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人物心理学演义
心理学演义(25)少耍嘴皮功,爱我看行动

心理学演义(25)少耍嘴皮功,爱我看行动

作者: 董点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8-07-22 12:09 被阅读23次

    先讲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雄心勃勃想学习心理学的年轻人,结果他没看我的《心理学演义》,The End.

    图片来自网络

    (一)

    女儿国国王的女儿“小花”芳龄十八,绝代芳华,一笑倾人城,再笑掉粉渣;回眸一笑百媚生,脖子扭了真是疼。

    这天,老国王准备给自己女儿纳婿,于是在央视大作广告。一时应征者云集,家庭离婚率飙升,成了所有男士街头巷尾闲聊的主题。决赛那天也是万人空巷,小花亲自担任面试官,卯足了劲准备好好选选未来的夫君。

    三位应征者经过层层闯关进入最后的决赛环节。小花亲自考核。

    小花:你爱我多深?

    A男(估计是文科生):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你是风儿我是傻,飘飘忽忽变成瓜。

    小花一口可乐喷在他脸上:连句人话都不会说,立马给姐滚犊子。

    B男挺着自己的将军肚问道:你多重?

    小花:98斤。B男听后夺门而出!

    正当大家错愕震惊之际,几分钟后,B男回来,后面跟着个挑夫,挑着几个大蓝子:这是98斤百元现钞。跟哥走,你随便花。

    小花:对不起这位土豪大哥,小女卖艺不卖身;另外您来错国家了,花钱请到隔壁“天上人间”国,您的这些钱保证您享受国王级待遇,可以让你天天睡着不同的温柔乡里。

    C男:我也不知道爱你有多深,你看我表现吧。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C男每天早起排队买她喜欢的煎饼果子,记住她的每个纪念日,在她累的时候让她有地方坐,冬天冷了就先给她暖被窝,,,,

    你怎么选?

    这里的主角小花选择了C男。其实小花就是“小华”,是我给华生取的小名。

    为什么选C?

    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也就是说,我不管你心里想什么,也不要告诉我你心里想什么,因为一个人很难知道别人的真实想法,即便他脑子里的蛔虫也无法知道他在想什么。你告诉我你的想法我也不知道那是否是真实的。

    那怎么办呢?我只看你的行动,然后通过你的行动来推测你的想法。

    举个例子:

    怎么辨别某某是否是你的铁哥们?

    错误判断标准1:某某在酒桌上的吹牛,动不动就“咱俩多铁多铁,有事包在我身上”。

    错误判断标准2:你感觉你对他挺好的,上次你还送他一个贵重的礼物,他应该对得起你,是一个好哥们。

    华生认为的标准:我不相信感觉。我只看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谁会真正用行动帮我。

    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特征:

    通过上面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根本不在乎你想什么(这和前面的精神分析之类的完全不一样),华生只是通过你的行为推测你的心理。华生主张用客观化的方法研究人和动物的可观察行为。它彻底摒弃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主观性,繁琐性,神秘性等特征。它是心理学逐渐走向自然科学化的开始,也是心理学的一次革命性飞跃。不然,要是按照精神分析的路子走下来,现在连马路边算命的都看不起心理学了。

    说到这里,大家是否明白我们上次提到的那句对华生的评价的含义了吧:

    “心理学在达尔文那里失去灵魂,在华生这里失去思想。”

    是的,华生的理论告诉我们探索心理运作的时候不需要探索一个人的思想是怎么想的,我们只看行为,然后推测心理就可以了。

    可谓:“心理学不关注心理”的典范。

    (二)

    A:

    城市的夜晚,华灯初上,车水马龙,美好的夜生活刚刚开始。。。

    在一个“长满胡子老爷爷”的门牌下面的空地上,一群小朋友正跟着阿姨开开心心地跳舞。他们挥动着自己胖嘟嘟的小手,扭动着自己的小腰,努力跟上阿姨的动作,他们喜欢阿姨那温柔又关注的目光,喜欢阿姨对他们的微笑。不但如此,如果跳得好还会给他们奖励。

    跟着来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也自然难得清闲,自动组队跳起了广场舞,那整齐划一的动作一看就是练过很多遍的选手。

    你会问:这是幼儿园吗?

    当然不是!阿姨也不是幼儿园的老师,是“长满胡子老爷爷”那家商店里的工作人员。

    大家可能已经猜出来了,这家店就是“肯德基”。肯德基当然不是慈善组织,但他们却愿意在繁忙的时候专门拿出员工来陪孩子玩,是不是很奇怪?

    对的。他们在培养可以维持一生的长期的忠实顾客。

    B: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狼外婆”的故事...

    于是,

    我晚上再也不敢出门了。

    怎么理解这些行为?

    华生认为:人的行为是可以塑造的。而行为的塑造主要是通过学习过程实现的。华生的塑造主要通过“条件反射”(反射式学习)得以实现。

    举个华生做实验的例子:

    小朋友都喜欢毛茸茸的玩具和小动物,喜欢抱着他们,摸他们。但是,华生想通过反射式学习让他们害怕这些毛茸茸的东西。他的作法非常简单:在每次小朋友碰触到这些毛茸茸物体的时候,都会伴随一声可怕的声音(比如突然敲击金属产生的声音),结果发现只需要重复这一过程5轮,小朋友再遇见毛茸茸玩具时候总是努力躲开,且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

    从小朋友的行为上看,他的确对毛茸茸玩具产生了恐惧。它是怎么建立的呢?那就是“反射式”学习,也就是在他触碰毛茸茸玩具的同时会伴随可怕的声音,他便将毛茸茸玩家和可怕的声音建立起联系,进而对毛茸茸玩具产生恐惧。

    理解了这些,我们再回头来看上面例子里的行为:

    故事A:肯德基门前跳舞的小朋友,他们快乐的时光是伴随着肯德基度过的。而跳舞之后,阿姨都会给他们奖励(当然奖励其实就是“优惠券”)。尽管他们只是偶尔去消费一下,但是,“肯德基总是伴随着欢乐”这种记忆会保留下去,成为他们的不用思考的判断。因此,下次在肚子饿了,而暂时没想到吃什么的时候。肯德基总是一个优先的选择。

    这世界上最好的广告,就是让你在“生理层面上记住它”。

    然后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脑白金”的广告这么烦人,而他的工厂还能持续这么多年利润丰厚。而那些创意十足的“泰国式”广告,除了看的时候感觉不错之外,似乎对它广告的内容完全无印象。

    从广告效果的角度讲,“脑白金”式广告完胜“泰国式”广告最少10条街。

    故事B:大部分小朋友是不害怕黑夜的。但,夜晚讲可怕的故事,就是和华生的“摸毛茸茸玩家会伴随可怕的声音”一样,它会让小朋友对夜晚产生恐惧。所以,父母看到孩子害怕某样东西的时候,要反思一下他的这个行为是不是被我们吓出来的。

    思考题:

    自己是否有某些行为或者癖好是被这种方式塑造的?尝试改变一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演义(25)少耍嘴皮功,爱我看行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su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