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输出 :面对世界的三种立场

阅读输出 :面对世界的三种立场

作者: 智慧成长说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16:11 被阅读224次

    按照哲学家的分类,我们面对世界有三种立场:

    物理立场:一是一,二是二

    物理立场往往包含着我们不能控制和抗拒的因素,这种立场下,人们会对所接触的事物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不去控制、没法改变的态度。

    比如:装着开水的壶很烫,不能用手去摸,没有人会因为壶不能摸,而责怪它。

    设计立场:问题的根源在我,不在你

    设计立场是我们想让事情怎么样,我们有一个既定的意图,如果不这样,我们就会觉得有问题,有问题就有想办法去改变它的欲望和冲动。

    比如:一个钟表匠做了一个钟,那钟必须是准的,如果走走停停,就是有问题的,走不准这个问题不在于表,而在于设计者,于是设计者会想办法来修好它,或者重新改变自己的设计。

    意向立场:问题的根源是你,不是我

    意向立场是从设计立场派生出来的,但二者又不太一样,同样是出现了问题,设计立场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而意向立场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人。

    比如:孩子放学回来,张嘴就是:饭做好没有? 父母就会不高兴,因为父母设定的是,孩子进门应该先叫爸爸或妈妈,然后再说话,如果孩子不先叫人,那问题就是这个孩子没礼貌。

    生活当中,我们常常把这三个立场搞混,从而出现错误的反应或情绪动荡。

    案例一  飞机上的噪音 Vs. 院子里的噪音

    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飞机的噪音很大,但常坐飞机的人从来不会抱怨这个噪音,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原因是人们对飞机的噪音持有的是物理立场,飞机就是噪声大,我们没有办法改变。

    但是,假如你在家里休息,邻居家小孩突然在院子里制造了某种噪声,虽然这个噪音的分贝可能比飞机噪音的分贝要低得多,你还是会很生气,因为你这时候采取的是意向立场,我在休息,你不该出声音。

    案例二  孩子小的时候Vs.大的时候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就会哭,困会哭,饿了也会哭,所有的需求都用哭来表达,可我们一点也不烦,会耐心地寻找孩子的需求,然后满足他,哪怕是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因为父母对那时候的小孩是物理立场——孩子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等孩子再大一点儿,有一天,他突然说了一句他自己都不懂的脏话,父母是不太会生气的,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说过类似的话”或者“这孩子一定是接触了不该接触的人”。这个时候,父母采取的是设计立场——问题出现,原因归结到自己,同时还想着如何去改变这种状况。

    等孩子十岁左右的时候,如果有一天他说了一句一样的脏话,父母就会很生气,他们的反应是这个太不懂事了。这个时候,父母采取的是意向立场——总是有一些潜台词“孩子应该怎么样”,如果他不是这样的,父母就会出现一种 “怨恨恼怒烦”的状态。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父母都逐渐从物理立场转到设计立场,又从设计立场转到意向立场。

    意向立场是我们难以摆脱的一种立场,它跟所有情绪一样,有它特定的适用范围,不能够超出它的场景,一旦超出使用,就是“滥用”。情绪无所谓好坏,但超出场景就是坏情绪,就会形成一种心理黑洞,把我们的心智能量吸进去,你的注意力就会始终聚焦在“应该怎么样,而又不怎么样”上。

    同样,意向立场作为一种自然出现的有用立场,我们不能滥用。当情绪处于“怨恨恼怒烦”的某一状态时,可以提醒一下自己:我现在是不是在滥用意向立场?此时,比较有效、简便的方法就是重新回到物理立场和设计立场,让我们的心智能量重新回到认知状态。

    西方哲学史上“斯多葛主义”流派的核心观点是把世界进行二分:可控的不可控的。要想使我们的心智能量避免徒劳耗费在意向立场上,首先要把世界分成“可控”和“不可控”的,“不可控的”是物理立场,“可控的”是设计立场。

    不要让自己的心智长时间地逗留在意向立场上。
    后记

    哲学上把面对世界的立场分成三种,同时与情绪、可控/不可控联系到一起,落实到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比归因理论更容易让人接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输出 :面对世界的三种立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ml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