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跑步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得劲,沉重、压抑、昏昏沉沉。
重新开始挺难的,好在我挣扎了好几天,终于又开始了。
时间是晨起六点钟,以前是五点左右,今年太忙,经常很累,所以多睡一会儿。
时长40分钟,之前有过20分钟,最多30分钟,变化是因为早上时间有时候太仓促。
如果经常变化,其实也不利于形成习惯。所以最好固定时间,固定跑步时长,让身体记住,然后每天照做。
没太注意速度,本身跑得特别慢,也不想快,太快身体也有点吃不消。再说,不是提倡慢跑、养生跑吗?何况,自己又不是在年轻时就坚持的那种,如今跑步的目的也不是增强技能,而是希望保持好的精神状态。
周内上班其实也跑,就是跟学生在大课间跑步,但时间太短,还要维持跑步纪律,所以感觉没能沉浸式好好跑。
前段时间之所以早晨没跑,是考虑到要有充足的睡眠,所以特意把起床时间推迟了。偶尔多出一点时间,还想写写文,因为早晨的思路比较流畅。
这一阵算是把每天写文养成习惯了,起床后、工作间隙、午睡前后、晚上睡觉前都成了码字时间,心情也因为每天有输出感觉很愉快。
然而问题又来了,颈~椎疼复发,头晕脑胀出现,身体再次提出警告。
这问题必须重视,却又拖延了好几天,今天才付诸于行动。
降温了,一下感觉太冷,路灯也熄得早,外边黑乎乎的。
所以选择在家跑,跑步机又被派上用场,有种物尽其用的感觉,挺好!
跑得很慢,一开始就太快会伤身体,也不适合我目前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记得村上春树说他从一开始跑步,就没拉伸,也不讲速度,怎么舒服怎么跑,结果人家坚持了十几年。
所以,我从来不要求自己跑多快。不过跑前跑后我都有简单的拉伸,特别是跑后,有一套从k e e p上学来的拉伸动作,认认真真做完,让肌肉放松,也让筋骨得以疏通。
跑的过程中,没有听音乐,讲书音频什么的也一概不听。就那么专注地跑,放空大脑,倾听内心的声音。
20分钟后,开始考虑一些事,却也是围绕自己的。王尔德不是说过,“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吗?先把自己的事考虑清楚,再说别的。
在这场思考中,我做好了后边跑步的计划,确认了已经初步形成的写文方向和计划,萌芽了生活方面的调整,确定了今天写文的内容。
感觉挺有收获!这也是我最终选择慢跑作为运动方式的原因之一,可以想事情,可以真正与自己对话,而且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做自己的知己,明白自己的内心,与自己和解,收获的是宁静,是安然!
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运动是保持好状态的良方。
运动结束,我很快有了上面这段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