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5%的人曾经有过严重腰痛。13.8%的人群有过两周以上的腰痛。在美国,这是致伤残年第一的疾病;导致旷工的第二大原因。1%的人群因腰痛而造成终身残疾。美国每年大约要花1000亿美元诊治腰痛。
腰痛一般分急性(0-6周),亚急性(6-12周)和慢性(12周以上)。根据引起腰痛的原因,腰痛可分为非特异性的(如肌肉拉伤,韧带损伤,和脊柱退行性变等), 神经根病变或椎管狭窄所制腰痛,非脊柱原因腰痛( 如肾盂肾炎,胰腺炎,胃溃疡穿孔等)及其他脊柱疾患腰痛(如癌症,感染, 骨折等)。
影像学在腰痛评估时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怎样运用影像学来帮助诊断呢?首先要选择有效的成像模式。MRI逐渐成为诊治腰痛的首选, 因为它对人体没有辐射,组织对比度高;对观察脊髓,脊神经,脑脊液,椎间盘,关节,椎间孔和韧带特别好。但是对骨质的分辨不太好,病人在做MRI时的移动会造成干扰。同时还有不少的禁忌,如病人带有起搏器,体内有某些金属植入等。CT检查则可提供高质量的骨质细节和钙化灶。对诊断脊柱裂,假关节,脊柱侧弯,骨折非常有用。对于评价术后骨片完整性,手术融合,和内固定也是必须的。当然,它的缺点是有辐射和对软组织的分变率不高。X光片的好处是价廉,广泛, 适合于快速筛选,但是缺乏细节,对软组织和椎间盘没有用。骨扫描对于检测肿瘤,感染或隐匿性脊椎骨骨折有中度敏感,但特异性差。在有常规X光片和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对已知恶性肿瘤患者对肿瘤的检测和评估作用最大。脊髓造影加CT检查,对椎间孔狭窄,骨病变和脊髓压迫很有用,尤其是有MRI禁忌症时。但是,它对椎间盘的病变和神经根压迫用处不大。它的其他缺点包括侵入性,辐射和要用照影剂。Discography(椎间盘造影)可作为筛选L3-4,L4-5,L5-S1 椎间盘病变致痛的好方法。如果阴性则基本可以排除椎间盘病变导致腰痛的可能性。
过度使用影像学检查,造成患者痛苦和浪费,甚至伤害。对于一般的急性腰痛,做与不做影像学检测,临床结果没有太大差别,所以不建议做影像学检测。应该什么时候用什么影像模式呢?在初诊时有怀疑恶性肿瘤的,脊柱感染的,有压缩性骨折的,有局部神经缺损并进行性加重的和有马尾综合征的,都应该立即作影像学检查,并且多选MRI,而且可能要用造影剂。此外,影像学检查适用于在用了一般医药和物理治疗4-6周疼痛仍然不缓解或加重的患者。
周以华医生还用了一些精彩的案例来展示影像学检测的适应症。周医生还勾出了讲座的重点:无并发症的急性腰痛和神经根病是良性的自限性疾病, 不需要任何影像学检测;对这类病人,一线治疗是药物(NSAID等)和非药物(运动,理疗等)保守治疗。有严重潜在疾病如马尾综合征,恶性肿瘤或感染的病人,要首选腰椎MRI。有低速外伤,年过50岁,骨质疏松或长期使用类固醇的病人, 应该用X光片作为排除压缩性骨折的初步评估。MRI有禁忌症和严重创伤的病人,可做CT,而且检查时一般不用造影剂。如果病人在6周的保守治疗期间或之后仍有持续或渐进的症状,且病人有手术或其他干预治疗的适应症,但仍有临床上都不确定性,腰椎MRI是首选。对怀疑有脊髓压迫又有MRI禁忌的病人,可考虑脊髓造影加CT检查。如果怀疑肿瘤和感染,一般要用造影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