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午休,出来逛逛书店,不禁感慨,现在图书真是琳琅满目,且分类细致。中小学必读书目、推荐阅读书目、幼儿阅读书目、工具书……应有尽有、目不暇接。
看着这些书,遂回想我一路的阅读之旅。
我的阅读之旅,从小人书开始。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物质匮乏,书籍更是稀缺之物。一本小人书全班同学轮流看,等得心急火燎。后来,把少得可怜的零花钱攒起来买一本,跟有小人书的同学交换,这样就有了优先权。某天惊喜地发现,大街上有租小人书的书摊,这下可以饱餐了。三四年级时各种小人书看了个遍,反正那几年的零花钱几乎都贡献给租书摊老板了。五年级时,囫囵吞枣地偷看父亲的《三侠五义》《隋唐演义》等。因为同桌的爸爸是中学老师,她家里有不少小说书。于是看了《青春之歌》、《第二次握手》、《红岩》、《聊斋志异》……反正来者不拒,一通乱读。大部分的内容早已忘记。只记得读《聊斋志异》的那个晚上,吓得半夜睡不着,老疑惑床下或角落里会不会藏着鬼怪。后来又迷上了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一度幻想自己哪天突然跌入一个深坑,不仅毫发无损还遇一世外高人,得他真传。
初中那会,正是琼瑶那腻腻歪歪的小说风靡之时,于是一本接一本的去租来看,着实被荼毒了一番。若干年后一初中同学说,他记忆中的我就是那个坐在教室南边靠窗位置,每天埋头看小说的一女生。初三下学期,幡然醒悟,想考个中专,吃商品粮。于是,告别了琼瑶、亦舒、席慕蓉……许是醒悟太晚,最后与中专失之交臂,无奈只有读高中了。
高中时,遇到了郭老师,他中文系毕业,专给我们上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诗词部分。至此,体会到了语言之美,文字之美。记得从郭老师那里借了《红楼梦》、《骆驼祥子》、《巴黎圣母院》、《山海经》、《宋词》、《古文观止》等。《红楼梦》和《宋词》看得最为认真。我至今还保留着一本大学时买的《宋词选》,前一阵收拾书柜,拿出来看看,发现居然是一九七八年第一次印刷。价格也很感人:两角六分。
前几年,在网上淘了一本《明文闲赏》,薄薄的一本,看样子应该是从图书馆里流出的旧书,索书号还隐约可辨。书中收录了几篇佚名的小品文,清新可人。
现在依然喜欢读闲书,杂书,甚至那种每个字都认识,连成句无论如何也读不懂的书。
我也喜欢买书。涵有时回来看书桌、沙发、茶几上横七竖八地放着书,便说:妈妈你这些年的工资大概都用来买书了吧!我笑曰:是呀!工资太低,只能买这么几本。“幸亏工资低,不然还得买个房子专门给你放书呢!”她边说边整理那些书,然后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回房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