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格局的修炼成长励志
休学旅行的年轻人,是不是中了一种旅行瘾的毒?

休学旅行的年轻人,是不是中了一种旅行瘾的毒?

作者: 知微小主 | 来源:发表于2019-04-12 16:02 被阅读2次
Photo by Sofia Sforza on Unsplash

01

最近在某社交APP上刷到一个旅行网红,“大学休学独自闯荡80个国家”的她,在非洲死亡谷过生日,在南美活火山区睡觉,在百米瀑布顶上游泳……

各种奇特少见的旅行地,再加上年轻貌美的高段位出镜照片,也是拥有了一大批粉丝。

获得点赞最高的一篇博文名为《20岁休学独自环游世界的体验》,很多留言不乏有“羡慕这样的人生”“小姐姐很有勇气”的评论。

这女孩子确实很有勇气,虽然长得柔弱文静,可是去的全是危险系数那么高的地区,也是很不容易了。

但是看看这篇博文的主要内容,她分享自己休学以来环游世界的体会,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

一是更有计划性了,为旅行制定计划锻炼了这方面的能力;

二是成为对自己有掌控感的人;

三是英语说好了,以前读书备考看美剧都没学好,出国旅行让自己学好英语了;

四是减肥了……

不禁感到哑然。

关于计划性,这不是小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吗?上课不迟到、做完作业再游戏,难道接受启蒙起的这十几年都不足以锻炼一个人基本的计划能力、或说生活学习能力么?那是怎么考上博主所说的一本本科院校的呢?

关于对自己有掌控感,博主精美绝伦的照片背后,是一趟趟花费不菲的旅程(其中还有在飞机头等舱的自拍照),但自己又说,旅行以来每月需投入2万花费,1万来自自己的内容更新和广告赞助,另1万就靠父母了。

想做的事情,如果没有父母接济,是做不了的,这完全够不上“掌控自己的人生”啊……

关于英语和减肥,就更想呵呵了。

通过出国旅行来学习英语和减肥,真的是,很奢侈的事情。

在应该大量学习的年纪选择休学旅行,如果所获就是以上,那么代价也太大了。

这样的休学旅行,并没有给予人生太多的滋养和回馈,只是成为逃避现实的出口。

评论区里的那些“羡慕”,羡慕什么呢?

羡慕穿着波西米亚长裙在巴厘岛悬崖上荡秋千,脚下是乌布层层叠叠的绿色梯田?

羡慕打飞的去五大洲最新开业的奢华酒店,在安缦、瑰丽一众顶级酒店的温泉浴池里敷面膜?

羡慕身体和灵魂一直在路上的生活方式,随时打卡最新旅游地、还一不小心成了网红?

这种羡慕是被失真的“照骗”夺取了判断力,而看不到更真实的现实世界。

为了拍出乌布秋千悬崖照,露背的肩上被咬了几十个包,早上要不到5点就起床去景区,这才是网红美照之前的“家庭作业”;

试睡师365天不是在酒店就是在赶飞机,你以为在泡澡敷面膜,实际上连倒时差的时间都没有;

打卡最新旅游地,献出小众旅行秘籍收获好评,却不知一路上承担了怎样的风险。

我曾亲身参加过孤独星球的线下见面会,一位作者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去过二十几个国家,遭遇过7次盗抢,正常写稿时间从晚上十一点开始,为了各种环境下都能交货,要随身带着两台笔记本电脑”……

其实,“身体或灵魂在路上”的专业旅行博主、大V,选择的并不是风光如画的坦途,而是一路相随的风险、不确定性,与之相匹配的是极其强大的心理素质、超出常人的勤奋、理性和毅力。

当旅行成为工作的一部分,成为安身立命的一种工具,就不再具备旅行的单纯意义了。

不应被“照骗”展示的那片葱茏养眼所惑,而忽视那葱郁下方是更加粗粝广阔的沙漠。

如果旅行只是打卡了景点、拍出了照片,让一个人在社交平台能够秀一把,而对心灵与智慧没有真正的触及,这样的旅行不足称道。

在排长队的卢浮宫前面好不容易找到拍照的角度,还不如下载几个APP或登录官网仔细领略藏品的精致,或者沉下心来读朱光潜、李泽厚的美学书籍,优美绵长、情理兼容的文字表述,即便不见藏品本身,也能为之动容。

在非洲大森林里去追赶猩猩,不如去翻翻珍古道尔的传记,从动物学、社会学更广阔的视角检视人类的好奇心,而不是另一次动物园之旅。

在没有深度的旅行中重复日子,当前几天的多巴胺在体内散去,只会更加不确定人生的目标与方向。只得靠更强的视野刺激来对抗感官阈值,防止自我陷入虚无。

不禁让人疑问,这种旅行,是不是也变成了一种瘾?

一种很像很像打游戏、泡吧的那种瘾,只不过因为旅行的外在社交属性(可以发朋友圈),从而可以粉饰太平,让这种瘾的毒性有点秘而不察而已。

Photo by Olia Gozha on Unsplash

02

稻盛和夫说:尘世里,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他说:“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

与打开糖果放入嘴中的喜悦不同,工作中的喜悦来自长久的坚持、对目标的愈加清晰和自我价值的发掘,这种投入之后的充实感和价值感,拨开云雾见天地的豁然和纯粹,当然是更长久更深层的喜悦。

这个世界选择的多样性、网络信息传递的多面化、价值观念的包容度,让不少年轻人视“说走就走的旅行”为一种胆量和勇气,似乎能体现自我的独特与不羁。

只愿“说走就走的旅行”实为口头上的一种说辞,代表轻松的戏谑和对旅行的幽默态度,而不是真的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和掌控。

网络世界里遍布太多的猎奇,以及太易得的自拍和推送,让我们往往忽略了,克制才是更接近美好的那把钥匙。

克制浅层的欲望,延迟满足,不要轻易吃那块糖,是有效果和意义的。

中国女拳王蔡宗菊在综艺节目《奇遇人生》里,向宋佳和阿雅展示自己简陋的与人合租的屋子,她说,

她是有能力不住在这里的,但是她仍然一定要住在这里,是因为她知道,搬到舒适的大房子,会让她忘记初心,不再是那个战斗满格的女拳王。

《知乎全网最高赞:人生最重要的三种能力》一文的作者肥肥猫指出,“阈值自控能力”是影响人生幸福的关键能力。

时代的变迁、娱乐感官刺激的易得性和多样性,不断的提高着人们感受生活新鲜和幸福的阈值。

很多人怀念以前的春节,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是每个中国人一年来最幸福的日子。

如今春晚的一台节目提前9个月都开始筹划、除了饺子还有更多丰富的食物,可是大家却感觉春节的年味儿不足了……

这就是阈值上升带来的影响。

享受过B,想要A;享受过A,就需要A+;然后A++也带不来当初享受B的喜悦了。

没有深度的旅行,就如上理。

可是一旦上瘾,很难悬崖勒马。

 03

欣赏一位旅行作者的观念,她作为外交官曾在最艰苦的西非工作过7年,最好的青春都在那里。非洲也是她最眷恋的第二故乡。

她讲过自己曾经非常想搭乘那个穿越全非的火车之旅,那是一位英国贵族成立的非常知名的非洲专线。

可她还是放弃了,原因不只是因为费用高昂(虽然她的积蓄是可以承担的),更深层的原因,是她知道,搭乘这趟专线的人,一定是年过半百收入上佳的老人,那种可以面对人生的淡定是她现在这个年纪所不具备的。

赞许这样的判断和观念。其实,不是旅行了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的自己收获更好的旅行。

旅行,应当是你所掌舵的火车经历过的一段风景,人生的方向盘在你的手中。

有它,是一段锦上添花的插曲;没它,则不必像上瘾般茶饭不思。

如果已经上瘾,不如戒掉一段时间。

认真看几本好书或是电影,

学习几个专业技能,

多陪陪家人朋友,

参加一两次公益活动,

都能让你规划性增强、掌控生活、英语什么不在话下、身材容貌更好……

还能收获真实的点赞!

最后,澄清一点,本文评价的是一种典型的偏激旅行生活,不代表批评开头引用的博主本人.

相关文章

  • 休学旅行的年轻人,是不是中了一种旅行瘾的毒?

    01 最近在某社交APP上刷到一个旅行网红,“大学休学独自闯荡80个国家”的她,在非洲死亡谷过生日,在南美活火山区...

  • 别中了毕业旅行的毒

    又到了栀子花开的季节,这个季节,它不像春天那样娇嫩,叶子刚抽出的芽,嫩绿嫩绿的。也不像夏天,整片的墨绿,让人...

  • 旅食记 | 来来来,干了这盆小龙虾我们再来谈人生!

    小龙虾 我们走 不喝啤酒不松口 …… - Ksher旅行- 一到夏天, 我们就中了一种叫做“小龙虾”的毒。 今天早...

  • 人生第一次遇上飞机返航✈

    旅行就是一种毒,有着戒不掉的瘾。 腰一直在恢复的路上,弯腰、负重、用力都会伴随着疼痛,这种疼痛让我不时回想意外发生...

  • 想不想试试义工旅行?

    01义工旅行是怎样一种形式 义工旅行是为期半个月起,打工换取食宿的一种适合年轻人穷游的旅行方式 青旅是个年轻人的聚...

  • 四月下南洋:兰卡威,槟城,吉隆坡

    越来越多的人中了喜欢旅行的瘾,没有在路上的时候总是坐立不安,一旦奔波在旅行路上的时候会忘记一切的疲惫和困难。有人曾...

  • 你想知道的“义工旅行”都在这了!

    如今有一种盛行的旅行方式,叫义工旅行,几乎都是年轻人(谁叫我们穷呢?) 关于国内义工旅行 国内的义工旅行,普遍是“...

  • 女人与旅行

    文/小宝林子 对于女人来说 旅行 是一种瘾 是一个想要不断去完善的梦 去旅行 就是把心带出去飞一会 旅行 就是女...

  • 超过5条,你就该出去旅行了

    旅行可被视为一次逃避 逃避眼下的不愉快 旅行可视为一次寻找 为心灵寻找一片净土 旅行也是一种瘾 时间久了不出去 就...

  • 旅行,上了瘾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天气 晴 坐标:上海 很多事情都会上瘾,而我,旅行上瘾。 一开始没有特意想要出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休学旅行的年轻人,是不是中了一种旅行瘾的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gc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