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科研工作中,常常听到批判性思维这个词,指面对一些信息一些研究我们不能全盘接收,不能他们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我们要学会质疑,即使面对一些权威言论也不例外。
但到底怎么质疑呢?我仍旧是稀里糊涂,似懂非懂,直到阅读了这本书《学会提问》,我的脑海里才有了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
一般来说,人群中存在两种常见的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顾名思义,海绵式思维就是充分吸收外界的信息知识,这种思维方式是被动的,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去冥思苦想,比如现今较为流行的“干货”,我们只管吸收就可以了。但它的缺点便是我们无法知道自己获取的知识是对还是错,对所读到的一切可能深信不疑。
而淘金式思维,即批判性思维,是主动思考的过程,带着一系列问题与作者对话,比如听一场讲座或者读一本书时,时刻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寻找问题的答案,在与演讲者或作者互动的过程中披沙拣金,得到可靠的具有价值的知识。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批判性思维对我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因为我们需要使用它来挑拣有价值的信息。
那么批判性思维到底是怎么样一个过程呢?
我们思考的过程总结如下:
1.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这篇文章到底要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什么观念?有时通读一篇文章却不知道在讲什么,要么是这篇文章写的太差没有主题,要么论题结论需要自己仔细寻找揣摩。
2.理由是什么?
习惯性问:你为什么这么说呢?寻找支撑论点的证据。
理由,即论证。一般一个结论可以有多个论证,罗列下作者的论证有几条。
3.论证的效力如何?
找到论证后,继续问,这些论证可信度高吗?
一般证据类型有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报告、类比等,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广告说某某专家提倡建议等,也许我们一听到什么专家就信服了,但批判性思维拥有者要停下来问下,什么专家?这个专家可信吗?还有人以自身经历阐述一个观点,但我们可以质疑,一个人经历能代表全部吗?
我们为什么要相信它?一般一个断言的证据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我们可以信赖它的程度就越高,我们也就可以称这样的断言为事实。
在科研工作中,论据就是研究数据。但这些数据可信吗?样本足够大吗?取样合理吗?等等问题,采用质疑的方式去阅读一篇文献。
4.找出隐藏的假设
分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这里价值观假设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没有明确说出来的喜欢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偏向。
比如一个人说我们要控制工厂数量,因为太多工厂会污染环境。这里他的价值观便是环境美好比经济效益更好。
有时候我们会听到一些言论振振有词,非常有道理但听着又有些别扭,这时最好找一找有没有隐藏的假设。
5.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这一点也很重要,中文博大精深,一个词可以理解成很多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遇到一些有歧义的词一定要小心,问自己,这一定是自己想的那种意思吗?会不会有其他的意思。千万别一厢情愿下判断。
比如某安眠药广告词,30分钟见效。是30分钟后马上让人睡过去呢,还是开始起效慢慢睡过去。
批判性思维让我们对一些关键词揪着不放,研究清楚明白才放过。
6.找出推理过程中存在的谬误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人激情澎湃地表达一个观点,或维护自己或抨击别人,讲得很精彩,但细细推敲,这个推理过程根本不成立。
常见的谬误方法有人身攻击谬误,对人不对事;滑坡谬误,认为一件事发生了另一件事也必然发生;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认为一件事要么不解决,要么百分百解决;……
等等谬误都是逻辑上存在的不能推敲的地方,我们要仔细观察。
7.有没有重要信息被省略
几乎所有的结论和产品都有正面的特点,但负面因素却隐藏着不会告知我们,因此批判性思维者要思考下,有没有缺了点重要信息?
在接受说服之前,先打个问号?
8.有没有替代原因
一般推理过程是因为……所以……,在作者提出他的原因时我们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呢?
尤其科研过程中会研究一些疾病的致病原因,比如吃什么吃什么会导致发病率升高等等。保持质疑的态度,真的吗?这证据可靠吗?会不会还有其他原因导致的呢?
9.有没有多个结论
根据作者罗列的理由,想一想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跟作者的一致吗?是不是有多个结论呢?
这本书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教我们如何学习批判性思维,结合案例和练习题让我们更加印象深刻。
如果用批判性思维看问题,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很奇妙,我们会跳出别人给我们设的语言陷阱,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事物。
我相信用批判性思维看问题,就跟侦探探索案件一样,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