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教育婚姻育儿
别再叨逼叨,啰嗦多了,都是泪

别再叨逼叨,啰嗦多了,都是泪

作者: 晓方51 | 来源:发表于2017-10-29 21:13 被阅读31次

喜欢文章的朋友,别忘了关注呦!

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一个爱唠叨的妈妈!

1

作家刘震云在《朗读者》节目中,当董卿提及他与女儿的相处方式时,他一针见血地说:“基本不说废话,不啰嗦。”

女儿出门的时候,刘老师简单的一句:“注意安全,走路的时候,别看手机。”交代孩子考试的时候,把会做的做对就好了。一般情况下,基本奉行“不啰嗦”原则。

一般家长把孩子送到校门口交代的话一定是:”好好学习,尊敬老师,课堂的时候多提问。”这些话在刘老师看来全是废话,家长这么说非常的自私,意思是我该说的我都说了,剩下的就是你的事了。

孩子做事的时候,大多数家长就扮演着“唐僧”的角色,把孩子逼成了“孙悟空”,一听到家长的唠叨,就浑身不适。

家长们正在用唠叨来表达对孩子们的关心,他们觉得唠叨对教育孩子是有好处的。可是刘老师说,和谐和稳定决定性的因素是不啰嗦。

2

周末陪孩子去上书法班,一个三年级的小男生来试课,老师让他先写几行,了解一下他的程度。

他刚掏出纸和笔,妈妈就心急火燎地拉了个凳子坐在他旁边。小男孩没写几笔,只见妈妈一脸不屑的神情:“你这个横能写平一点吧?”本来面带笑容的小男孩脸上的表情开始僵硬。

“你干嘛不把本子放正呢?”妈妈还使劲地拉了拉孩子的本子,小男孩变得的眉头紧蹙。

“我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把笔握得太朝下……”孩子眼里噙着泪水,脸上写满了愤怒,但是还在极力控制自己,真怕他憋出内伤。

这时的孩子已没了写字的兴致,随便画了几笔,就交给了老师。为了抓紧结束耳边的唠叨,孩子只能敷衍老师。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你是不是也和小男孩的妈妈一样?

前几天被网络刷屏的“妈妈吼孩子做作业”已被“吼”成了各种段子,不少妈妈都表示有辛酸的吼娃“血泪史”。不少家长气得头痛胸闷,更有甚者在网上发文称“吼到心梗要做手术”,是否如此严重尚未证实,但是足以证明妈妈们对孩子们可谓呕心沥血,死而后已,都是亲妈,鉴定完毕。

关键是家长拿出姿态各异的“吼”对孩子们真有效果吗?

家长的吼暴露的是自己的焦虑、无助。这样只能导致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更加的焦虑和不自信。家长的“吼”往往是在自家的熊孩子和别人家的牛娃做比较之后,导致洪荒之力爆发,如果妈妈们能够不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进行盲目比较,然后果断“戒吼”,无数个平静的家庭将构成美好的人间。

3

朋友说她开车的时候,最讨厌老公在旁边指手画脚,啰里啰嗦,这样会让她更手忙脚乱。可见,即使是成人,也讨厌被唠叨。

小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可自己做饭的时候,最头疼老妈在一边发号施令,一会嘱咐该添酱油了,一会又嫌醋放多了,丝儿切的不够细,没有及时刷锅了等等,每每这个时候,小丽说,她总想摔铲子。

然而,在她面对两个孩子的时候,又老妈附体,不停的唠叨。呵呵,好一个双重标准,真是己所不欲,又施于人。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早上上学的时候就把裤子穿反了。直到放学回家后,邻居对其妈妈指出来,可这位妈妈很平静地说:“我早上就发现了,但是我不想告诉他,因为成长中的很多错误不是靠家长一味耳提面命的,而是靠他自己慢慢觉悟的。”

我们一直在孩子耳边做那个不停唠叨的人,以至于冒着孩子们讨厌我们、甚至恨我们的风险,其实就是害怕孩子们犯错误。

在唠叨中长大的孩子不会有正确的分析,判断,抉择的能力。因为他的判断不是基于大量的社会实践,而是授于说教。谁不是在社会反复磨练中成长?与不停地试错获得进步相比,唠叨显得太苍白无力。

4

心理学家认为:人脑有种反馈抑制的功能,啰嗦多了,信息太多了,就适得其反,很自然就不愿意听你说话了,更不用说听从你的意见。小孩腻烦产生逆反心理,唠叨后面反而出现沟通困难,严重的会损害母(父)子关系,甚至导致孩子离家出走。

唠叨,这种爱看起来很无私,其实是做家长的太自私。害怕孩子们的不听话影响了我们成为好父母的目标。孩子们的表现,要能撑起我们的“面子”。不唠叨,是给孩子足够大的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节奏来安排生活,这样他们才能走的稳健。

唠叨,是父母不知道怎样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家长往往沉浸于表达自我感受,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不唠叨,消除孩子的依赖和焦虑的心理,给他们足够的鼓励,相信他们有自由地飞翔在社会这片蓝天下的能力。

唠叨,父母以爱的名义一味地反对孩子自治。认为自己的要求和指导是为孩子提供经验,让孩子“少走弯路”。但长期在家长的控制下成长的孩子,会很难发展出自治。不唠叨,从小培养他们经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在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我们的孩子也会更果断、坚毅。

唠叨,是女人改造小孩的重要手段。女人认为只要不停地“蚊叫式”的轰炸,孩子就会妥协、就范。不唠叨,是女人放下武器,认真走进孩子内心的开始,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却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们。

所以,做一个孩子喜欢的妈妈。首先从“闭嘴”开始。

晓方:喜欢写文的英语老师,俩个孩子的妈妈。喜欢从家长和老师的角度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认为读和写是释放自己的最好方式。相信坚持的力量,愿意通过不断努力遇见最好的自己和邂逅最可爱的大家。

相关文章

  • 别再叨逼叨,啰嗦多了,都是泪

    喜欢文章的朋友,别忘了关注呦! 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一个爱唠叨的妈妈! 1 作家刘震云在《朗读者》节目中,当董卿提及...

  • 叨逼叨逼叨

    在办公室里,听到有人骂骂咧咧,但是又没指明骂的是谁。叨逼叨逼个不休... 在场的人,心里总是膈应的慌。 如果发声,...

  • 逼叨逼叨

    20151025 13:14 为了陪你的女朋友,连便签都不更新了,我在想今晚我们去哪里逛呢?不知道晚上还下雨不,真...

  • 叨逼叨

    语言的存在是为了增进沟通了解 而非挑起任何尖锐 可以拿它做刀 可以拿它当水 可以幻化万物 人是可以本尊 相信相信的...

  • 叨逼叨

    工作以后,很多认知都在发生着变化: 理想趋于现实,原本觉得只要有一腔热血就足够的事情,发现终究逃避不开现实的拷问,...

  • 叨逼叨

    两年多了 生活还是这样 感情也不顺利 没有喜欢的人 也没有即将遇到喜欢人的预兆 有时候会误以为你是某一个人的全世界...

  • 叨逼叨

    因为学校要体检所以又来学校了,很烦,有一个看视频课程的,两个考上研究生计划旅游的,一个跟妹妹视频,一个跟对象视频说...

  • 叨逼叨

    今天身体有点小脾气,从四点钟开始折腾,下了大雨,室内开着空调又冷又闷,肚子不太舒服,大姨妈也造访,接着从五点半睡到...

  • 叨逼叨

    昨天看了一个林正碌的视频,他说很反对“疗愈”这个词。因为这个词首先认为人有病,需要治疗。而现在疗愈的范围越来越广,...

  • 叨逼叨

    人事新来的小妞最近很憔悴。 我出于同事爱,问了一下她的情况。。。嚯!据说见了鬼。 是真的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再叨逼叨,啰嗦多了,都是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hu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