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创】
闺女10个多月,白天的睡眠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她总是很机敏,尤其是白天发现自己快被哄睡着的时候,强制让自己保持清醒,每次都是熬的受不住了才进入梦乡。我和妻子是双职工,孩子是奶奶和姥姥在照顾。我细想了一下她如此警醒的原因,有可能是奶奶和姥姥在节假日期间,都会回老家,包括我们白天都会去上班,在孩子分离焦虑期和情感信任建立的关键时期,总是不经意的醒来后发现找不到熟悉的人,久而久之遍会对睡觉很抗拒,她或许害怕睡起来又换了新环境。
图by 摄图网闺女的作息规律是上午和下午各有一觉,一般1-2个小时。今天早上疫苗接种,通常这种情况下,白天的哄睡过程异常艰难。从家到社区医院的路上,她消耗了太多了精力,上午倒也没费多大力气就睡着了。下午出现睡眠信号(打哈欠)后,我们便轮流抱着哄睡,这样的接力经过近1个小时后,每次都是在快睡着的瞬间突然惊醒,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哄睡周期。期间,她一直保持着对周围物体的观察,并时刻要去触摸,然后扔到地上砸出声响,我留意到她总是在扔出物体的那一刻,害怕又期待的闭上眼,等待着落地的声音,往往是声音越大越能激起兴趣,这正是她自我警醒的手段啊。以至于又困又睡不着的临界点多次来回切换后,开始放声大哭,哄也哄不歇。
她的眼神充满着困倦,行为不断挑战着父母的情绪下限。妻子一直善于控制情绪,每每我哄孩子失去耐心,骂孩子不听话,发起犟脾气的时候,总是她充当起调解员的角色,开导我学会去站在闺女的角度去沟通和相处。诚然我并不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对于情绪的控制无能,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就暴起脾气。当下午妻子情绪奔溃的时候,我着实吃了一惊,仿佛看到了自己哄睡时败下阵来的场景。意识到妻子的情绪池装满溢出来后,我瞬间完成了角色的呼唤,用她的那套说辞魔法来“打败”她。
我们都不是神,家庭、工作的压力一点点压抑着我们的情绪,成人世界的那些不堪只能偷偷自我藏匿,冷漠的生活节奏无人倾诉,在父母面前我们表现出一副秩序井然、事事顺利的新城市人生活节奏。情绪池是有容量的,或大或小,终究是会满的。我以为幸福的家庭生活,夫妻要成为彼此的情绪缓冲区,在一方情绪需要宣泄的时候,及时降低对方的情绪池容量,保持在稳定的位置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