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上班这点事儿
自我复盘 | 关于面试,你需要的不是面经而是真实的自我

自我复盘 | 关于面试,你需要的不是面经而是真实的自我

作者: 陈叁叁 | 来源:发表于2017-05-31 23:47 被阅读195次
永不止步

开始投暑期实习是3月初,转眼已经是5月末了,近3个月的时光中,投了200多份简历,做了20多次网上笔试,接到了10多个面试邀请,参与了1家外企的日常实习…乍一看,投入产出比似乎很低,但是这段时间的收获远远大于为了奖学金而努力学习的上学年。
全文较长,用思维导图简单分类,希望我的经验能给正在找实习的你一点启发。

思维导图

这个极简分类是我在自我梳理的时候罗列的,依旧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向着手,用近期的面试情况做相对应的分析。
可能是距离理想的职业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很多时候都被腰斩在网申笔试阶段,面试参加的确实不多,但是基于个体多样性,把我的经历分享出来,毕竟这也算是“面经”的一种?

- 面试目的:定义面试的意义
图片来自PEXELS 最近看了一点《把时间当做朋友》,书中对于做无意义的事似乎持正面态度,我用发散思维引申了一下,觉得“做无意义的事本身就是一种意义”,简言之,你的任何行为都有其意义所在。这个定义在逻辑上肯定有其缺陷,但在面试上,我觉得不论抱着什么目的去参加一个面试,这个行为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意义。

有些人会觉得很奇怪,面试的目的不就是找到一份实习/工作吗,为什么要人为的去赋予它含义。我个人觉得,面试本质上是一种形式奇妙的人际交往活动,它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找工作,有时候,它会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见自己。所以我们做的不是为这个行为增添含义,而是从中发现意义。

收到腾讯群面通知以后,内心确实很兴奋,虽然忧愁于要怎么找借口跟日常实习的主管请假,但是自认为网申“GAME OVER”的人突然收到了群面通知,就像是上天突然送了一颗糖给你,告诉你简历的门槛不是那样高如天。去之前,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还是尽力做了自己能做的所有准备,挑了套相对正式的衣服、心里预演了几次自我介绍、重新排版打印了简历…
当时想的就是,第一次无领导小组讨论,我去见识见识。事实证明,这也确实只是一次见识,毕竟,你在心里把它当见识会时,你付出的也只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谨小慎微和带有距离感的伪装的自己。

“定义面试的意义”从浅论述就是你想从这个面试中得到什么,大而化之的终极目的是找到一份好工作/实习,但是刚开始找工作/实习的新新社会人可能没有瞬间达成这个目的的野心。毕竟,从象牙塔出来的我们还不知道社会是个什么模样,它是社交媒体上描述的那个充满机遇的时代,还是连续剧中那个勾心斗角的职场?

或许,更多的只是因为我们太过茫然,成为了一个个离开校园不知远方的游子。前两天在旅途中机缘巧合参加了一个面试,国内一家做云服务的公司,倒了两趟地铁加一趟公交,终于到了这座大城市的开发区。HR和财务经理都很NICE,一次参加了两面,也算值回交通费了。
做完日常实习后的这段时间,我非常明确的知道自己未来不会去做一份不喜欢的企业财务类工作,但我参加这次面试的目的也很简单,获取面试经验以及磨炼自己在面试中的抗压能力,我得到了我希冀的讯息,也更加坚定了职业发展方向,所以我达到了这次面试的目的。

今天上午,参加了一家做数据服务公司的电话面试;财务经理非常不解“为什么不在家附近的城市找一份理想的工作?” 甚至坦言说“如果还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想回到小城市。” 我问他“是我和你们想找的人还有差距吗?”他说“不是,这份工作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你真的要离家千里来上海工作吗?”我没有正面回答他,但是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是的,如果这是我真正在寻找的工作机会的话。”
我之所以参加这份面试,不是我需要这个财务实习生的岗位,而是我想试试电话面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就是我基于这场面试的功利目的,我也更加明确了未来的目标工作岗位和城市定位。

所以你看,当你给面试一个目的的时候,你总能从这个浅层目的中挖掘出更深层的自我。就像我的三段面试经历,分别用“长见识”“练能力”“尝感觉”定义其目的,因此在达成目的之外我也更明确了我在面试中的自我表达方式,win-win。

- 面试经验:更好的面对自己
图片来自PEXELS

有一瞬间,我把“更好的面对自己”看成了“面对更好的自己”,这是两种不同状态的自我认知;抛开咬文嚼字,我更想描写的是一种不断更新感知的状态。前段时间,跟马上离开学校的学长姐们吃饭,他们说,你大一的时候,给你分配一个任务,你从来都是用一种怼死人不偿命的语气顶回来“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我凭什么要做这件事?”

我从没想过,大学三年,我也有了一些变化;更没想到,原来三年之前的我是这个模样,很感谢他们,说出了真实的我。面试也是这样,我们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甚至于透过别人的眼睛,让我们在相对客观中审视自我,让我们在固化的角度之外感受自我。这难道不是最大化的通过面试这个行为来获取自我认知的经验吗?

参加今日头条实习面试的时候,HR中途一度问我“你平时也是这么严肃的吗?”我只能尬笑然后回答“面试太过紧张”,面试快结束时她问我想问什么问题,我直接问了“我面试中有哪些不足?”HR笑笑然后说“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可以适当微笑。”

不知道是不是越长大越不会微笑,成年人总是很难像小朋友一样把笑容挂在脸上,但是如果你弱化了自己笑容的欲望,你的肌肉会越来越不记得如何微笑,最后你会收获一张僵硬的脸。所以,不论是在面试中还是在生活中,遇到紧张的事情就深呼吸然后对自己笑笑吧,有时候面试官看到你灿烂的笑容说不定也会被你的正面情绪感染。

一般面试结束,面试官会给你问问题的机会,我没有像面经说的那样,问一些企业相关的问题,我更多的是问“你觉得这场面试我有哪些不足?”这类和个人有关的问题。中文真是百转千回,面试官总是在一段话的最后含蓄的提点你;除了表情过于严肃之外,前两天在北京面试,HR最后跟我说了一句“回答问题注意逻辑”。真真是如获至宝,我知道自己逻辑思维的不足,但是当别人也这样认为的时候,这就是真的有问题了,得到他人的评价,“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透过面试,我们收获的经验除了面试场上的“不害怕”之外,更多的是那些“别人眼中的自己”。突然想到原来参加的圈外课程,圈圈说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可以问问身边的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珍惜每一个说真话的朋友吧,毕竟“忠言逆耳利于行”,他们敢冒着“绝交”的风险告诉你你的不足,那妥妥是真爱了。

“忠言逆耳”

插播一个我给舍友做的无逻辑较理性主观分析,人在外地旅行听小伙伴说舍友心情不好,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就把我对她的感受写给她看了。抛开这张图的背景,有时候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做一张思维导图,带主观色彩的理性剖析自己,能更直观的发现我的情绪哪里出了问题,我的力气用在了哪些错误的地方。

言归正传,面试没有一概而论,每个人参加的每次面试都有其共性,但每个共性背后更多的还是个性,诸如让人一眼记住你的个性自我介绍、做最真实的自己的个性面试等等。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积累经验,学会在面试中展现真实的自我,表现出本我最符合工作岗位的一面,这才是更好的面对自己的终极目的。毕竟,面试没有捷径,多参加、多磨练、多感受,你才会不彷徨、不害怕、不犹疑。

- 面试反思:回想是收获的源泉
图片来自PEXELS

每次面试完,我都在脑中回放这次的面试表现,观察自己是否达到了自定义的面试目的,检验自己在这次面试中汲取了哪些经验。就如同课业复习一样做思维回放,似乎又有些像冥想,一种微妙的反省体会。

腾讯群面时,我在无领导小组讨论后期消极的“无作为”没有展现出任何匹配岗位的特质与表现力,或许是我错失良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让我明白群面的自我展示非常重要,抓住发言的机会、有逻辑的发言或许是你脱颖而出的关键。

头条面试事后一周,收到了“经验不合适”的反馈。试想一个简历中写了三份财务相关实习的人在人事专员的面试中没有说明白为什么想做这份工作,还全程表现出一种很喜欢财务实习学到了很多的样子,最重要的是全程很严肃把气氛弄得非常紧绷。这次面试体验让我懂得了,学会放松、尝试微笑以及平常心对待面试。

某云服务公司的财务经理面在我大谈特谈之前的财务实习后,问了我一个“EXCEL用到什么函数”的问题,让一直想好好自学但还是只会基础使用的人瞬间抓瞎,况且我还在简历上写了熟练使用Microsoft办公软件,人啊还是要诚信…

HR面,HR问了我很多投简历APP利用率/反馈度/使用感的问题,似乎想通过求职者的角度来反推“求贤若渴”的任督二脉;同时盘问了很多简历相关的个人信息,瞬间有一种衣服被扒光的感觉,虽然说学历不是求职的关键,但是好的大学真的能为你求职加成一些BUFF。

这场面试,HR还给我传授了一些面试的技巧,她说“很多人在参加面试前会看很多面经,其实不用看太多,我们安排面试希望看到的是真实的你,而不是经过面经伪装下的你,保持你的真实态度就好,毕竟我们要找的人才不是“装在套子里的人”而是一个真实的人。”

我们选择反思,不是因为我们后悔参加了这个实习面试,也不是因为我们后悔面试中犯的愚蠢错误,而是我们想在下次避开这些坑,我们想在面试官面前展现出更好的自己。最后,请学会相信最最真实的自己吧,别着急否定那些不够完美的表现,别人眼中的完美或许就是你眼中的不完美。

- 后记
图片来自PEXELS

最近对于生活的感悟又深了一些,结束日常实习之后,明确了自己想远离企业财务的想法,看淡了考证和随波逐流,越发觉得考研是一个跳到新平台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之前无法下定的决心,随着端午一个人旅行以及和闺蜜在帝都会师有了更深刻的感慨。

不得不说,如果无法确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不妨就去试一试这些想做的事情,试过之后你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毕竟,看再多的攻略,你也无法预估计划中的变化。
就如同我随手翻阅了一下个人简书首页,发现自己已经懒散到每个月才更新一篇几千大字的干货,虽然每段文字都是一段时期的人生经历,又或者是一大段时期的自我发散,但这还是让曾在计划本上写下“周更”俩字的我感到一丝羞愧。

最后,照例说一件自己最近打算做的事情——“训练专注力”;个人认为,专注力对于提升工作/学习效率或许会有巨大的效果。

附一篇找实习干货《二本大学的学生,怎样找到人生第一份外企实习?
以及一篇关于自我认知的文《为什么说大学自我投资的基础是认清自己?

嗨,我是热爱生活的陈叁叁:)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大学找实习分享,那就给我点个赞吧;如果你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那就关注我,让我们一同为成为更美好的自己而努力吧ღღღ

相关文章

  • 自我复盘 | 关于面试,你需要的不是面经而是真实的自我

    开始投暑期实习是3月初,转眼已经是5月末了,近3个月的时光中,投了200多份简历,做了20多次网上笔试,接到了10...

  • 复盘

    课题是复盘,想说的不是关于Excel 的复盘知识,而是我自己的经历复盘!我对自己这么低的评价,自我价值感低,做什么...

  • 03复盘的三种类型

    (100天阅读习惯之10/100) 复盘可以分为:自我复盘、团队复盘和复盘他人。 1.自我复盘 自我复盘随时可以进...

  • 复盘

    读完《复盘》一书,对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及事例有所感悟,如下: 一、关于自我复盘。自我复盘指的是人对自己做过的事情的...

  • 后端程序员金三银四面试美团网,这些面试题分享给大家

    美团一二面 面经 先是自我介绍,项目相关 面试官真得好评到爆炸 态度超级好 关于倒排索引你的理解;(因为项目中用到...

  • 【芬妮读书】

    1、《复盘》:自我复盘、团队复盘、复盘他人。 2、自我复盘:随时随地进行; 借助高人指点,事倍功半; 必须记录,便...

  • 复盘成功的定律

    复盘万维刚老师,成功定律。 成功——不是你自我感觉怎么样,而是社会对你的认可。你的成功不是你的事,是我们——也就是...

  • 盘点复盘(一)

    一、复盘三种类型 自我复盘、团队复盘和复盘他人。 自我复盘:是个人获得成长的方便手段。 团队复盘:可以让复盘主导人...

  • 6.19复盘

    6.19复盘 上午接到一个深圳公司产品实习生的电话面试,面了20多分钟,面完感觉不太好。首先,自我介绍完全没准备,...

  • 复盘的三种类型

    复盘有三种类型:自我复盘、团队复盘和复盘他人。 自我复盘可以随时进行,是个人获得成长的方便手段。团队复盘可以让复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复盘 | 关于面试,你需要的不是面经而是真实的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ep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