州陈慕楷揭参“贪婪亏空”,革职后就地寓居盱眙。十六年(1751),舒赫德奏报,该案查无确据。敕授文林郎。十八年(1753)恢复原官。 二十一年(1756),尹继善命办理隔年乾隆帝南巡事务。二十四年(1759)调宁国县知县。二十七年(1762),升任泗州直隶州知州。三十年(1765年)三月,升授宁国府知府。八月,卒于任所,葬于丁堰沙河昭穴。自乾隆二十二年至三十年,乾隆帝三次南巡,尹继善倚重庄经畬为助手,办理山川舟车供张储备都无误。著有《澹一斋诗稿》二卷、《研农遗稿》。

潘涵(生卒年不详),浙江钱塘人。乾隆十三年(1748),以苏州府通判,署任南汇县知县一职。不三月而清历年未结之案,盐贾有馈赠、贿赂者,严词拒绝。离职之日,县里民众焚香泣送。见《南汇县新志稿》(宦绩)

摄山,即栖霞山。

(待)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837)

    【原书卷六·八六】尹公三次迎銮。幽居庵、紫峰阁诸奇峰,皆从地底搜出,刷沙去土,至三四丈之深。所用朱龙鉴、庄经畲、潘...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 闲读《随园诗话》(4)

    【原书补遗卷五·一十三】山东道上,妓女最多,佳者绝少;过客题诗壁上者亦多,佳者亦少。独有无名氏末二句云:“最是低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83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ks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