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快到了,网上对清明节的讨论多了起来。有人认为清明节的祭扫传统正在消失,有人怨恨把清明拱手让给了文化小偷。
清明节的传统是什么?烧纸钱,扫墓。我不反对烧纸钱,中国农历五个鬼节,佛教的道教的各有各的来历。每逢这些日子,夜晚的街道总有人蹲在街角燃起火光。可是无论佛道,都认为逝去的灵魂各有归处,烧纸不过是活人的自我慰藉。
即使死者真的有灵,也并非想见亲人哭得撕心裂肺的模样。电影《剑雨》中老和尚一句“死人是给活人开眼”让女主获得了新生。死亡,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珍惜生。一切美好,只有活着才存在。
更何况,殡仪场收费已是节节攀高,一场丧事花掉上万是常事。墓地价格直追房价,还要惦记交保管费。很多人天天生在钢筋水泥森林里已经很累,死后还要挤在一起不得安宁,只为成全生者祭扫的需求。原来鞠躬尽瘁死还不能后已。
同事的母亲死于肺癌,丧礼之后骨灰撒在湖中。每逢清明,全家一起去踏春,漫步于青草初萌的土地,欣赏着杨柳依依,怀念着与母亲的点点滴滴。清明节的精髓在于怀念。
我们真不必留恋于虚伪的仪式,就如美好的中华文化被东边狭隘的岛民学去后,叠加数层仪式自诩正统,却发现即使写上汉方标签也难得其真谛。
所以,烧纸祭扫也好,踏青游春也好,各自随意。只要有缅怀有传承,大可在此时节不负故人不负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