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抽象本身

抽象本身

作者: 文顏文羽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13:33 被阅读0次

    初始学中国古代文学史时总能看到刘勰的《文心雕龙》,是经典没错的了,但不懂得这题目意味着什么,如今一看,“文心”是讲作文的用心,这是一;“雕龙”是指雕刻龙文,比作文的要讲究文采,但不要光讲究文采,这是二。

    只可惜小生文言文不佳,所以整本《文心雕龙》没看下去,若要全部看完,没有几个月是无法完成的,假如没有注释的话着实难以读懂,幸好有后人为此做翻译,因此得以通俗易懂。

    “文心雕龙”可谓是一部文学巨作,作者的才能无法想象,说是知识浩瀚也不为过。作者说评价一篇文章较容易,总论历代文章比较困难,但作者还是完成了这本巨作,花费了作者多大的心血可想而知。而刘勰写这本书的目的,一是希望留名后世,此目的已达到;二是说明文章的功用,并结合它来挽救当时走上歧路的文风。刘勰的主张针对当时的讹滥文风是起到积极的作用的。且拯救了我们这些后人,给我们这些后人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茫茫往代,既沉予闻,眇眇来世,倘尘彼观也。”意思是“遥远的古代,已经使我沉陷在各种知识里,渺茫的将来,这本书也许要迷惑他们的眼睛吧。”作者通读古书,像他说的,这本书确实使我们陷在各种知识里,却不是迷惑,而是我们学习的范本,虽没有做教材来学习,却在各种地方引用“文心雕龙”的字句,这比教材还来得印象深刻,若没有“文心雕龙”,国人在学习古文上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当时刘勰可能想不到自己的著作给后人带来这么大的影响,流芳千古,引用至今。

    “文果载心,余心有寄。”文章真的能够抒写心意,我的心也就有寄托了。这句话着实不错,有心意可抒写,才有写文章的动力,写出来的文章才富有感情,把情感寄托在文章之上,否则古今中外怎么有那么多好诗好词好句,像李白杜甫那些,他们的独特经历促成了他们写成了千古名句,抒情达意,当然这也与他们的文采息息相关,刘勰主张因文明道,以情理为主,文采为次,主张宗经。

    书中说到人类文章的开端,始于天地未分以前的一团元气,要算《易经》中的符号最早,是谁造成的呢?是神秘的启示罢了。这句话是《原道》里面的一句话,这神秘的启示是何东西,是道家的思想还是佛教的思想?看完《原道》里面的内容,才发现这原道,主要是为当时的封建皇权服务。这要提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像宋齐两代君主,都出身素族,他们既利用儒家的伦常礼教来济俗为治,又要利用道家和佛教来麻醉人民。所以刘勰的所谓道,具体内容就是以儒家为主兼采道佛等,适应当时封建皇权的需要。

    《原道》里说明圣因文而明道,论文明道就得向圣人学习,因此出现《徵圣》。所谓明道就是对封建政治的教化,历史的事实,个人的言论行动,都用文章记录下来的话,就是因文明道了,因此徵圣还是论文章写作。《徵圣》里谈写作,要以圣人为标准,有四种表达方法,两两相对,其中有“简言”和“博文”,就是简和繁相对,另外两个是或隐或显,选择哪一种,要适应当时的情况需要加以变通。刘勰在文末总结:“百龄影徂,千载心在。”圣人的形体经过百年虽然成为过去,可是圣人的思想精神经过千年还存在。说得很真实,我们这些后人学的就是前人的文章,是圣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知识,学到老活到老,有的是圣人的文章可以给我们学习,人生有限,知识无涯,我们能做到的是在有限的人生里学习无限的知识。

    “文心雕龙”的章目都以“原道”为基础,以“圣因文以明道”展开,后面的文章围绕此进行说明。圣人是通过经书来明道的,所以要“宗经”。所谓宗经就是宗法经书,“宗经”分别以如何效法五经展开,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刘勰指出五经的文章各有特点,实际上是讲五种不同的写作方法。我发现文末的总是那样精辟,难道这就是文学理论该有的样子吗?总结得十分到位,写得很真实,知道真相的我不禁泪流满面。经书就是各种言论、各种文章的始祖。

    写文章功用的人很多,但是只有刘勰的《文心雕龙》流芳百世,传颂千古。书中涉及的文章不止一本两本,基本上把刘勰前面的圣人的文章都说了个遍,刘勰熟读各种圣人的文章可想而知,所以要读懂《文心雕龙》要了解书中出现的圣人的那些书,这就有些许艰难,文学理论真的太难了,学习文学果然是个漫长的过程,古有刘勰《文心雕龙》,今有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两种迴然不同的风格,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我们需要花时间去学习的两本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抽象本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om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