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金科玉律》人类行为原则5:情绪对判断力的干扰2

《金科玉律》人类行为原则5:情绪对判断力的干扰2

作者: 力法跳跳 | 来源:发表于2023-02-28 18:36 被阅读0次

2 踢猫效应。上级生气了,就拿下级出气;下级生气了,就拿孩子出气;孩子生气了,就踢猫来出气。许多人生气了之后,总要找点什么来“撒气”,有时是故意的,有时是无意的,是谓“迁怒”。我们可以将情绪视作水流,它总要往什么地方流,按照自然倾向,总会往更容易流的地处流,在人与人之间,就容易往地位低的地方流。

但是,我们的社会并不是按照情绪的流动来制定规则。高兴的时候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失落的时候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生气的时候对旁边的人大喊大叫或是刁难找茬,这些都是符合情绪的行为,但却显然不符合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规律。或者借用尼采的说法,本来“酒神”与“日神”两种精神都存在,酒神精神遵循情绪之流动,日神精神遵循理性与推理。现代社会显然更侧重生产制造,人需要更多地做“正确”的事而非“喜欢”的事。

踢猫效应,迁怒,情绪转嫁,或是因为情绪原因责怪没有犯错的人,也是一种情绪干扰判断力的表现。我们听过的“智子疑邻”的小故事,家里的围栏破了,自己的孩子提醒自己,会觉得孩子真聪明懂事,而邻居提醒自己,就会认为邻居居心不良。再如寓言故事中,主人家丢了斧子,怀疑是邻居偷的,就怎么看怎么觉得邻居的行为可疑,而第二天在自己仓库发现了斧子,意识到是自己的疏忽后,又觉得邻居所有的行为都没问题了。

情绪与判断力的绑定,在许多时候会干扰人的判断,做出“不正确”的事。

3 自我服务偏差。前面提到,人总习惯于自我肯定,因此在涉及自己的事情时,会因为这个立场而对事情的判断有所偏差。如喜欢将成功的理由归结为自己,将失败的理由归结为外在因素。但其实这个特征不能说很明显,因为有许多人完全走了相反的思路,觉得自己不够成功就是自己的原因,而非环境的原因。这看似是“自信”与“不自信”两种人的思维习惯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

之前分享的书《思维本质》中曾经提到过,我们讨论“因果”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在科学的意义上讨论因果,而仅仅是遵循一种简化的思维习惯而已。就像“一辆车撞到树上”这个事件,什么是“因”呢?我们通常认为是汽车,因为树没动,汽车装上去了。但是,如果树不在那里,车不就装不上去么?如果这里方圆一里内连路都没有,车也就不会往这里开,也就不会撞上树了。从这些角度看,树的存在、路的存在、车的移动,甚至包括重力,都是促成这一事件的“因”。但是这种因果观念,虽然看起来很客观,却显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简化的因果观念。

有些人喜欢将失败的原因归结给别人,有些人喜欢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其实都是为了让自己“好受一些”。因为别人导致失败,说明自己没有做错,因此不需要承担愧疚。而因为自己导致的失败,说明自己只要意识到问题,调整调整,还是有可能成功的,因此还抱有希望。继续拿买彩票类似的事情距离,许多彩票投注站都常年聚集一帮人盯着走势图看,找规律,如果这次没买对,那说明是自己还没看到门道,而非“这个事情根本没有规律”。

稳定因素与不稳定因素之间,我们习惯将成功视作稳定因素的结果,是“必然的”,而将失败视作是不稳定因素的结果,是“失误”,可以克服的。在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之间,习惯将成功视作可控因素的结果,将失败视作不可控因素的结果。所谓“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很多时候,人们看似“找原因”的行为,只是为了让自己心理好受一些,要么觉得自己现在“没错”,要么觉得自己将来可以“没错”。但实际情况下,我们有时很难确定那个所谓的“原因”究竟能不能被自己真的找到,毕竟过于简化的因果观念,与其说能帮助人找到可靠的道理,不如说是在帮人找到“踏实的感觉”。

相关文章

  • 反省一下自己

    今天早上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因为别人的行为干扰到了自己的情绪和判断力。 我今天早上出去的时候,路过一个有红绿灯的十...

  • 培养孩子的情商从关注情绪开始。(章凡)

    如何巧用情绪,对孩子施予教育: 1.先生理,后心理。 2.先情绪,后行为。 3.顺势而改的接纳性原则。(理解情绪→...

  • 170

    酒精干扰了他的判断力。 Alcohol clouded his judgment. 2)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

  • 阿何谈时间管理16:认识和接纳自己

    知道和做到差距很大。人类是感性生物:情绪化,缺乏自控力。减少情绪对自身的干扰。负面情绪是自我管理的大敌。 如何面对...

  • 情绪反应需要

    情绪包括生理基础,表情行为和主观体验。情绪是以需要为中介的,满足需要引起肯定的体验,对需要满足其干扰和阻碍的引起否...

  • 学习动力从哪里来

    ✍️期待的好行为=营造环境(降干扰)x 支持行为(养能力)x 肯定结果(提动力) ✍️营造环境:(1)降干扰;(2...

  • 如何让孩子自律笔记

    ✍️期待的好行为=营造环境(降干扰)x 支持行为(养能力)x 肯定结果(提动力) ✍️营造环境:(1)降干扰;(2...

  • c++ 设计模式 - 1

    1.什么是好的软件设计?软件设计的金科玉律:复用 2.设计模式八大原则 依赖倒置原则(DIP)高层模块(稳定)不应...

  • 燃烧的烈火变成雨后彩虹

    父母的情绪总是被孩子的各种行为牵绊,而孩子的行为又易受父母情绪干扰,似乎陷入一个无解的循环…… 某妈妈近期...

  • 读书笔记-March 29 chapter 2

    干扰分为:物理干扰与情绪干扰。情绪干扰(emotional distraction)更难对付。 人可以同事处理的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科玉律》人类行为原则5:情绪对判断力的干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il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