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校”追忆

作者: 龙墅 | 来源:发表于2019-05-20 12:34 被阅读262次

    今年“五一”假期,陪父亲、哥哥、嫂嫂、姐姐他们去老家看看,我把车停在村中的道地上。未等我打开车门,94岁老爹就用大嗓门对着车窗外一位老人叫喊:“贤良、贤良“,随后,他就立即下车赶过去,俩老像十来岁的小孩子一样,手挽手地“玩”去了。

    我们一行五人开车来到王山脚,把车停好后,步行上山 ,准备去山上水库看风景。路过山脚下的一大块空地,我思绪万千,感慨万分。

    这块空地原来是我读小学和初中的乡校旧址。上世纪末,乡镇学校撤扩并后,加上政府新建了小学和初中,所以,这个校舍就闲置起来了。到2013年,由于年久失修,乡校就被当地政府拆除了。但面对这块苍凉和荒芜的空地,我的内心突然感觉有一种东西塞住我的胸口,让我难受,让我可惜,甚至有些愤怒!或许是这里留给我太多的美好回忆……

    “乡校”追忆曾经的乡校旧址现状 “乡校”追忆乡校后面的王山

    据老父亲回忆,“西江乡中心学校”建造于

    1943年,于1945年上半年完工。离现在也近80个年头了,而且房子都是用一些巨大的原木建造的。虽然称不上很古,但至少像这种规模,这样的结构的老学校在诸暨几乎再难找到了!它的文化积淀与我们村里的诸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众图书馆”有得一比!所以,给我的感觉就是两字:可惜。

    “乡校”追忆身后就是大礼堂

    当时,国民党政府釆用“有钱出钱,无钱出工”的方案,办起了这所学校。学校没有围墙。大门面朝东南方向湖畈,背靠王山。大门进来两边是一长排平房。其中有教室共8间,其间还有6间教师宿舍夹在教室中间。大门进来再住里面就是当时全乡闻名的大礼堂。大礼堂总面积有足球场那么大,大门口左右两边有两棵碗口粗的香泡树。主席台面朝东南,进入大会堂后有左右两扶梯连着二楼。而二楼上面是延大礼堂东南、西北和东北三边连着的围廓。围廊东南面是二楼阶梯式看台,正对着主席台。旁边几间房子也是教师宿舍。而宿舍门外西北和东北二边就是一直延伸到主席台左右两边的长廊。走廊尽头又是两间的十五平方米的宿舍。大礼堂一楼两边各有四根直经40厘米,长的15米的原木廊柱支撑着上面的回廊和屋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乡校”追忆

    大礼堂入口有两扇大门,礼堂里面两边各有四扇大窗户,以保持礼堂的通风和光线。小时候,我们经常在里面玩耍,捉迷藏,扮鬼怪,演节目,打乒乓球等等。

    大礼堂左边就是由心波老师负责的学校试验田,右边就是一个长满青草的学校大操场。操场靠山脚下还有一口水井,水甜甜的,经常有村民来这里挑水。在实验田上面是一条用沙石铺成的100米跑道,跑道东北面的山脚下是两间有走廊的教室。但由于靠近王山的一条山谷,所以阴暗潮湿,经常有蛇虫蚂蟥等动物爬进教室里来,有时也有漂亮的各式蝴蝶飞进来,弄得我们上课也没有心思!而食堂位于校园的东南角,食堂旁边还有两间教室,与学校大门走进的一长排平房形成角尺状。学校大门外右边是一块学校菜园地,左边是一口小池塘。乡校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开放式校园,平时,附近村民家的猪、狗、鸡、鸭都可以在校园里散步。上课时经常可以听到老百姓挑担时发出的“嘿唷“声,以及老百姓那种毫无顾忌的谈笑声。

    乡校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这里留下了我太多的回忆!

    对乡校最初的印记应从五、六岁开始的。那时对乡校的第一印象就是“恐怖”两字。因为从有记忆开始我就从老一辈人那里听到过乡校里“闹鬼”的故事。那是因为解放前金肖支队曾经在大礼堂里与国民党团丁打了一仗(具体见我另文《锄奸记》)。打死汉奸团丁等3人。所以

    脑海里从小有这个“大会堂里死过人”的阴影,再加上后来一直有传说“乡校闹鬼,”所以,一到晚上我们这帮小屁孩都不敢走进大会堂里面,而乡校地处偏僻,周围很少有人家,王山上到处都是坟头。想想都可怕。即使在白天,也总感觉大礼堂里阴森森的。有传说,金肖支队把那打死的几个团丁最初是拖到戏台子下面的空地里的。这更加增添恐惧感!小时候,真佩服住在大礼堂里的几位乡校老师!

    “乡校”追忆身背后就是大礼堂正门

    大会堂一般是学校师生集会的场所。每个学期开始或结束,或者什么重大节日时,我们都带着凳子来这里集会。记得有一次开学典礼结束后,突然有老师提议让我去台上表演节目。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我会唱当时流行的许多歌曲。反正当时只有十一、二岁的我感觉太突然了,毫无思想准备!当时班主任老师和其他三、四个老师走过来劝我上台时,我迟疑着不肯去。此时,有位老师突然大声地领着全体师生一起大叫:“赵海均,来一个,赵海均,来一个!”随后,掌声雷动,我只能上台了。来到台前,由于我人矮小,记得后岸的钱老师(我的数学老师)一把把我抱上台。这是平生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上台表演节目,印象特别深刻!但我一点也不怯场。在全校师生的互动下,我一连清唱了三首歌曲。记得第一首歌是《唱支山歌给党听》,第二首歌是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插曲《敢教日月换新天》。还有一首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一条大河》。从此,只要学校一举行大型活动,我的节目就理所当然变成必演节目了,从此我变成乡校里的“名人”!

    每年秋天的校运动会也是学校最为热闹活动之一。当然,那时的运动员根本没有统一的运动服,更不用说跑步穿钉鞋了。有的同学甚至是赤脚上阵!同班的伟灿同学,因为家里穷,母亲给他做的一双布鞋早已破了,有的地方已经断线了,如果再穿着破鞋去跑步,估计100米跑下来,他的鞋已尸骨无存!所以,他索性赤脚,穿着一条肥大的有补丁的破短裤就上阵参加百米赛跑!那时的百米场地,都是铺满小石砾的沙石地,经常有学生摔跤而擦得头破血流。不知伟灿这一百米跑下来脚板底有否受伤出血?!反正那次他居然跑出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为班级争了光。

    “乡校”追忆读小学时的我

    开运动会是我最轻松最得意的时候,因为我没有项目,唯一的任务就是从检录处把运动员的名单送到终点。而且可以借伟璋老师的自行车来完成。那时,自行车是件稀罕物,我刚借别人的自行车在乡校大操场学会没有多少日子,骑上自行车不知有多威风。这轻松又愉快的差事不知引来多少同伴羡慕的眼神!我的虚荣性再次得到满足!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有三分之一时间在乡校度过,自然有一份抹不去的情结埋在这里。虽然这里已透出一股苍哀破败,但我似乎呼吸到了小时候的一些天真的气息。岁月虽然湮灭了这里的一切,但回忆是永恒的。

    2019年5月20日写于办公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校”追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xk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