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也许是不年轻的原因,今年的中秋节又刚好闲着。我特别怀念起了故乡的月亮。特别是小时候那轮明亮无比的圆月。
一轮明月挂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一群孩子嬉笑着在晒谷场上奔跑……
月光如银,照亮了天真无邪的童心。
有人提议,大家来玩捉迷藏,于是大家划拳,一阵喊着“石头剪刀布”的声音过后,一个小伙伴用双手捂住双眼站在原地不动,其他的人则迅速跑开,“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故乡过的中秋节,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仪式感。我们孩子过节的乐趣,不但在于有芝麻月饼吃,更在于,家人能够最大限度的聚在一起,父母长辈们也会放纵一下我们做孩子的,任我们疯一疯闹一闹。
自从有机会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后,我便与家乡渐行渐远。后来,又因为自作主张,我成了一个外省媳妇,就此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
记得二十岁以前,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厌恶”自己的故乡。 总觉得,再在那个小村子里生活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故乡里的人,在我看来,是那么的无趣,无趣到一年四季只知道不停的劳作。故乡里的事,在我看来,又是那么的琐碎,琐碎到谁家的女儿什么时候该出嫁了都可以被人挂在嘴边,描述起来没完没了。
我甚至埋怨过故乡。我埋怨那个小村庄的生活环境,埋怨它带给自己随意而安的、懦弱的、不争的、还善良的过了头的个性。
那个时候的我,非常讨厌这样的自己。
我是个周围人公认的循规蹈矩的女人。
有个熟人曾经对我说,如果我这个人会做害人的坏事,那么天底下就没有不做坏事的人了。
但是,天知道,我有时候是非常想做“坏事”的,哪怕就是做成一回,我也许都会为自己的“突破”感到“自豪”。
然而,故乡好像给我施了魔法。在故乡那个小村子里长大的我,就是个“有贼心没贼胆”的怂包。在做“坏事”之前的许多“酝酿”之中,我早已经把自己枪毙了千百遍,所以,“坏事”在我这里难以得到实施。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为我是“某某村”的人,我身上烙着“某某村人”的烙印。
小时候,我耳朵听出了茧子的话是:“我们是某某村的人”、“我们某某村的人最勤劳”、“我们某某村的人最善良最讲孝道”、“我们某某村的人是不可以这样的…也不可以那样的…”
自小,我就因为这些话,“迷失”了心智,被那些无形的条条框框,束缚了手脚。
可是,离开了“某某村”,外面的世界何其复杂啊!我一度以为,自己被“某某村”害得很惨,也痛恨我自己是“某某村的人”。
那年的那个中秋节,二哥三哥三嫂三姐和我,聚在一起吃了一餐饭。
饭桌上,三嫂说起了她和三哥在深圳打工的经历。三嫂说我三哥人太老实了,常常被一起打工的人欺负,可不知为什么,老板却非常看得起三哥,说他为人老实本分,不但善良还勤劳肯吃苦……很快三哥就被老板“委以重任”了……
二哥点评说,我们出生成长的那个村庄,民风淳朴,长辈们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给了我们很好的榜样,记住,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善良和勤劳都是会被别人尊重的……
即将步入社会的我,被二哥的一席话点醒,有如醍醐灌顶,我为我以前对故乡的厌恶感到脸红。
自此,我在内心重新审视了“某某村人”的自己,不再自我否定,并以“某某村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因为,我不想给故乡丢脸,不想让“某某村”蒙羞。
后来我的亲身经历证明,被故乡养育成人的我,在周围人那里一直被尊重着。就因为我的“以人为善”,就因为我的“勤劳好学肯干”,就因为我的“不偷奸耍滑”……
月,还是故乡的明。什么地方的月亮都不如故乡的好。
我相信,故乡的那一轮明月,至今仍然一如既往的散发着银白色的光,照耀着小村庄,给一代又一代的人指明方向……
早上,在家人群里,我是第一个发红包表祝福的,后来调起了群里的气氛,我又发了一个,虽然金额不多,但是我喜欢那种气氛。
离开故乡的任何人,对于故乡来说,都是身居他乡的游子。
身居他乡的我,在这个中秋佳节里,想以此文来解我心头的思乡之情。
本文写于2018年9月24日,因参加“月满中秋征文”活动,所以今天才公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