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的第一到五章中,我们已经学会了将作者或演说者提供的材料进行框架性分析,即明确对方的论题以及论证过程(理由+结论),也知道了怎样去发现可以将理由和结论联系在一起的假设。本书的后半部分将使我们学会如何评价推理价值的大小,以及推理质量的高低。
而今天这部分将指导我们怎样去发现推理中的谬误——推理中的欺骗手段。而作者很有可能利用这些欺骗手段去套路你,让你信服他的结论。
推理中的谬误不计其数,其中有很多因为极其常见而有了正式的名称,这本书着重教会我们通过评价假设来判断有误,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各种谬误名称来识别它。
假设越可疑,则推理和结论的相关程度越小, 就越有可能是谬误。
文中也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谬误名称,一是为了增加对谬误的敏感度,二是为了方便和熟悉这些名称的人进行交流。
桑迪:我认为参加女生联谊会纯粹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朱莉:你当然会那样说了,反正什么联谊会都不会收你。
朱莉的论证为:他认为桑迪说的是错的,而理由是什么联谊会都不会收他。
而朱莉所说的关键问题并没有针对“参加联谊会是不是浪费时间和金钱”,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理由,反而对其进行了人身攻击,这种方式就是所谓的人身攻击谬误。
人身攻击谬误指,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或侮辱,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某个人的结论是:可以让某种致幻药成为一种医疗止痛手段。
理由:1 调查显示大众对该药的药用价值达成了共识;2 某一个协会支持该要的使用。
理由1成立需要一个假设:如果某个看法广受欢迎,那么这个看法就一定是好的。
而很多时候公众并没有对某个问题作出足够的研究,来使他们的判断合乎逻辑。这种谬误叫做诉诸公众谬误。
诉诸公众谬误指,也是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一观点的说法来极力证明某个论断有道理,错误的假设大部分人喜欢的一切就是有道理的、可以接受的。
对于理由2也存在几点疑问,这个协会是否真的足够权威在这方面有过专门的研究,它能否给出支持它立场的证据。否则这个理由将成为一个谬误,这种拿出一个可疑权威的类型叫做诉诸可疑权威谬误。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指,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但是该权威对这一问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自然而然的就驳斥那些依赖于诉诸权威和大众认可观点的那些推理论证,应小心谨慎的评价这样的推理,。
例如,如果大部分医生都选择坚持慢跑锻炼,在判断“慢跑锻炼是否有益健康”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应该慎重考虑这条信息。
有个朋友老是担心其他人背后说他,你问一个心理学家他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回答说:因为他有妄想症。
心理学的回答并没有解释所发生行为的原因,这位朋友的成长环境、工作环境以及社交等等都可以提供合理的解释,而“妄想症”不仅没有作出合理解释,还会误导别人。以为知道了他为什么会多疑,其实什么都不知道。
当有人宣称他们发现了导致某个行为的原因,而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为这种行为起了个名字而已,这种就叫做乱扣帽子谬误。
乱扣帽子谬误指,错误的假设 因为你为特定事件或行为提供了一个名称,你就合情合理的解释这一事件。
除了这四种谬误,这本书还列举了另外的十种常见谬误,可以在这本书或者有关网站上来寻找更多的谬误名称,以此扩充对谬误的认识和理解,以便更熟悉推理中的谬误。
以上是本书的第六章: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了解这些谬误之后,可以让我们在自己的论证过程中加倍小心,尽力去表达一个无懈可击的论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