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桥梁部门实习一个月,本文总结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工作方式、问题思考。
工作流程
以桥梁工程为例,设计工作的业务流程:
- 投标
- 总图
- 概算
- 文本
- 工可(大型工程)
- 初步设计
- 提出备选方案A、B
- 初设图纸
- 构造图
- 钢束
- 工程量统计
- 预算
- 施工图设计
- 最终方案(A)深化设计
- 钢筋设计
- 施工设计
- 送审
- 修改
- 归档
从价值权重来看,投标>初设>施工图;从工作时间来看顺序相反。
工作职责
新手
对于一个新手,基本的职责是迅速进入工作职责,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具体职责有:
- 积极快速学习专业技术
多向带教师傅和同事请教,避免走弯路。 - 客观评估任务难度和工作能力
明确自己的能力,在能力范围内承担职责。客观估计任务可能遇到的困难,给自己留下余地。 - 控制时间节点
控制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保证团队工作进度。 - 及时主动向专业负责人汇报工作
及时汇报工作进度,不要等负责人来问、来催。一方面汇报进度,另一方面反映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这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需要格外注意的式:承担的任务应该集中,不要接手多个有冲突的任务,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
项目负责人
- 与每个项目成员分别给沟通交谈,随时了解项目进度;
- 控制出图时间节点,预留缓冲时间;
- 大小项目之间平衡人力投入;
- 用Excel表格随时更新进展成果,开会前打印进度表格
专业负责人决定了项目执行力。专业负责人对于负责的项目,应当善始善终,负责到底。
如果团队成员不能完成,最终必须由负责人完成,顶住压力。
所长院长
- 目标分解,组织生产进度会;
- 多专业协调,确定各项工作时间节点;
- 对外沟通谈判;
在这个高度的更多的职责要点,以本人目前的水平已经无法理解。
开会流程
每隔几天会进行业务生产会,确定生产进度。基本内容和流程如下:
- 梳理所有进行中项目;
- 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分别汇报项目进展;
- 每个成员分别汇报进展和问题;
- 工作进度重新安排;
- 明确后续目标;
工作汇报
高效沟通
在项目关键阶段,部门领导(所长、院长、总工)往往非常繁忙,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工作的沟通汇报非常重要。个人总结的若干要点如下:
- 以选择题的方式请示决策
请示问题,拿出两三种可能的方案(ABC),给出相关利弊分析,将问答题转换为选择题,由领导决策。 - 做好随时汇报的准备
开会或者汇报的时机往往是临时决定的,因此最好每项工作完成阶段性成果就应该总结梳理,准备汇报。
阶段总结也是对工作的回顾,检视成果,考虑如何继续推进。 - 提炼要点,简要汇报,一两分钟说清楚问题
汇报形式
- 微信
简短的工作请示可以通过微信或者微信群汇报。 - 邮件
较多的内容可以通过邮件汇报,邮件文本一定要分段分节,不要写很长的大段文本,阅读困难。
邮件汇报的重点在于信息对称,你可以不知道领导在做什么,但领导必须知道你的工作进展。工作汇报邮件,如果没有特别的问题,不需要专门回复,只需“收到”即可。 -
PPT
具体的成果汇报采用PPT,将成果内容以图形化的形式展示,便于阅读。
超过两页的内容不要采用word,会给读者带来很大的压力感,不便呈现要点。 - Excel
项目整体进度采用Excel表格呈现最佳。
问题思考
这里提出一些很不成熟的疑问。
项目管理
管理学中已经提出了经典的三控三管一协调,尤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
。设计工作中,出图质量需要把关,进度要满足约定的时间节点,耗费的时间和人力就是成本,因此猜想三大控制或许是必要的。
但在大型项目设计中,并没有看到更系统的管理工作。事实上,在一个10人规模的团队,仅由项目负责人牵头,自然式的管理方式,面对大型项目颇显力不从心。那么如果引入管理学三大控制,是否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呢?
工作流程
很多常规的设计工作,例如简支梁、连续梁设计绘图、桥位平面图绘制、图纸格式修改造册,这一类工作往往可以提炼出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个人总结已经验证)。
这一类的常规工作不是控制性设计,往往层层分解,交付新人或者外调人员执行。工作交接往往由专业负责人“言传身教”,告诉新人,先这样……然后这样……再那样,如何如何。这种交接方式的问题在于:
- 过程交代不完备,很多细节展示不足,新人总会不停地请教师傅;
- 出图质量差,新人在前期学习阶段,做出图纸质量问题很多,且前后层次不齐;
- 切换成本高,每带一个实习生、每一次任务转交都要重复这一过程,长期的时间成本高的吓人。
这一问题可能的解决方式是:提炼标准化工作流程,形成标准操作方法技术文档,演示标准流程实现任务交接。这样的有益效果:节省切换成本,提高出图质量。
技术储备
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需要在线路平面图绘制10km,300多个桥墩。这是一个典型的批量重复化工作,非常适合程序化解决。但是在没有技术储备的状况下,很难临时开发出这样的技术,我最终采用优化标准流程的方式用2天时间完成绘图工作。
设计院常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忙的时候天天通宵,闲的的时候无事可做。能否在这两种状态之间进行一些平衡呢?
- 闲时总结前期项目的技术要点,形成标准模板和技术储备;
- 忙时借助前期技术储备,高效完成工作,降低工作强度;
对于重复性较高的工作,程序化技术积累非常重要,但技术的积累需要周期。我们在用昨天的技术解决今天的问题,同样,今天的技术可以解决明天的问题。大型的科技企业往往为10年后的发展储备技术。
那么我们能否总结过去的问题,为未来多做储备呢?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此即为技术规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