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学会提问》 Neil Browne - 第12章能得

读书笔记:《学会提问》 Neil Browne - 第12章能得

作者: 辰司 | 来源:发表于2016-12-15 13:53 被阅读0次

    【结论只有在某人对理由的含义进行特定的解读或者假设之后才能得出来】+1

    事实确定如此,有时我和haku对于同一句话的结论是有差异的。其时ORID也是这样,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解读方式(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是不同的。但我认为0RID正是在利用这种不同更加全面的分析事实。

    【二分式思维往往将一个可能存在多种答案假设成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

    【(1)结论在什么时候是精确的?(2)结论在什么地方是精确的?(3)结论为什么或为了什么目的才是精确的?】+1

    这其实是“when、where、Why”,也是一个判断结论的可信度询问理由的过程“为什么你认为这个结论是精确的?”“为什么在这种假设下,我得不出这样的结论?你的假设到底是什么?”

    【条件句为你提供了多种结论,在你对争论做出评判之前你应该先评估一下这些结论,它们同时也增加了可能的范围,从中你可以选择出自己的立场。】

    其实结论得出是存在假设的,而条件句只是将假设明确化,但这种方式也确实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面对“该不该”“对不对”这类的问题其实不同的情形下,我们会做出不同的判断,而往往得出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根据“利大于弊”所得出的,而这些条件句往往就是帮助我们理清利、弊的一种手段。但也不需要的太复杂,条件句是理由、是假设就这么简单。

    【寻找这个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就是这个论证可能得出的结论】+1
    这其实是换位思考或是寻找根源的问题,

    例如:我上班总是迟到,我应不应该,起得更早? 应该,因为你出门的时候是上班高峰期,路上拥堵,需要错开高峰期,但你又不能迟到。

    但如果把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思考呢?比如你上班地点离工作地点太远了,你只需要另找一个居住地就好了;又比如:交通工具不行,你上班不是坐公交就是开车,高峰期拥堵就是因为四个轮子的车太多了,你可以换一种交通方式,比如电瓶车。这其实就是一个现象是多种因素造就的,“上班”往往和距离(家和单位”、“交通方式或者说交通情况”、“我出门时间”这些因素有关的,因此找到更多的可能结论,重点还是在于因素分析上,就像常说的:蝴蝶效应一样。

    【要使用逻辑和事实为我们提供的那些帮助,第一步就要寻找那些有可能和我们所知的逻辑和事实相一致的各种结论。】

    这是一个打破思维定势的一套方式,一个逻辑和事实让我们认识到多种结论,那么我们就有了选择,其实这也是“批判性思维”所运用的地方,明确自己的看法,不要盲目相信权威。具体说: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我了解一点,如果具体实施起来,我们更容易寻找的是是否存在结论相反的研究报告,也可以寻找有无验证实验。我也只能想到“研究报告”这种事上。

    【你要记住有些结论应该是那些最能影响到你对作者推理进行反应的那些结论。】

    其实我对这一言不是很理解,但我认为在生活中选择“利大于弊”,在设计中我选择考虑“难易、成本、成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学会提问》 Neil Browne - 第12章能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xg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