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看点读书
不做两手空空的“小猴子”

不做两手空空的“小猴子”

作者: 家龙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6-10-12 21:35 被阅读371次
01

我们几个同事,闲来无事,喜欢聊汽车。一个哥们对汽车从外形到内饰,再到动力传输,都知之甚详,我们有啥问题也能向他请教。

“你怎么懂得这么多?”我忍不住问他。

“喜欢这个东西,看得多,也就自然懂了。这是秘籍,拿去修炼吧。”他开起玩笑,然后推给我一个汽车方面的微信公众号。

同样喜欢汽车的我立马关注。当时只有一个感觉:哇,牛逼,长见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于是乎,只要上面推送文章或视频,就忙着刷个不停。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多以前模棱两可的问题如今都弄清楚了,很是得意,因为再在办公桌前谈起汽车,咱也可以被同事奉为大神了,哈哈!

因为习惯在手机上阅读的关系,慢慢的开始关注阅读方面的公众号。一时间,接收好文无数,内心很是狂喜。

再后来,生活、工作、养生、饮食、理财、情感关系等方面的十多个公众号慢慢进入了我的视野,成了我关注的对象。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慢慢的,我看到公众号文章上面的红色未读数字一点点开始多了起来。

刚开始还会找到感兴趣的读下去,后来,随着未读的红色数字逐渐增多,我感觉已经无从下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每个公众号上的数字变成99+而无动于衷,最后索性连点开的兴趣和勇气都没有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这样,想变成无所不知的超人,不愿放过任何一个让自己成为全才、超人的机会。最终的结局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太过贪多,从不从实际出发!

02

小猴子下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猴子下山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小猴子可谓是贪多嚼不烂的典型,下山后,看到什么都惊喜异常,什么都想据为己有!

结果呢,丢了玉米,扔了桃子,没了西瓜,跑了兔子,两手空空!

倘若小猴子专注一点,不去一味求多,只是盯准一个目标,相信这几件它喜欢的东西,随便哪个,都可以尽收囊中!

03

一味贪多,最终只能如小猴子般,两手空空。

那么,面对信息化社会,琳琅满目的事物和诱惑,我们该如何取舍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专一精神

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想要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很是困难。

与其广撒网,不如专注一个领域,真正学懂,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专一精神
二,重质量而非数量

数量永远不能和专业、成功等划等号。与其毫无意义的追逐数量,不如踏踏实实的讲究质量更为实际!

很多方向的微信公众号,讲的东西都是大同小异,没必要每个都不放过!关注质量上乘的公众号,把每篇文章都读进去,足矣!

三,拒绝收藏

生活中的我们,很多时候,碰到一篇好文章,好故事,或者喜欢的电影,喜欢先收藏起来,告诉自己,有时间就去阅读,去欣赏!

结果呢,等到收藏超过100篇未读的时候,你终于发现:收藏=永不再读,这会让你异常沮丧。

收藏又叫“松鼠症”——不断攒不断攒不断攒……希望我们尽量不要去做“小松鼠”。

04

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我认为是:凡事皆有度。

凡事皆有度

所谓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我们与他人玩笑,要把握好度,适度的玩笑可以调节气氛,过度的话则适得其反;制定规则,也要讲究度,否则,很容易造成混乱;我们平时阅读、收藏,同样要把握好度,即不要一味贪多,否则,压根“消化”不了。

刚注册简书那会,一心想着增加“曝光率”,便每天保持日更,企图在数量上占据优势。结果却是,一味求多,虽然数量上去了,但质量却无法保证,阅读量往往惨不忍睹!如今,一改过去贪多嚼不烂的坏毛病,都是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后才开始动笔。

你一味贪多,即使你拿回来一百万个砂砾,得到的也只能是沙漠。而人们真正喜爱的,是由沙子集合而成的金字塔!

你与其不断的在沙漠闲逛,好大喜功的采集砂砾,不如集中精力,专心盖好自己的金字塔更有意义。要知道:高度决定深度!

愿我们不要去做贪多嚼不烂,两手空空的“小猴子”,而是专注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金字塔。

相关文章

  • 不做两手空空的“小猴子”

    01 我们几个同事,闲来无事,喜欢聊汽车。一个哥们对汽车从外形到内饰,再到动力传输,都知之甚详,我们有啥问题也能向...

  •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一年级课文《小猴子下山》续编 小猴子两手空空回到家,妈妈问:“你这次给我带回来了什么?”小猴子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 《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课堂主问题: 1.小猴子下山都来到哪里,看到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2. 小猴子下山,为什么两手空空地回...

  • 我学习的大坑——“猴子下山”式的学习

    自我觉醒的过程中遇到比较明显的问题,发现自己像极了童话故事猴子下山中的小猴子,看见什么摘什么,结果两手空空...

  • 鸡鸭同讲(十八)

    小猴子搬苞谷,忙忙碌碌了一整天最后什么都没有,依然两手空空。 它很沮丧,哭丧着脸回到家里,眼看着其他的朋友们都有了...

  • 美言美句(1)

    不要害怕犯错,做了或者做错了,我们仍有收获,不做只会两手空空。 遇见也是一种幸运,所以不可重复,也不可替代。 人生...

  • 管住孩子的懒惰

    有一次,小猴子的姑姑突然接到小猴子妈妈的电话说:她正在外地旅游,托小猴子姑姑过去给小猴子做饭,免得小猴子老...

  • 认知升级:不做舒适区里面表演的小猴子

    李善友教授在混沌大学《认知升级》的课程中讲到非常有意思的一句话:不要做舒适区里面表演的小猴子。因为研究表明,一旦动...

  • 2020-05-01

    ✨不要害怕犯错,做了或是做错了,我们仍有收获,不做只会两手空空。 ✨如果有缘,错过了还会重来;如果无缘,相遇了也会...

  • 2019-05-15

    有人学的是小猴子下山这个小猴子是个粗心大意的小猴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做两手空空的“小猴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ai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