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不仅仅是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我们更重要的角色是领着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人。
可以说,我是一个父亲角色缺场严重的爸爸。
孩子出生前3个小时,我赶回家陪妻子生产,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尔后在家休年假陪护近一个月,之后便很少回家。
孩子不到两个月的时候,我去天津参加了六个月培训,回来时孩子已经八个月大,都能灵活的爬着在客厅里转悠了。
培训回来后,我被调到了一个新单位,因为单位的基础薄弱,较之以前,操心的事儿更多,精力严重不够用,也就是说我依然没有时间当一个陪伴成长型的爸爸,更不敢奢望扮演别人所说的“奶爸”角色。
不过,时间不会因为一个父亲有对孩子金色童年陪伴的浓烈愿望而迁就和等待你的,孩子在我的角色缺失严重的情况下一眨眼的功夫就长到了四岁半。
时间是过去了,但留在孩子身上的痕迹却越来越深,我发现孩子不喜欢和人交流,遇人总是躲闪;遇事会有逃避的迹象;在家人面前哭闹多,规则意识淡;很多时候安全感不足等。看到这些现象,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反思,我觉得大部分原因是父亲角色缺失的原因。试想,生活里应该父亲扮演出场的角色往往在他的世界里是空白的,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美国父亲角色研究的专家罗斯·派克教授研究发现,人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亲密性,如慈爱、宽容、合作等等;二是独立性,如勇敢、坚强、责任等等。两性的个性差异是相辅相成的,母亲在培养孩子亲密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父亲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那么作为父亲的我,长期的角色缺失就意味着规则和监督的缺失,也意味着权威和可信赖的缺失,孩子生活里没有爸爸这个参照物后,又怎么会不留下某些方面越来越深的印痕呢,长期缺失,或许还会被冲刷成一道沟谷呢。
我做的是一份常年和年轻人打交道的工作,十年间我相处过近1000名年轻人,并且相处时间都是一到两年。在工作中我发现性格孤僻、偏激和团队协作性差的孩子,都和成长中家庭关系密切相关,尤其是与父亲关系的好与差,直接影响着孩子在未来成长之路上的性格养成。
美国耶鲁大学曾坚持12年做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从小由父亲参与带大的孩子智商高、精力旺盛、擅长交际,学习成绩好,具有积极的个性品质和较好的交往能力。也就是说父爱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社会交往有一种特殊的催化作用。
看到那些步入社会后,与周边的人和环境无所适从孩子,我会担忧我的孩子会不会将来也这样,在十八岁的时候还小心翼翼的触摸着世界,说出去一句话就能噎死整个世界。
所以,当我看到下面也一项跟踪研究结果时,我觉得我应该尽量抽取所有的零碎时间来做爸爸这个社会角色了。
跟踪研究指出:那些5岁时有父亲陪伴且受到父亲陪伴且受到父亲照料的小孩,比5岁时就缺乏父爱的孩子,长大后更具同情心,有更好的社会关系。
也就是说,今天父亲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未来就会在孩子身上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看到社会上那么多家长陪着“问题少年”吃苦的样子,我就想,是不是家长们在孩子童年时偷懒了,或是用力过度偏了方向,好害怕。
我的孩子今年四岁半,但愿我还来得及领着他一起认识这个立体的世界。
……
孩子是自己的,角色上的事不要祈求别人能代劳
孩子还没出生,母亲便从老家过来帮忙,现在孩子四岁半,母亲在身边已经五年多了。
我们家的孩子一出生,母亲就接手了,一段时间孩子都不和我们睡觉。母亲在照顾孩子的时候,那是一个精心,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穿多少等等,事无巨细。
对母亲无微不至的付出,我十分感激,常常觉得她在为我们年轻一代受累,都错过了她一生中一个一个的好时光了。
也是因为母亲的能干,我渐渐疏于自己的角色扮演了,就觉得小孩的世界那么简单,有人照看就好了,并没有认识到父亲角色、母亲角色扮演的重要性。直到我打电话回去,孩子都不接我的电话那几回,我才有意识的认识到了父亲陪伴的重要。
电话他不接,我也不能强求,害怕孩子有逆反情绪,每次都说:“没事儿,不接就不接吧,让他玩吧!”现在我想想还挺严重的,他不接是不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来和我沟通呢?随后又想,他连自己的爸爸都无法很好的沟通,将来又如何跟这个世界很好的沟通呢!
想想,后背都发毛。
没错,孩子的奶奶很精心的照顾他,但也只能扮演一个好奶奶的角色,扮演不了孩子爸爸的角色,也扮演不了孩子妈妈的角色。
一辈人与一辈人对世界的认知不同,视野就不同、发展式的思维就不同、养孩子的方法也就不同。所以每个人担负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发挥的作用也就不同。
现在很多孩子由隔代老人照看,注意观察我们会发现,老人带的孩子身上宠溺和娇惯的副产品比较明显,孩子爸妈带的孩子理性和培养过的特点比较明显。
所以,不要期望老人能同时担负那么多的角色,她真担不了。因为我们角色缺失带来的成长问题,最后面对的还是父母。
我还走进过另一个误区,觉得自己经常不在家,带孩子的是女性、上学的是女性、特长班培训的还是女性,孩子缺少男性的影响。孩子学轮滑的时候我就有私心,想着教练是男性,就爽快的答应了,但几节课下来,我发现孩子和女性的沟通要优于对男性的沟通。有一次说好要上轮滑课,装备都穿好了,孩子却临时变卦不学了,当时我很生气,用力的憋住了,现在想来是不是孩子与男性的沟通有关系。
想来可笑,一个父亲期望用别的男性来弥补孩子世界里的空缺,怎么可能。
趁孩子的世界还没有定型,好好的开始吧!
别今天在孩子可控可塑时,自己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未来孩子定型不可控时,自己过着那种事事、时时忧虑的生活,到那时就真成了最痛的领悟!
孩子是自己的,角色上的事还是自己扮演起来顺水顺风,不要祈求别人能代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