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速度与理解程度、记忆效果并不成正比。
2、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邂逅1%的收获。
3、观点:并非阅读速度慢,而是被仔细阅读的念头所束缚。
4、并不存在“能够快速阅读的人”和“不能快速阅读的人”,他们之间的差异仅仅在于是能够摆脱仔细阅读的束缚,还是纠结于仔细阅读。
5、那些阅读速度慢的人,就是那些难以摆脱读书时一本正经态度的人。
6、在无形中我们被灌输了一条不成文的清规戒律:读书,就是要一字一句、准确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记在脑子里。
7、并非要深入仔细阅读一本书,而是提高阅读量,获取其中的知识片段(那1%的收获),积少成多,汇小流以成江海。
8、概念:流水式阅读=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
9、与之相对的就是“存储式阅读”,摆脱对于“存储”的执着,迈出大量阅读的第一步。
10、把读书这件事融入自己的生活规律,每月阅读20本书视同等闲。
11、不仅是读书,任何习惯的养成,最重要的都是在每天同一时间做这件事。固定时间段以及环境,让大脑产生“习惯的错觉”。
12、同时读多本书,丰富自己的读书生活,“九浅一深原则”是关键。即快速阅读的书占9成,细细品读的书占1成。
13、集中阅读一本书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0天,这是一个原则。理想的状态,是尽可能一天读完一本书。
14、在阅读之初就分配好时间,重点关注在预订时间内能够有所收获的内容。与其拖拖拉拉读10天,不如全神贯注读60分钟。
15、呼吸式读书法:如果我们长时间只是吸气或者一直呼气,那么必然会感到憋闷难受,有呼有吸才能使呼吸通畅。
16、每段乐曲都有其固有的韵律节拍,同理,每本书也有与之相匹配的阅读速度。
17、呼吸式阅读步骤(准备三个笔记本,分别记录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一行采集”,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一边读书,一边积累,随时将触动心灵的文字记录下来,而不是记忆他们。
步骤二:“一行精华”,每本书采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步骤三:“一行评论”,用30—40字左右的篇幅,写下一行评论。
步骤四:自我评定读书踪迹,每读完12本书,对自己的知识就能更进一步。
18、概念:跳读,是快速阅读的要领。指对书籍内容进行抉择、取舍,并在短时间内选出要点进行阅读。
19、跳读内容的三个标志
(1)为了区别其他同类书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
(2)印证理论或主张的特殊事例、经历
(3)渲染期待和危机情绪的夸张表达
20、提高阅读速度的技巧
(1)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可决定阅读速度的90%。
(2)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若掌握了主题内容,就可以决定跳读。
(3)确认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考虑清楚我究竟想获得什么。
(4)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随时换挡,缓急有度。
21、多种阅读节奏,具体来说,就是拥有两种以上的阅读节奏。
不仅要有仔细阅读的基本阅读节奏;
还要有1.5倍速的中速阅读节奏;
和2倍速的高速阅读节奏;
以及5倍速的流水式阅读节奏。
22、读书时,看到触动自己的地方,不建议画线做标记,而是一边读书,一遍摘抄。
23、因为想要记住,所以忘记;我们不要记忆,而要记录。(深奥)
24、进行大量阅读的方法
(1)制定一周阅读计划,一周6本,一个月25本,一年300本。
(2)打破兴趣壁垒,增加喜欢的书籍。只选择自己想读的书籍,读书就会千篇一律。读书的妙趣,就在那产生兴趣的一瞬间。
(3)需要细细品尝的书籍,花费时日,放在每周的“读书自由日”进行。必须找出这么一天,来策划一周必读书目。
(4)获取书籍的来源不拘一格,去图书馆开阔视野,去二手书店感受寻宝的快乐,去实体店阅读畅销书都可以。
(5)舍弃不需要的书,只有热爱读书之人,才能与书籍圆满告别。
(6)显露书籍和按出版时间排序是判定处理书籍基本原则。
(7)每三个月整理一次书架,通过不能丢弃的书,认识真正的自我。
25、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而读书,这种想法本身就很无聊。
26、什么时候都能读书,则意味着什么时候也读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