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初吻一百本书单计划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之观后感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之观后感

作者: 初吻小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20-02-26 16:20 被阅读0次

初吻2020书单 8/30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花了很长的时间,用碎片化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
我想,切尔诺贝利人之所以生存的困难,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把他们当作怪物的不幸,更重要的是,他们从1986年谎言被拆穿以后开始,就失去了信仰。不再信仰上帝,不再信仰国家,孩子们从小就已经知道了死亡,没有了生机活力。可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呢?
所有人在事情结束之后都想找到罪魁祸首,是谁引发了这场核事故,是谁制造了谎言?谁干的,谁又该为之负责。是副总工程师迪亚特洛夫吗?是他选择了在电力供应不达标的情况下仍然选择进行测试。是他在反应堆达到临界点的时候按下了停止键AZ-5,却没想到因为控制棒的石墨反而没有停止反应而是加速了反应进程,最终导致爆炸。是他吗?可我认为不是他,他也不过是这个灾难的一个受害者。是那些执行者、是那些在位者的隐瞒导致了这个事故的发生。可是每一个执行者都是受到再上一级的指挥来行事的。领导说:“不要制造恐慌。”于是下位者有的执行,有的哪怕想说实话却又因为害怕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入牢或是发配边疆而选择了与大家一起不约而同的隐瞒。一个个的谎言让这个国家,不再拥有反对的声音,所有东西都是最先进的,没有任何副作用,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不需要有任何防护措施……一切的一切,仿佛是用一种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事物和口号将这个国家层层包裹起来。所有人也都从心底相信国家是最好的,国家说的就是对的。可真的是这样吗?一个国家,一个健康的国家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不应该只有高喊共产主义万岁,列宁万岁,苏联万岁这样的口号。因为一个国家的形式主义害了切尔诺贝利,因为谎言害了他们。

最后想说,

只要真相引人不悦
When the truth offends,
我们就谎话连篇
we lie and lie
直到我们忘记那件事
until we can no longer remember
可它不会消失 依然存在
it's even there but it is still there.
我们说的每一个谎言
Every lie we tell incurs
都有愧于真相
as a debt to the truth.
我们迟早要偿还
Sooner or later, that debt is paid.

——选自美剧《切尔诺贝利》

相关文章

  •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之观后感

    初吻2020书单 8/30《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花了很长的时间,用碎片化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我想,切尔诺贝利人之...

  •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这本书读的过程太漫长了,乃至于第一次读到时的惊艳之感慢慢的消耗殆尽,但不可否认这真的是我读过的最现实的著作...

  •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回想近一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剧应该是美剧《切尔诺贝利》。又赶上了疫情,更是让我时常想起,然后二刷,最后觉得还是要推...

  •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二手时间》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 1986年4月2...

  •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二手时间》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 1986年4月26...

  • 又名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这本书买来看看,主要得益于HBO大火的迷你剧《切尔诺贝利》。权游的匆忙收尾,让这部迷你剧收获来大量的关注和好评。 ...

  • 读书|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作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白俄罗斯] 切尔诺贝利,不论是这一本书,或是这个目前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难...

  •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关于爱情

    2019-10-21 今天开始阅读《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 《动物农场》

    这本书是在看完《切尔诺贝利的祭祷》看的。《切尔》里面反复出现“党证放在桌子上”,让人读出视死如归、奉献,还有无奈与...

  • 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之高远 ——读《切尔诺贝利的祭祷》有感

    用了四天的时间读完了《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心情是真的复杂。这本书就是一部灾难史。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之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sbc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