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耄耋老人,下至七八孩童,都说读书好,读好书,那读书究竟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
有人说,你的气质中藏着你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走过的路。确实如此罢,读过的书会沉淀;爱过的人会使你改变;走过的路会开你眼界,而这些都在你的气质中得以体现。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最近火了董卿,人们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啊,肚子里有墨水的人就是不一样,即使有人说董卿是整容脸,可这并不妨碍人们喜欢她,毕竟喜欢一个人要看的是内心的高度而不是美貌与否。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几乎每个题目董卿都能谈出自己的看法,有着自己的见解,而不仅仅是记住、背过。这不仅仅是多读书,更是读了多遍的书。
记得有一次采访中,董卿说她会每天晚上拿出一小时的时间安安静静的读书,房间内除了书,没有其他任何电子产品,董卿这么忙的人还能保持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间,那么每天几乎无所事事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呢?难道我们不羞愧吗?
只有读书,你才能在大雁飞过时想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只会说“哇,好多鸟,真他妈好看。”;你才能在在看到雪后的西安时,知道“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而不是“真美,我以后还要来”;你才能在街头看到美女时,知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不是“美女,约吗?”
世界在不断变化,科技越来越发达,手机几乎人手一个,前段时间朋友圈被一篇名为《爸爸,你是手机的爸爸》刷屏了,一个渴望父爱的孩子,多么绝望才会写了这样的文章,手机带给我们方便同时也占用了我们太多的时间,有时甚至自己都不知竟然刷了会朋友圈,看了会空间一上午就过去了。大好的时光白白浪费,那我们为何不用这时间读书,提高自己;为何不用这时间陪陪孩子,陪陪父母;为何不用这时间写些东西,充实自己。
我羡慕那些可以出口成章的人,我也自知自己没有多么深厚的文学功底,即便如此我也想要写点什么,来见证自己的成长,而关于读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我说的这些,不喜勿喷,如果喜欢,那谢谢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