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在《认识觉醒》里学了“难度匹配”和“强度匹配”,书上还提到第三种匹配,“速度匹配”。
一、为什么速度对学习很重要?
速度匹配,说起来简单,但很多人容易忽略。好多人抱怨自己学习时分心、不专注,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注意到学习内容的难易度,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学习节奏。想要孩子学习节奏恰到好处,书上讲了一种简易的做法:把家庭作业当考试来对待。因为孩子们在家里写作业,没有老师监考,容易心不在焉,一会儿上个厕所,一会儿喝口水,碰到难题要么愣住,要么马上求救。看似在学习,其实就是在舒适区里混时间,效率低还容易错。可是,如果像考试那样对待作业,孩子们就会逼自己集中注意力,尽快做对题目。这样一来,他们不知不觉就逼到了自己舒适区的边界。这种情况下,孩子们会非常专注,学习效率和成绩自然就好。
二、速度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说到速度,还得提一个观念:速度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许多人觉得学习就是懂了就是学会了,然后就不继续努力了。其实,运用知识的频率、速度和熟练度也是学习能力的重要部分。所以很多人刚开始学习觉得轻松,后来觉得越来越难。而那些成绩好的同学,通常会把“做对”和“做快”都当作自己的学习目标。他们不仅要求自己会做,还要求自己做得快、做得准。
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说钢琴练习者,就算他会弹100首曲子,如果每首都是断断续续的,那别人也不会觉得他是高手。可如果一个人只弹一首曲子,但能闭着眼睛弹得很好,那大家一定会赞叹不已。所以,无论学知识还是学技能,我们都要牢记:速度也是能力的一部分。有时候它比理解还重要,甚至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因此,学会了之后一定得多练习,而且要明确练习的标准。
三、如何变快变优秀?
大家是否注意到,那些特别优秀的人做事都特别快。能用一分钟解决的事,他们绝不拖到两分钟;一旦开始学习,就直接奔目标去了;做作业也像考试那样高标准严要求;刻意提高阅读速度并集中注意力等等。这些快速的习惯让他们更容易进入专注状态,学习时能更快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他们不仅学得更好还能留出时间检查、复习、拓展甚至放松娱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优势循环。然而一般人学习时往往慢慢悠悠容易分心,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快速”的意识和技巧。
所以说,快速和优秀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不是学习好了就动作快,而是动作快了学习才更好。总结一下:心态上要悠然自得但在行动上要迅速敏捷。想明白这些,咱们的学习之路也就清晰多了!总之,好的学习状态就是保持在舒适区的边缘,只要遵循这个原则,学习就能带来更多成就和乐趣面对困难时咱们也能战无不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