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天文之美科普小常识
阳历,农历的这些小知识你都知道了吗?

阳历,农历的这些小知识你都知道了吗?

作者: 枫木青 | 来源:发表于2019-12-31 21:45 被阅读0次

    今天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马上就要步入2020年了,这指的是阳历上的2020年,那么朋友,容我问你几个问题好吗?

    阳历和阴历的区别是什么呢?

    阴历和农历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你是否能回答上来呢,回答不上来,没事,借着这个跨年夜,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这些小知识,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阳历

    阳历又称太阳历,是世界三大历法之一(其余两个分别是回历和佛历),它是根据回归年而制定的,也就是太阳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一年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四百年后再闰一次。

    阳历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误差,累计3300年才差一日。

    1.阳历源头——古埃及历

    大约七千多年前,古埃及人观察到天狼星第一次与太阳同时升起,推测再过五六十天,母亲河尼罗河便会泛滥,于是他们就将这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这一天是7月19日。

    最初一年规定360天,后改为365天,后又根据尼罗河泛滥时间,以及农业生产,分一年三季,每季四个月,一年12个月。后人称之为天狼星年。

    2.飞跃发展——古罗马历

    罗马城第一个国王罗慕洛规定,全年10个月,有的月30天,有的月31天,共304天,剩下六十多天为年末休息日。

    以罗马城建成那一年,即公元前753年作为元年,史称罗马纪元。

    罗马纪元纪年法在17世纪末仍被一些欧洲历史学家所所使用。

    第二任国王努马增加11月和12月,改1,3,5,8月为31天,12月为28天,剩下月份为29天。

    3.纠正补充——儒略历

    后来季节与日期逐渐脱节,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尝试增设补充月,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每四年增设两个补充月,第一个补充月22天,补充在第二年,第二个补充月23天,加在第四年。实际就是阴阳合厉。

    古时掌管这一权力的是大祭司。这就容易造成大祭司随意增补,遇到喜欢的皇帝,可以通过增加补充月来延长他在位时间,不喜欢的也可以减少补充月缩短在位时间。

    然后儒略历就出现了,儒略历是儒略.凯撒在位期间宣布的历法:规定三年一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奇数月为31天,偶数月除2月外为30天,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

    至此,阳历纪年法基本形成。

    4.最终形成--公历纪年

    后来凯撒姐姐的儿子屋大维继位,结束了罗马共和时期,创立罗马帝国。

    宣布恢复四年一闰。

    为纪念这一功绩,罗马元老院决定把8月定为奥古斯都月,并修正8月31天,9,11月30天,10,12月31天,至此,阳历月的规定完全形成,这一规定一直延续至今。

    后来基督教日渐昌盛,罗马帝国日渐衰弱,最终罗马帝国在四世纪末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规定耶稣降生为公元元年。

    至此,阳历纪年法体系完全形成。

    农历

    要说农历之前,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农历和阴历是不同的,我们平常所说的都是农历,而不是阴历。

    先说阴历,那么阴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阴历是以朔望月为基础,再结合气象条件,参考太阳回归年而制定的历法。

    什么事朔望月呢?

    我们都听过的,初一的月亮十五圆,也就是说,初一往往月亮不圆,因为这一天月亮移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十五月亮往往很圆。

    所以记初一为朔,十五为望。

    朔望月平均周期为29.5天,因为日必须用整数,所以便有了大月和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

    总之阴历重点是,一年只有12个月,它和太阳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那么便很容易出现问题。

    如果按照这个纪年法,可能过不了十几年,年表上便会显示应该在冬天收庄稼,在夏天过春节了。

    所以这个纪年法被可爱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摒弃了,然后他们结合气象条件,加上干支历,二十四节气,参考回归年长度,创立了农历纪年法。

    农历,是在阴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阴阳合厉,分为平年和闰年,和阳历平闰年不同,农历平年是12个月,闰年13个月。

    那么如何确定闰几月呢?

    古人创造一种计算方法:19年7闰法,乍一听是不是很懵啊,没事,让我用通俗的话给你讲明白。

    19年7闰法,也就是说每19年有7个闰月,从冬至日开始算起,到下一个冬至日,如果只有12个朔望月为平年,如果13个朔望月则为闰年。

    然后从冬至开始算起,将第一个不含中气的月份设立为闰月,记为闰几月。

    (二十四节气中奇序数为节气,偶序数为中气)。

    那么现在你再回答上面两个问题应该就很容易了吧!

    人们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先辈们用劳动和智慧凝聚的结晶,我们更应该加倍珍惜和守护它们。

    如今文化冲击越来越大,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也在强烈碰撞着我们。

    加强交流可以促进进步,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遗忘这些古老的知识。

    了解,认识,传播这些古老的文化知识,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女的责任。

    最后祝大家跨年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历,农历的这些小知识你都知道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bi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