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被爱,是人们最为渴望的情感,所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寻找爱的人,也喜欢去印证自己是被爱的。
可是“爱”既伟大,又脆弱。
伟大之处在于,爱会让人远离绝望,开启新的希望,也常常成就生命奇迹,比如妈妈徒手接住从楼上掉落的孩子,爱人的不离不弃,唤醒深度昏迷的植物人。
爱也脆弱,中伤与背叛,恶言与嘲讽,种种负面消极的东西,都能够把爱化为乌有。
莫泊桑的故事里,有一只叫作皮埃罗小狗,从被主人接回家,到被主人遗弃,再到在绝望中,在主人的爱与不爱中挣扎,最终失去生命,让我们看到“爱”最脆弱的样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06618/5501967c37310057.jpg)
爱它因为廉价,不爱它因为要有所花费
勒费弗尔太太,是一个住在乡下的寡妇,和她一起生活的只有一个叫作萝丝的女仆,这个姑娘心地善良,但头脑简单。
“主仆二人住在诺曼底考克斯地区中部一栋临街的带绿色板窗的小房子里。房前有个狭长的菜地,她们在里面种了些蔬菜。
但是一天夜里,有人偷了菜地里十几颗洋葱。”
两个女人的菜园子被小偷光顾这件事,可以说是她们平淡生活里的一场“惊涛骇浪”,她们围着菜地喋喋不休的分析,小偷是如何得逞的。
愤怒、担忧又不知所措的主仆俩,和我们众所周知的“祥林嫂”一般,把自己的遭遇,和周边的邻居们全部分享了一遍。
有经验的农场主给她们出了个主意,养条狗就可以看家护院了,丢蔬菜的事也就不会再发生。
“这倒是有理,为了看家护院,她们是应该养条狗。不过天哪,可千万别是条大狗!那种大狗养不起,只会吃穷她们。
她们要的是一条小狗,一条小不丁点、爱叫唤的‘乖儿’(在诺曼底,狗又叫‘乖儿’)。”
主意是个好主意,可是勒费弗尔太太,一想到那满满一盆的狗粮,就对这个主意犹犹豫豫的,因为吝啬和节俭,已经成为了她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
“只要想到满满一大碗狗食,她就觉得恐怖,因为她是那种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乡下太太。”
但萝丝喜欢小狗,所以她为这件事,做了能够赢得主人支持的辩护,于是勒费弗尔太太下定决心要养狗了。
“罗尔维尔村的杂货店老板倒是有条很小的狗,不过他一定要两个法郎来充当狗的抚养费。而勒费弗尔太太却声称尽管她很想养个‘乖儿’,但不想花钱买。”
不想花钱,却想要一条狗的愿望,最终还是被实现了。
面包店的老板,为她们找来一只免费的狗,虽然它长得奇奇怪怪,但因为不花钱,还是深得勒费弗尔太太的喜爱。
皮埃罗就这样,成为主仆俩中的一员,虽然它小到根本抵御不了外人进入菜园里,可好歹有个意思在,并且它是别人“白送”来的,所以日子也算是平静。
可养狗是要交税了,一条狗需要缴纳八个法郎,这个数字让勒费弗尔太太几乎晕了过去,她当机立断的决定,要把皮埃罗扔进泥灰石矿的井底去,那里是人们处理被遗弃狗狗的场所。
不能再耽误一分钟,在给皮埃罗吃了一顿美食之后,主仆俩出发了,到了井口,便毫不犹疑的把皮埃罗扔了进去。
听到皮埃罗的叫声,两个人与它朝夕相处的感情冒了出来,可已经扔了进去,想捞出来也难了,所以她们逃一般地跑回家。
但勒费弗尔太太到家后,一夜噩梦连连,当她第二天再去井口,听到皮埃罗的叫声时,她心软了,想要花钱请人把皮埃罗救上来。
可她了解到营救皮埃罗,需要花费四个法郎的时候,简直觉得对方是在抢钱,所以断然拒绝继续营救皮埃罗。
营救无望,勒费弗尔太太又觉得心里过意不去,于是在女仆的建议下,她们带着黄油和面包,去井口旁边投喂这个可怜的小狗。
听到皮埃罗吃东西的声音,还有它乖巧的回应主人的声音,勒费弗尔太太心里满是爱意和愧疚,于是从此以后,每天都会带吃的去喂皮埃罗。
有一天,有一条比皮埃罗凶猛的大狗被扔了进去,她们投喂下的食物瞬间被大狗抢去了,可怜的皮埃罗不仅吃不到,还会被大狗咬。
“两个女人傻眼了,面面相觑。然后勒费弗尔太太尖叫道:‘我可不喂别人扔的狗,就随它去吧。’
一想到所有狗都要靠她花钱养活,她就气得说不出话来。于是,她带上剩下的面包拂袖而去,一边走,竟一边吃了起来。”
最终,勒费弗尔太太对皮埃罗的那一点点爱,还是败在了一口吃食上,想到未来的投入,勒费弗尔太太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皮埃罗的未来只有经历死亡,以及被大狗吃掉的悲惨。
爱它的原因,是它不用花钱,吃的也不多,还能有一丢丢的看家护院的能力。
不爱它的原因,是它会让一份爱,无休止的投入面包,这样的花费让它的主人对它立刻没有了爱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06618/d6f8b7c1c58311a1.jpg)
精打细算的刀,最终割伤温暖人心的爱
和费弗尔太太一样,我们的生活里,对于爱这件事,“精打细算”是少不了的,同样,精打细算以后的结局,也是充满遗憾的。
总是在网络上看到,那些爱而不得的人们感慨,那个自己花了很多年青春,好好去爱的男孩,拿不出几万块的彩礼娶自己,转头却花了几十万娶了相亲的女孩。
或者那个自己花了很多青春去爱的女孩,因为自己拿不出全款去买一套房子,转头嫁给了有房又有车的人。
有人说,有情饮水饱。
有人也说,王宝钏挖了18年的野菜,等来的不过是一个负心汉,没有心疼她18年的辛苦,却怪罪她没有干干脆脆的殉情。
物质在“爱情”里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已经是一个翻来覆去,小心翼翼,却总也得不到满意答案的问题。
可是,横在“爱情”面前的,确是实实在在的“精打细算”,多少岁月积累的感情,在门当户对的相亲赛道里,常常输的一塌糊涂,伤的有情人们满是泪光。
80后一代的人,一定对这样一个场景非常熟悉。
你在某个属于父母的节日里,兴高采烈的,用自己省吃俭用的钱,给父母买了一束花,或者其他的,并非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东西,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意。
走在路上的你,幻想着父母收到礼物时,脸上浮现出来的幸福笑容,不自觉的都会被这种幸福感所包围。
可当你踏进家门,真诚而又热烈的奉上自己的礼物时,能够如你所愿得那样,幸福接受,并予以爱的肯定的父母,往往并不多见。
而最常见的场景就是,你东西会被当作这个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它不能作为家用,不能为日常生活提供任何实际的价值。
于是父母不是开心的接受,而是粗暴的指责你,不应该乱花钱,甚至上纲上线的从这个举动,罗列出你买衣服不适用,你的日常用度都太过奢靡。
也许见识过生活最狰狞面目的父母们,已经没有那份浪漫的心思,精打细算的过好每一天的日子,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可你爱他们的那份温暖,最终会被这份精打细算,伤的体无完肤。
不过是想让他们高兴高兴,你也比任何人都理解他们辛苦,可结局是你成为他们发泄辛苦的出口,礼物不过是个导火索。
相处多年的朋友,突然在某件事情上,起了不再来往的心,也许并未明说是因为什么,但结局就是,慢慢的疏远,然后悄悄的消失在另一个人的生活里。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这样的事情,是人生里常见的事情,总有人走进你的生活,也总有人走出你的生活。
可是去仔细思考以后,你会发现,很多主动退出你生活的朋友,原来也是你生活里,对你付出最为主动的人。
他们曾经那么在意我们的喜怒哀乐,曾经能够因为你的不开心,不远万里的奔赴而来,可我们,却在潜意识里,逐渐降低对这段友谊的维护成本。
那些从老朋友身上“节约”下来的精力,又会被用在维系新朋友的活动中去。
当我们转身的时候才发现,这点“精打细算”的小心思,其实早已被那个热情的他看透。
他们不动声色的失望,然后在某个你都不能察觉的时候悄悄退场,从此你有了许多的新朋友,却少了老朋友的那份牵挂。
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爱啊,在浮华的俗世中,撑起多少人的精神世界,可是人都有小聪明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算盘打的响彻心扉,却不曾看看对方心里所想。
多少与“爱”相关的遗憾就此诞生,我们以为是“不爱”了结局,却不知道,这不过是深爱的人,最终选择放手的无奈。
因为你的精打细算里,没有一颗珠子是为对方拨动,没有双向奔赴的“爱”,也不过是一场海市蜃楼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06618/efffb41568d71d83.jpg)
给“爱”一点仙气,也许才能真的滋养爱
生活是现实,现实的要落到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上,现实的要立足日常的吃穿用度上,缺少物质上的支撑,生活很难和“幸福”挂钩,甚至有些人终其一生不过为求温饱。
可“爱”是心灵的情感流动,它和物质一样,是所有人想要获得和拥有的。
它和物质也不一样,“爱”不是能够靠简单的经济学公式就可以获得的,因为爱是生长在灵魂上的仙葩,需要的是精神上的仙气滋养。
《奋斗》里面,陆涛的生父徐志森,年轻的时候觉得事业才是一切,所以他不顾已经怀有身孕的林婉芬,独自一人出国闯荡。
出走半生,等到再回国的时候,除了令人羡慕的财富之外,他依然孤独寂寞。在生命的倒计时里,大把金钱,远比不上陆涛叫他一声“爸爸”来的踏实。
看似特立独行,非常有魄力的徐志森,其实临到了,还是在寻求一份“爱”。
物质永远满足不了精神上对爱的渴求,而对爱的渴求,其实也是真正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情感需求。
当爱与现实相遇的时候,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之下,我们很多时候,很难坚定地站在“爱”的一方,更多的是会被眼前获益所吸引,所以往往会做出看似正确,却会不断后悔的决定。
有时候不是我们的“爱”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心出了问题,太过于世俗化的欲望,摧毁别人给予的爱,也摧毁我们给予别人爱的勇气。
有时候,我们其实可以尝试着,适当的给予“爱”一点仙气,把自己从俗世中抽离出来,给爱一点养分,也许就能培育出让自己惊喜的结果。
在爱情里,不必做“王宝钏”,只要你爱的那个人,品质是好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奋进的,当利益扑面而来的拷问你的灵魂时,不妨给出一个信任对方的时间段。
用这段时间,两个人努力为一个更好的未来去取争取,去奋斗,去尝试,不要轻易就向现实低头,也许你们之前一起付出的一切,就不会化为往后的遗憾。
在亲情里,不要时时刻刻的,都把“好好过日子”奉为圭臬,允许在那些让人欢欣鼓舞的节日,大家抛开身份的约束,用浪漫的方式,来表达一些我们对亲人的爱。
父母不要因为子女消费观唠唠叨叨,子女也接受父母一些与自己有所冲突的观念,彼此包容,彼此理解,只为这一天,甚至一个小时,两代人用超乎“日常”的浪漫,修复生活碰撞带来的伤痕。
在友情里,每当遇到与友人利益冲突的时候,双方都能做出“宁可自己吃亏,不坑朋友”的让步,或者“宁可自己多花精力,也不要冷落朋友”的付出,也许那个曾经热烈参与你生活的人,就会一只陪在你的身边。
“爱”很伟大,伟大到跨越这个世界诸多的不可能,也伟大到让索然无味的日常生活,变得温暖宜人。
“爱”也很脆弱,任何一次的利益抉择和伤害,都会在顷刻把爱化为乌有。
“爱”也是我们终其一生,最想得到的,它不像物质与利益,那么容易引人关注,却如同空气一般,从来就是不可或缺的。
在尘世中,“爱”很重要,却对生长的环境异常挑剔,所以如果你要珍惜一份“爱”,就往俗世的边上努力靠一靠,让脱离俗世的仙气,给“爱”创造更多存在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