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4591/128becd707ab0cc0.jpg)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某些人的性格偏执或固执、死板不开窍、认死理不知变通、做事“一条道跑到黑的人”称为“一根筋”,从完整的意义上说,具有“一根筋”脾性的人,即能做出坏事也能成就好事,由于执着和顽强的持之以恒,最终达到成功的目标就是好事,因为死板和执迷不悟而错过成功的机会错过成功的岔路口造成最终的失败就是坏事,所以这个形容词具有多义性,既有褒义也有贬义也有中性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4591/0cc87e50638053a7.jpg)
今天我们不来分析这个形容词,而是来看看“一根筋”是如何体现在教学思路上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中在评欧阳老师的《岳阳楼记》时这样说到:“教学线路一根筋,是语文教学一堂好课的显著表现。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师似乎很少有人领会一根筋;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围绕、指向教学内容的核心点,似乎很多老师不会,包括许多特级教师。我在评议魏书生《统筹方法》时指出,把“读懂”这一个目标分割成“学习文中的两个成语”、“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读懂全文,会说、会写(未进行)、会用”这样三个,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了学习词语、读懂课文的环境”
王老师这个观点让我想起有多少次我们再讲一篇新课文时,没有认真审视一篇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点,都是靠各种辅导用书拉着自己走亦或是讲到哪里算哪里。这种种办法都不可取了。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围绕核心教学目标和支撑核心目标的教学内容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到环节清晰,内容与方法具体明确,操作性强。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4591/0e1a2cf6e7e72e7e.jpg)
附欧阳老师关于教学的描述:第二个环节是学习课文的第3---- 4段,关于这一环节的处理,我认为:“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但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气去精雕细刻,要主次分明,以找出“一根筋”设计的思路脉络为引导。第3----4段虽然不是主要的,但文字较长,词汇较多,写景较生动,有不少名言佳句,阅读时会有小难度。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对第五自然段的精读。我采用以学生自学的办法,即由学生口译,教师指点关键的或者难懂的字词的方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只轻轻地提出一个小问题:这两大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作者所说的“异”了吗?作为承上启下的铺垫,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堂讨论的高潮。”(聂进主编:《欧阳代娜:呼唤“整体改革”》,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02页)
这段描述,清楚地说明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仔细研读课标、新教材、新教法,课堂上的我们努力做到“一根筋”,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加有效。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4591/79fc9f7b95f6c86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