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滕文公下6.4)
译文:
如果不合理,即便是一碗饭也不能接受;如果合理,那么舜从尧手里接过天下也不算过分。
随感: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爱做官,亦应取之有道。孟子通过这句话强调了道德原则对于个人行为的指导作用,以及在道德原则面前,即使是巨大的权力和财富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道德原则的价值观念。
在下文的“食志乎?食功乎”的辩论中,孟子主张“食功”。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只强调“志”,容易走向“诛心”的极端,走向道德绑架;只强调“功”,也可能走向为求目的不择手段,走向极端功利主义。所以,“道”和“功”结合才是比较合理的评价模式。
或许,对“君子”,道应该是底线要求;对“小人”,则可以视为高位的目标。因为二者承担的社会价值是不同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5534/d8203b8c4916be2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