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星:我把咱俩的聊天记录整理了一下,希望对你有点儿用。
别的不说,希望你记得:“时间是可以拿来浪费的。”
希望你不要那么焦虑。
更何况,其实你并没有浪费时间。
在过去的时间里,你在用心陪伴宝贝成长,你在思考,你在成长,你在变得更好!
关于要不要考试
星说:“好佩服你们能扎下来看书,考过造价的人啊!”
“要不要考”这个事儿得问问你自己了,你考下来想干什么,考下来对你的生活和职业生涯有没有益处?你要是从心里认定,这件事值得去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不要再纠结看不看书的问题了。因为看书是通过考试的必经之路啊,裸考肯定是考不过的。
决定了,就扎下来看吧,开始肯定特别困难,人都是一样的。没准走着走着,也就发现了路。
星说:“我还是没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有时候看孩子就觉得特别累,啥都懒得看。”
其实看孩子的累和看书的累,完全是两个状态。有的人还常常把做家务当成是一种放松,其实做家务也很累呀。
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平衡。其实每个人都面临着生活抛出的不同问题。虽然我目前没有抚养孩子的问题,但是我有如何平安生育孩子的问题。虽然问题不同,但是本质却相差无几。
关于计划
星说:“我给自己制定了看似完美的计划,什么时间段干什么事。但后来做着做着,我发现这些事儿成为负担了。
比如说,我规定自己饭后半小时必须运动,但是那一刻我懒得动,但又觉得按照计划必须那样做,就感觉特别累。”
先不要急于制定计划,我从来不给自己定精确到时刻、分钟的计划。我不会要求自己每天必须看多少页书,掌握多少知识点,我从来没有这样要求过自己。因为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肯定做不到,那样反而是羁绊,是限制。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内动力不足时,用一张计划表去约束自己,那我们是低估了自己,高估了计划。
星说:“我感觉你刚才说的还挺有道理的。看着这些计划,反倒让自己产生逆反心理。”
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这么严苛的计划,来约束自己,因为我知道自己做不到,我们是在强迫自己,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愉悦地去完成。
做这件事本身就有那么一点痛苦,之后我们又设置了一道枷锁,不逆反才怪。
星说:“不设定计划,又感觉不自律。设定吧,又为之所累!”
再说谁规定我们就应该在某一时刻就该干什么呢?
时间也可以拿来浪费呀,谁规定不允许呢?
千万不要被计划牵着鼻子走,那样会很累。而且你终有一天会有走不动的时候。
那制定计划有必要吗?当然!但像我这种不够自律的人,计划之初可以相对粗略一点,再根据自己一段时间内的状态变化,适当灵活调整,不要规定的死死的。
虽然懒惰是常态,但保不齐偶尔也会状态特别好,能够深入其中的时候。其实这样的状态一个月有那么两三次也就足够了。要是天天卯足了劲,跟上了发条似的,我反而会心疼自己。
关于如何看书
针对看不进去,我的解决方法:看就是了。
看似矛盾,但对我有效。
比如说有时候儿状态不好,可能这一天一点儿内容都没看进去,看不进去也没关系,但一定要有看书这个动作。那万一能看进去呢,不就赚了吗。比如说你今天翻书,记住了五句话,这就是收获;明天记住了六句,这就是较昨日的进步。
若是翻开书还是没有状态,那就把需要记忆的内容摘抄下来,强制自己进入一个学习的状态。
先进入状态,再去寻求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