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755401/fe9e89e28338e11c.jpeg)
保护视力,刻不容缓
眼睛视力越来越差,道理懂了一箩筐,自制力却一天不如一天。
把自己哄开心的诀窍就是瑜伽里所说的“冥想”,白天再不开心,晚上抱着柔软的被子,来一场黑甜觉。
每个人晚上都可以自编自导一场梦,在这梦里 ,你可以到《简爱》里罗切斯特的庄园里逛一趟,也可以让自己穿越时空,看一看儿时的小伙伴们,可以想史上最纯净的感情,自己就是那“灰姑娘”,想娘家了,梦里也能穿越千山万水,推开娘家的门,仰望小村舍上空的星空。梦里,云彩是有颜色的,很美很美……失眠,真是一件痛苦的事,往事不可追,未来之事不能测,岁数大了,接受能接受的,“屏蔽”不能接受的。
年纪大了,我更想看轻松愉悦一点的东西。作家苏雪林写得“恶祖母”让人后背发凉,她对贤惠传统媳妇从肉体到精神的折磨堪称“民国恶婆婆”之最,人啊,这样的“作”,不怕后期有报应吗?反正我是觉得,我所有的“作”,都有了回应,比如我放纵自己的“口欲”,胆囊炎来了,我熬夜看手机,现在出门看东西像迷雾一般,强光眼睛干涩,晦暗处又看不分清物件。
早上起来眼睛涩痛,走路拿手机,自己哄骗自己看什么“微信运动”,其实就是不能忍受片刻的无聊时刻,
以后走路,手机扔在沙发上,不能在乎自己走多少路,不能不自觉看别人给自己点赞,走了就是走了,就像丫头说,我学习是为我自己学得,不是为了你几声夸赞,也不是为了班级排名,高考还有四百多天,我心里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
昨晚丫头十二点还在做什么学习计划“复盘”,所谓“今日事今日毕”,母女两人又为了她晚睡争执不休,早上我发了“雷霆之怒”,一句“伪努力”,否定了她正在不断提高效率的决心,她申诉:人的自律培养也是具有反复性的,不可能一蹶而就,我知道晚睡不对,11点,我已经完成学习任务,只是“复盘”记录一下,我承受自己自律性不够……可是你不能说我“伪努力”,你说话太气人了,呜呜呜……
唉,活一天,就见不得孩子熬夜伤身体,除非自己双眼一闭,驾鹤西去。
希望她明白早睡的好处,一方面,给了她宽松决定自己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的自由和民主,另一方面,完全放手不管,让她由着自己性子学习,又担心她的身体健康,我的孩子,我不心疼谁心疼?!
静观其变吧,我相信孩子口头承诺,以后尽量在11点左右睡觉。
行走在世间的勇气
昨天看了一篇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土豪”妈妈的故事,很有触动。
女儿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幸亲耳听过俞敏洪老师在太湖广场那边的演讲(班主任老师偷偷赠予给我的一张门票),那时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谦和的笑容,一身随意的休闲装束,幽默诙谐的说话风格,给人感觉很低调,谦谦君子,儒雅书生气
那时候,只知道他家在江苏农村,家里姐妹众多,他高三复读三年才进得北大,很多年过去了,能够记得的,也是他刚进北大宿舍,一副乡下人“土鳖样”,扁担压弯两头,前头是锅,后头是被子,行李,班长王强都以为这“小老头”是来宿舍做生意推销东西的,人家是十八岁的长相,俞敏洪长得着急一点,像有了家庭的中年老男人,就在那一天,同学们就戏称他是“老俞”。
他从乡下来,什么文艺特长一概没有,唯一会的游泳也是“狗刨式”,引得同学老师好一阵逗乐。
可这个十来岁就是插秧好手,会开拖拉机的“乡下人”,身上有一种特别朴实的东西,同宿舍的开水,他义务拿水壶灌水四年,这样的人品以后想创业不成功都难。
最让我感概万分的,是她的文盲兼土豪妈妈,为了儿子第三次高考稳操胜券,这位当过大队生产队长的女人想尽了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听说江阴一中有一个曹老师,他曾带出一个北大生,他的妻子刚生产,奶水不够,孩子养的面黄肌瘦的,俞妈妈就十分热心的帮人家带了三年儿子,分文不取,就为了请人家把儿子安插在曹老师班上。
她最初的理想就是孩子能教书,农村种地太辛苦了,她虽然是农村妇女,但是她在70年代末,已经偷偷开了小五金加工厂,成为了80年代当地闻名遐迩的“万元户”,她家是“女主外,女主内”,俞爸爸经常被老婆揍,哈哈,挺有意思的家庭组合模式,什么“男尊女卑”,一个家庭里谁有能力谁当家,再说,俞妈的眼光、交际、魄力在当时农村里来说,是横扫一大片的。多么霸气又自强的女人,让人钦佩啊。
老俞在学校里存在感很低,江阴普通话说起来像日语,学习成绩在班级垫底,他在大学三年级玩命学习又得了肺结核,住进北京疗养院整整一年,在老家的老妈听说儿子得了那病,没心思办工厂,卖了工厂,风风火火携款去北京大学照顾儿子去了,后来儿子去外面培训赚外快,被北大批评处理,无奈辞去教师职务,从此正式迈上创业之路,儿子办培训班,她帮儿子精打细算每一笔租教室场地的收入,一年下来就为儿子节省几十万元开支。
这样性格坚韧,遇到大事不畏惧,不退缩,内心强大的老妈作精神支撑,新东方经过很多坎坷和曲折,一步步发展壮大。
成功学看了太多了,这个农村老太太最让人钦佩的是她的勇气,1950年左右在江阴纺织厂,她胃病出血,领导为了照顾她,安排她做轻松一点的工种质检员,她急得掉下眼泪,对领导说:“我文盲,连简单的阿拉伯数字都不认得。”这份工作只能暂且悬在半空中。
如果换成一般人,就知难而退了,可是人家俞妈妈是个从来不认命的“女强人”,她找了村里姑娘玉儿,三天自学了简单的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找到领导要回了质检员的工作。
长话短说,1960后,工厂倒闭解体,俞妈妈回到农村广大天地,她发明用肉皮和大粪搞水稻养殖,亩产达到六百斤,让村里的人在70年代末家家有饭吃,人人有猪养。
有时候,我们做任何事就是把最坏的结果都想在前面,畏惧心理太重,导致手脚都不利索,尤其是我,缺乏勇气是我的致命弱点 ,我并不是特别看重一个人积蓄财富的能力,而是俞妈妈那种迎难而上的勇气。
以前我有偏见的妈妈,也是这样的性格。在她眼里 ,世上无难事,所以,不管种地也好,后来和我爸爸一起办煤球厂也罢,她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其实体现了一个人性格上的坚韧和弹性,有点理解她了,今晚给她通个电话吧,想象俞妈妈强势的性格,也必定给她儿子心里曾经留下过阴影,唉,等我们老了 ,肯定也有做错的地方,只能请孩子多担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