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上有“日更”活动,内心也曾无数次蠢蠢欲动,但一直没有勇气挑战,因为比较了解自己,自律性差,害怕写着写着就断更了,导致最后功亏一篑。那么,很多参加日更的简友,日复一日地创作,是不是偶尔也会犯愁,去哪里寻找写作的素材和灵感呢?
一部分人善于去做“新闻搬运工”,看到新鲜出炉的新闻,如获至宝,毫不犹豫地从中摘取主要内容,自己只需做到开头引文,末尾总结即可,这时内心不禁沾沾自喜,一篇文章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这样做不是不可以,只是感觉少了文字该有的那份独特魅力和原始味道。这类人群的做法,如同饿了的时候,把饭店打包回来的饭菜,直接放入微波炉加热,稍等片刻即可食用,一样的道理,自己分明只是尽了举手之劳而已!热爱写作的人,不仅是笔者也是读者。如果我在其他平台看到某条热闻,浏览器上又一次重逢,打开简书推荐页面再次撞见,那么我一定没有耐心和兴趣继续读下去,不会在那里消耗时间,只会选择逃之夭夭,因为对我而言这已经毫无新鲜感了!所以,简书写文,最好自己亲力亲为,倾尽心血和时间去创作,无关乎字数多少,文章的优劣以及浏览量……喜欢的事,尽管去做,至于结果,一切交给天意,而你只需努力!
那么,说到底去哪里寻找写作的素材而又能激发灵感呢?答案就是身边的大事小情。相信在我们的身边或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有的微不足道,有的刻骨难忘,要善于观察和记录。做个有心人,用眼看,用耳听,用心记,用笔写!从脑海里筛选出一件极具闪光点的事情来写,不一定非要符合大众的口味,自己能从中受到启发,收获成长就好。
昨天我在阳台浇花,十一岁的女儿妮妮走到我的身后,一脸愁容地向我说道:“妈妈,我真的不知道该写什么了?”假期老师布置作业中有一项是“每周一篇作文,题目内容不限,自由发挥。”她之前写了两篇,都是读后感,看她这副模样,我偷偷地笑了。猛的抬头一瞬间,透过厚厚的玻璃窗看到几位身穿橘色衣服的环卫工人正冒着严寒清理积雪,打扫卫生,只见她们时而搓搓手、时而跺跺脚、时而对着手心哈着热气、时而捋一捋额前那一撮头发……我连忙拍了拍女儿的肩膀,示意她向窗外看,这时她笑了,应该是明白了,仿佛突然有了灵感,转身回屋写了一篇作文,题目“窗外最美身影”。
写作中,一定要善于细微观察、耐心倾听、落笔记录。收集素材,挖掘灵感,不妨从身边的大事小情入手。就地取材,方便又真实。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无论有没有人欣赏,至少你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抄袭和模仿的成分,没有任何杂质,透明而又纯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