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俗语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以前年纪小,并不觉得说话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所以有时候因为说话得罪人,也不自知。我以为那就是个玩笑,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所以被同学们评价为:说话特别占地方!他们这儿的一种方言,我理解的大概就是有一些特扎心,毒舌的意思。
在校时因为一句玩笑话,丢了奖学金名额,虽然是被有心人挑拨,但从那以后才觉得玩笑只能开无伤大雅的。
那是一次班级联欢会上,班主任也在场,而且班任是个35岁了未婚的大龄剩女。然后一个奖学金的竞争对手,突然笑眯眯地问我,“知不知道王老五是什么意思?”
因为我就姓王,在宿舍排行第五,所以大家都亲切的叫我王老五,有时候直接就叫老五。
所以也没作深想,回答说:“不就是单身或者光棍儿的意思吗?我就是啊!”
回答完才反应过来,去看班任的脸色很不好,她以为我意有所指了吧!所以我那个学期的奖学金泡汤了。
“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学会了说话,却要用一辈子时间学会闭嘴!”从那以后,我学会了谨言慎行,话也变得少了很多。即使开玩笑,也只敢自嘲。怕了很多太有心的人。
毕业后,因为工作暂时没有着落,所以寄宿在一个同学和一个校友合租的房子里。
本来寄人篱下,心中很不好意思,每天尽量帮着他们打扫屋子里的卫生,想着工作稳定后,一定好好报答,就在我坐在窗前帮着她们洗工衣的时候,听到校友与同学的对话。
“房东说要涨房租呢!我们这不是多住了一个吃闲饭的嘛!”校友说。
“她就凑合十天半个月的,能怎么样啊!她的那份儿我出!”同学说。
天知道当时听到校友的话的刹那,心中的屈辱和伤心,为了不让同学为难,第二天就一个人出去找了房子,付了房租,身上只余了五十元。
第二次领教了说话的杀伤力,后来我学会了,不到饿死的地步,不去麻烦别人,拼了命的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结婚后,一个同事小张,据说两口子从十九岁就在一起了,风风雨雨了快十年,但是三天两头就会吵架。
“你死哪儿去了,不回来不知道早说嘛!”小张和她老公说话的语气满满的责备。
“你明明就是很担心他,为什么就不能换个温柔点儿的说话方式呐?”我劝她说“明明就很关心的一句话,你这样表达出来,不吵架往哪儿跑?”
小张若有所思。
如果说话本身和情商密切相关,后天的修炼也是必不可少的吧?不是说一味地说好话就是好的。
有时候过于虚的恭维也是让人挺难接受的,就像满大街喊着美女一样,明明有些人并不是很美,也许都不如你赞一句:你今天的发型真漂亮!来得实际。
就比如我公公,我半路学会做饭的手艺,说不定哪天发挥失常,就会很难吃。
但我公公从来不会苛刻地说饭太咸了或者是太糊了,这样的话,他会笑眯眯地说:“今天的饭好吃,如果再加一点儿盐会更好吃!”
他这个说话的方式,一直是赢得我尊重的关键。
不禁想起有一个朋友,一次在饭馆吃饭,问老板有盐吗?老板说:“怎么?是饭菜太淡了吗?”朋友说:“不是!是我口重!”
看起来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可有人就有把人说恼,有人就有把人说笑了的能力。
说话有时真的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伤己,说之前多替别人考虑,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也许可以避免很多矛盾的发生。
说话也是一种修行,我也在不断的学习中,虽然还是不能说会道,但起码要求自己不去伤人吧!
打卡第八天: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8)篇1300字。
图片:简友砚小鱼拍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