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语》里自我标榜的孔子

《论语》里自我标榜的孔子

作者: f4af99e2e7d6 | 来源:发表于2018-08-14 23:26 被阅读0次

      自我标榜,主要是口头上把自己定位到一个较优较高较善地位的行为。古今中外,几乎所有伟人都有自我标榜的倾向,其中孔子是个典型代表。其门人编写的《论语》所记录的虽然只是孔子生活中的冰山一角,却足以反映出孔子喜好自我标榜的性格。

      首先,孔子喜欢标榜自己是个好学生。在《述而》第19章,楚国大夫叶公问孔子的学生子路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子路不语,回去告诉孔子,孔子却怪子路,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勤奋学习,常常忘记吃饭,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日渐衰老去却丝毫不在意’呢?”这则故事足以表明孔子的露骨,而在下面一些文段中,又从其他侧面反映出这种现象: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述而》第2章)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治长》第28章)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第20章)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与老彭。(《述而》第1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第22章)

      其次,孔子喜欢标榜自己是个好老师。孔子喜欢标榜自己对学生有耐心,这个使老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重要特征。《述而》第2章中孔子说“好不厌倦地教会学生,对我而言有什么呢?”《述而》第34章中孔子又说“至于圣人和仁人,那我怎敢当呢?不过是为圣为仁却不满足,教诲学生却不厌倦。”可是当学生宰予白天睡觉时,孔子却直接对其进行了人格侮辱“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丝毫没有体现出老师应有的耐心。而且,孔子非常喜欢从不和他争论的学生颜回,却不怎么看好多次刁难他的子路,这点多处都有体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第6章)

      子曰:“语之而不堕者,其回也与?”(《子罕》第9章)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   (《子路》第13章)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   (《子罕》第9章)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先进》第11章)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先进》第11章)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先进》第11章)

      第三,孔子喜欢标榜自己是个君子儒。在《雍也》第6章中,孔子教导子夏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事实上他自己就多方面标榜自己是君子儒。

      其一,孔子说自己安贫乐道,这从他收的学费(束修)即可看出,而且《述而》第16章中他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其二,孔子喜欢说自己克己复礼。《子罕》第16章中他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因,何有于我哉?”不论是家中还是国内,就连乡亲的丧事他都能做的很到位,不愧是孔子!事实上孔子临终总结了自己的一生,说他“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没有使社会复周礼,自己却终生按照周礼去塑造自己,不亦悲乎!

      其三,孔子喜欢说自己高人一等。《论语》中孔子浓厚的说教口吻随处可见,这足以看出其人自命不凡的气概。《述而》第23章中涉及到一则故事,孔子经过宋国,带领学生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司马桓魋听说以后,带人要去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意思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子罕》第5章中,孔子经过匡地,因长得像恶人阳虎,当地人把孔子拘禁了5天,孔子门人劝其逃掉,孔子泰然自若地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意思是他是周朝文化的集大成者,匡人能奈他何?《子路》第4章樊迟向孔子请教农事,孔子当面承认“吾不如老农”,待樊迟一走,孔子便骂他“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意思是孔子是农民之“上”(统治者),无需稼穑。

      最后,孔子喜欢标榜自己是个善政者。孔子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诸现实,却屡屡受挫。在入世之心的刺激下,孔子多次标榜自己善于从政。《颜渊》第13章中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他善于处理诉讼案件,会让社会安定没有诉讼。《子路》第10章中孔子又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如果有人肯任用他,他一个月就能见效,三年之内必有所作为。至于《论语》其他篇章中,每有贵族或学生向孔子问政,他无不兴致勃勃,侃侃而谈,一副政坛元老的姿态。但事实上孔子一生都没有被纳入高层统治阶级,以致所谓“复礼”所谓“仁政”,根本无从亲身实践。年迈的孔子只好悲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表示自己一生不能再有作为了。

      总之,通过《论语》,我看出在孔子眼里,他始终有四种身份:学生、老师、君子、政要。孔子从小自命不凡,自我效能感超强,所以才得以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才教出一批名垂青史的贤人。但也许正是这种原因,他在政坛一直不受重用,——毕竟,谁都不喜欢被直接说教。

    st.you4ϴBk�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里自我标榜的孔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nb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