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昨晚杜撰了一篇散文,《教室里的烛光》,第一句话就是停电了。想不到,今天下午五点不到,学校真的停电了!
从一楼到四楼办公室,不得不走楼梯。可是一楼至三楼的安全通道,里面黑黢黢的,没有窗户,没有应急灯,好像进入了一个山洞。只好开启手机上的电筒,小心翼翼地踏上一个个台阶。从三楼到四楼,楼梯口总算有了光亮。安全通道的对面,传来一阵阵的警铃声,那是从电梯里发出来的。几位老师被困在电梯里了!
保安处主任,立马打电话给电梯公司和电力公司,并且在微信群里发布,公司正在派人前来抢修。
一楼楼梯口,阿伟正在焦急地走来走去,并时不时地看看手机。他的夫人是被困电梯的老师之一。

教室里,学生们正在上课。没电了,智慧黑板罢工了,傍晚,室外还有些光亮,学生将椅子搬到走廊,把书本摊在大腿上做作业。有些学生干脆站在阳台读书。

有位老师感慨,这些学霸孩子,怎么不去操场玩两圈?都说要做作业,令人感动又心疼……
初冬,五点多,夜幕降临。没有电,学校两三千名学生如何安置。五点二十,收到学校通知,学生提前放学,在家上晚自习,并通知家长到学校接孩子。
家长群里,也闹腾了。大家都没有思想准备,平时都是晚上十点接孩子,有的家长可能在加班,有的距离较远……他们请求班主任传达信息,有的通知孩子从北门走,有的叫孩子自己乘车回家……
可以想象,班主任怎样在教室一一转述家长的嘱咐。班上五十位学生,有的住在学校公寓楼,有的住在附近出租的商品房,也有个别寄宿生。临时更改放学时间,让平时放心加班或有约的家长也乱了阵脚。
不一会,传来好消息。
“有幸第一次被困电梯,很放肆地按了警铃。好在半小时内被解救,超赞学校的应急能力,感谢相关领导和部门。”五点半左右,微信群出现被困老师小晴的感言。大家纷纷表示慰问。
“我们还在电梯里讨论即将开课的内容,还未讨论结束,电梯门就开了。” 看来有伴,被困老师不惊慌。
“电梯里有应急灯,不害怕。”小晴说。
“以前看到警铃,很好奇,今天终于按过瘾了。” 小晴发了个捂着嘴的表情包。
“念念不忘,必有回应。”有人开玩笑。
“不用,一次就够了!别吓唬我,下次只敢爬楼梯了。”小晴说。
但愿,这仅是偶发事故。以前在老校区,十多年都未遇到这种意外。
县城的南片都停电了。马路上,红绿灯无法使用,正是下班高峰,繁忙的十字路口只见一束束车灯闪烁,没有了交通标志,没有交警,车辆堵得水泄不通,一团混乱……
六点十分,来电了!
学校安排错峰放学,高三是六点一刻。正在途中的家长问: 还要接孩子吗?
班主任说:回家自习,除寄宿生外。
想不到,我们小时候司空见惯的停电,如此成了一场大事,类似飓风洪水一样的自然灾害。
可见,电,像大米、自来水、空气,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一旦停电,几乎一切瘫痪。
但愿,再没有这样的偶发事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