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伤春又悲秋
在文人诗客眼里
秋,从来都是伤怀的季节
寂寥萧索,悲从中来
但在吃货的世界
秋天则是个可以让老饕们
大快朵颐的好时节
整个秋天
从立秋到霜降
从夏末到深秋
总有不胜枚数的美味
来解秋之燥,秋之乏
洪湖饱满的莲藕
洞庭肥美的鱼虾
阳澄湖膏满黄肥的大闸蟹
再就上一壶绍兴的花雕老酒
……
更不必说
还有那些挂着秋露白霜的水果
单是这些
就让人沉醉不已
味蕾大开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秋风一起,菊黄蟹肥,持螯赏菊,吃蟹饮酒,赋诗作词,悠然自得。
从古至今,吃蟹这件事就是文人吃货的一大趣事。
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开始食用螃蟹,食客把螃蟹做成酱,于是就有了最早的螃蟹酱。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吃螃蟹的方法又有所精进。北朝《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腌制的“藏蟹”,就是将蟹放入盐蓼汁中,类似于现在的醉蟹。
到了最懂生活的唐宋时期,食用螃蟹这件事也最为津津乐道,因此众多文人墨客也作了不少关于吃蟹的诗。
诗仙李太白就常常光顾长安的胡姬酒肆,于螃蟹有诗云:“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吮蟹肉、饮美酒,人生的一大快事,并在名诗《月下独酌》中吟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又如杜牧的“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等。
宋代吃货苏东坡嗜蟹成癖,他在《丁公默送螃蟹》诗中写道:“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在大闸蟹面前,终是放下自己的矜持,以诗换蟹,倒不失为一桩风雅趣谈。徐似道也在《游庐山得蟹》中写道:“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明朝画家徐渭《题蟹》诗:“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将肥肥的螃蟹画到画纸上,栩栩如生。
秋日食花,大约算是最为风雅之事。
在秋风秋雨缠绵的午后,摘上几枝带雨桂花,生起火来,看青烟斜斜入雨帘。煮一碗桂花酒酿圆子,蒸一盘桂花糯米糕,把清秋的寒凉化作暖胃的食粮,就一丛陶渊明的菊,喝一杯李太白的酒,埋一炉李易安的香,点一盏李义山的烛。或孤影对窗,或依偎成双,都是静享清秋的模样。
螃蟹一吃,桂花酒一喝,仿佛整个秋天的心事就已了却一半。
时下寒露已过,霜降不远,瓜果皆已熟,虾蟹正当肥。间或阴雨、间或舒云,正是秋闲好时节。快快去赏风月、享清闲,大快一番朵颐,以慰凡世身心。
游庐山得蟹
(宋)徐似道
大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亦知二者古难并,到得九江吾事足。
庐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
持螯把酒与山对,世无此乐三百年。
时人爱画陶靖节,菊绕乐篱手亲折。
何如更画我持螯,共对庐山作三绝。
尝蟹
(明)黄淮
故园霜落暮秋时,酒绿橙黄蟹正宜。
今日持螯仍大嚼,不堪回首起遐思。
END
故九万里,
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