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碰到了一位小心眼的上司,非常自我中心,不管做出什么安排,都需要下属无条件的认可和服从。任何工作上的不同看法,都会被他视为不尊重和挑衅。而我因为在几次会议上提出过和他不同的见解,就自然而然受到了他的刁难。以至于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会无缘由地挖苦和批评我,当着别人的面冷嘲热讽地说我什么工作都做不好。
偏偏我又是个固执的人,所以每次他发作完之后,我就会冷静地反驳他说,领导能不能批评得具体一点,比如是哪个地方有问题,这样我也好改进。每到这时,他都说不出具体意见,反而更加大发雷霆,或者是用表扬其他所有人的方法来排挤我。
有一天我实在郁闷了,就跑回家和爸爸抱怨。我说,他对人不对事还没完没了了,每次都批评我,批评完了却还又拿着我的方案去老板那里邀功,快要气死我了。
爸爸说,既然你都知道他对人不对事了,他的批评你还用在意吗?就算他现在开始表扬你了,你觉得那个表扬又有什么分量吗?
然后,爸爸就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他说,以前他认识一位自己很佩服的老教师,不但上课很受学生欢迎,学术能力也强,为人也正直。有一次他们交流,爸爸问起那位老师,人生中最惬意的事是什么?老教师莞尔一笑,很平静地回答说:
我这一生最开心的事,莫过于从来没有得到过领导的表扬。
爸爸的话让我忍不住会心一笑,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这就是我的爸爸。他教导我尊重别人,却从不勉强我屈服于权威,即便这让我在和社会交手的过程中磕磕绊绊,但他依然站在我身边,用和风细雨式的鼓励,让我找回自己的力量。碰到再难的事,他也从来没有让我去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或者是暗示要不要给领导送点礼。
他总说,就事论事,不卑不亢,就够了。
-2-
回想起来,从小到大,他都没有教过我那些看似“重要”的事情,比如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去讨好老师,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去讨好父母,成为一名毕恭毕敬的员工去讨好领导……但他会提醒我保持独立思考,怀疑不公,找寻自我。
还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就会主动帮我抄作业、帮我开病假条,仿佛一个很酷的朋友。他不喜欢做无用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反对应试教育,最常说的话就是,挑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做就好了,有些东西,会了就不要再浪费时间。
他不鼓励我读作文选,更愿意给我买那些看不懂的世界名著。他会为了让我写好一篇作文,带我去观察马路上的人来人往。虽然我还是会偷偷去借同桌的作文选,试图找到应付考试的套路,但爸爸坚持说他更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
记得有一次放学,爸爸去接我,正赶上我们老师拖堂。爸爸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在教室门口晃来晃去。最后老师沉不住气了,说,哎呦,我看有些家长都等得不耐烦了,要不大家散了吧。
那时,爸爸还经常在家乡的一些报纸上发表文章批判应试教育,以至于我的班主任曾经私下找我说,你爸爸是不是对我们的教学方式有意见,有意见的话可以私下沟通啊。
爸爸太轴了,他好像一点都不担心老师会讨厌我。
后来,我一路读到研究生,他的态度也从来没有改变过。记得那年我硕士论文答辩,因为选了一个跨学科的方向,所以隐约有点担心,生怕会遭到传统派教授们的质疑。
我想到了爸爸。于是我问他,“假如在我答辩的时候,有老师提出了我不认同的观点,是应该装作虚心接受呢,还是争论到底?”
我本以为他会因为顾及我的毕业,说一些类似“你听着就行,不必分辨,更别和老师吵架”的话,但他并没有。他说:“这是你自己辛苦写出来的论文,你都不替它辩论,谁又会替你争取呢?”
他的语气很平淡,但这句话直到今天我都铭记于心。
-3-
爸爸从来都没有和我说过“别人家的孩子”,对我也少有学习或者是工作上的要求。他给我的感觉始终停留在“没关系,其实60分还好啦,不挂科就行啦”这样的印象上。
硕士毕业的时候,我在北京找到了一份还算不错的体制内工作,身边的人都觉得挺好,学校还有个研究生协会让我去给尚未毕业的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那时,好多亲戚都和我说,多好,你看,这一辈都不用发愁啦。只有爸爸问我,你还想出国吗?你要是想,家里还有些钱。
然后他补充说,倒不是希望你出国取得什么成就,就是你性格太直,我猜可能在国外的环境中,你会过得更开心一点。
过得快乐,就是爸爸对我生活的唯一希望。
因为希望我快乐,所以他会在我失恋的时候和我说,只要你觉得幸福,也可以不结婚;因为希望我快乐,所以他会在我为工作而焦虑时,告诉我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不要总和前面的人比,有时也回头向后看看;因为希望我快乐,他从来都没有说过,你应该怎么样这样的话。但他经常会说,没关系,你去做吧,失败了回来就好;没关系,太累就辞职吧,玩够了重新找工作就好。
而对于我不喜欢的事情,无论是一份工作,还是一段人际关系,他从来都不勉强。爸爸最常说的就是,选择你喜欢的就好啦,勉强你做别的,太浪费了。
-4-
我经常想用一个词概括爸爸,但是挺难的。他也有很多矛盾的品质,比如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抠门。我陪他去菜市场买菜,他都能为了一点零头,和小商贩们还价半天,弄得一旁的我十分尴尬。
但也就是这个爸爸,每次看到乞丐都会给钱。我曾经问过他,你每天看那么多报纸,不是说很多乞丐都是骗子吗?
爸爸说,那万一这个是真的呢?哪怕一百个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但就被你碰到了呢?
就在我写下这篇文章时,我忽然觉得,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总结爸爸,我会说,在我心中,爸爸是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这么说不在于他有多少知识,读过多少书,而是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他总会将他的知识,用于选择站在弱者一边,而不是盲目地唱赞歌。他不会因为很多事情是流行的意见,现有的风俗习惯,或是大家无意之间认定的价值观,就人云亦云,也不太会考虑他的观点所引起的结果是否对他有利。
总而言之,爸爸从来都没有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容易一点,而刻意改变自己。他有自己的梦想,也通晓这个社会的规则,但却不会为了追求成功,而成为一个面目可憎的人。
-5-
正因为如此,当大家都在说,成人社会,只看利弊,不论是非的时候,爸爸依然很固执地教导我,要听从自己的声音。除了他以外,我所受的教育,包括老师、教授,从来都没有人跟我讲过这样的道理。
于是,在他的教育下,我成了一个非常垃圾的女儿。我不听话,有脾气,不喜欢妥协,满脸写着“不服”,在人生道路上一直跌跌撞撞,过着别人眼中略显笨拙的生活。我喜欢说 “自由”、“平等”这样的大词汇,是别人眼中的傻帽,领导眼中的刺头,相亲男眼中的另类。
我经常觉得,无论用哪一条社会标准来衡量,我都是极为普通的,甚至是失败的。但爸爸就在那里,他会反复告诉我,我是最好的,不用为那些不够好的,去改变自己。于是我就会很安心,觉得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东西可以相信的。
就像爸爸的偶像王小波说的,“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
-6-
我喜欢和爸爸一起压马路,天马行空地聊各种事。
我说,你知道吗,之前我看到一个网友写自己的爸爸。他爸爸是个公务员,但特别反感官腔官调那一套。每次单位开务虚会都坐在最后一排,从不发言。后来有一次,领导非点名让他总结总结平时的工作,他就说,看的是《人民日报》,喝的是大益的普洱茶,汇报完毕。
我说,感觉很像你哎。
爸爸说,才不是呢,我这么怂,怎么会这么怼领导?
我说,要不我也写写你吧,但有一个素材我要和你求证。
爸爸说,我哪有什么素材?
我说,我依稀记得,在我小的时候,你貌似还当过省里的人大代表,是不是因为你书教得不错,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哈哈哈。
爸爸说,不是,我是被叫去充数的,因为我身边的人都是党员,只有我不是,所以应该是组织为了体现多样性才不得不找了我吧。
然后爸爸说,你可别写我,你还是写写自己吧。你不是说你们奇葩老板弄得你不高兴吗?没准你写出来内心就平静了。
我说,哎,有时想想吧,我也三十好几了呢,别人家的闺女都是两个孩子她妈了,我却还在这里和你吐槽老板吐槽社会吐槽奇葩相亲男,整天说些有的没的,大事小事都还让你操心,也怪不好意思呢。
爸爸说,哎,这可能就是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