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君子,三造共和

作者: 几度忆君 | 来源:发表于2018-11-18 20:34 被阅读8次

      01

      时值民国十五年,也就是1926年的月18日,史称“三一八”惨案的日子。时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等人主导的在天安门前抗议集会要求政府拒绝“八国通牒”,当时政府下令枪杀集会人员,当场打死47人,打伤二百余人。

    “三一八”群众游行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等云云,这是鲁迅所做《纪念刘和珍君》,刘和珍君就是“三一八”惨案中的不幸被枪杀的一员、为此,鲁迅作此篇直指当时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致使怎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以为他就是恶魔、罪人的代称。

    在1924年,北京大学举行了一次心中伟大人物投票活动,票一:孙中山,票二:陈独秀,票三:“北大之父”蔡元培,票四:胡适and段祺瑞。可见其在当时学生们心中的地位,他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偶像,梁任公曾作此评价: “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中恐无人能比  ”

    军阀之中真君子,三造共和至伟人。

    梁启超

    纵观历史,我向来是喜欢西周(春秋战国)和民国的,这两个时期都是文化璀璨的时期,西周太远我们来谈谈民国罢。

    民国时期,内有封建,外有帝国,脚下走得路都随时会被贴上“殖民地”的标签,就是在这样一个濒国的环境下,大师一个接着一个,伟人一个赶着一个,段祺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生的。

    段祺瑞,生于同治四年(1865年3月6日),时值兵荒马乱,人民如草、不,比草还贱。因祖父段珮于湘军做事,便将8岁的段祺瑞接于军中,从小受到军队和儒家文化的冲击,段祺瑞俨然有着儒将的气息,15岁那年祖父病逝军中他扶棺回老家合肥。

    途中见识了脏乱的世道,回到家中,立志从役,17岁那年,他冒着严寒和生命的危险拿起一件衣服和一元钱投奔了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山东军营叔父——段从德。

    刚一见面,段祺瑞就二话不说噗通一声跪下“叔父,我想当兵”

    这是17岁的段祺瑞,一身意气风发扎进军营,这一扎便在历史的长河中翻出了滔天巨浪,这一年是1881年。

    此后,段祺瑞一直跟着叔父排兵布阵,上阵杀敌。

    青年段祺瑞

      02

    1885年,李鸿章应朝廷之命,与国际接轨,创办北洋武备学堂,段祺瑞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时值20岁。

    段祺瑞入学后,因其酷爱打靶而被分到炮兵科,有一次李鸿章来视察之时,段祺瑞前的几个学生都离靶而去,只有段祺瑞百发百中,从此段祺瑞这三个字就在李鸿章心里了因同为合肥老乡,李鸿章对其多有照顾,甚至希望他成为下一个“合肥王”。

    世人皆以为段祺瑞乃一介草莽,殊不知,人家富有才气哩。是中国官办留学中最早的一批。

    1889年,24岁的他登上远洋舰,去德国柏林留学。

    在此期间,李鸿章对这位合肥同乡多有关照,别人留学时间结束都被迫回国,他被安排到当时德国铁血宰相俾麦斯手下的军工厂克伯虏伯中学习技术,远比同时留学的人学得多。

    1890年冬,25岁的段祺瑞回国,李鸿章安排其到威海卫连营担任教官,这一当便是5年,五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李中堂的逝世,甲午战败,帝国主义国家虎视眈眈。因甲午的战败波及威海卫,日军长驱直入。

    之后段祺瑞受到袁世凯的赏识,跟着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做统带,凭着自己的资历和能力,迅速成为袁世凯的心腹干将。

    1895年,30岁的段祺瑞任中国第一支野战炮兵部队总司令,隶属袁世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千年政体摇摇欲坠,但末代皇帝溥仪拒不退位,这个时候只要有人吹一口气,此间大厦必倾。但黎元洪不敢,冯国璋也不敢,就连一心想染指帝位的袁世凯也不敢吹这一口气因为都知道,这口气不能太用力也不能不用力,太用力了就会被这栋大厦砸死,不用力又吹不到,只有用力合适,才能名垂千史,此诚为危机存亡之秋也,危难一刻一际,46岁的段祺瑞站了出来:“既然都不来,那我来吧”。

    随即联合手下北方大将42人,将兵40余万人共书千字书。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退位。

    大厦倾塌,千年政体瓦解,于此之间,走稳一步便是英雄走错一步万劫不复。

    居功至伟,胆量惊人,气魄宏大,此为一造共和也,伟人也,恐国中无二。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千年政体摇摇欲坠,但末代皇帝溥仪拒不退位,这个时候只要有人吹一口气,此间大厦必倾。但黎元洪不敢,冯国璋也不敢,就连一心想染指帝位的袁世凯也不敢吹这一口气因为都知道,这口气不能太用力也不能不用力,太用力了就会被这栋大厦砸死,不用力又吹不到,只有用力合适,才能名垂千史,此诚为危机存亡之秋也,危难一刻一际,46岁的段祺瑞站了出来:“既然都不来,那我来吧”。

    随即联合手下北方大将42人,将兵40余万人共书千字书。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退位。

    大厦倾塌,千年政体瓦解,于此之间,走稳一步便是英雄走错一步万劫不复。

    居功至伟,胆量惊人,气魄宏大,此为一造共和也,伟人也,恐国中无二。

    03

    纵观段祺瑞政治生涯,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那便是素有:“百日皇帝”之称的袁世凯,段祺瑞自天津小站起家,他与袁世凯是互引知己,段祺瑞也将其当为老师,虽袁世凯只比段祺瑞大6岁。他怀着”知恩图报“、”士为知己者死“之心,不遗余力的发光发热。帮助袁世凯,他一面发展报答,同时也在等待一个一展才能的机会,这个机会让他在1902年等到了。

    李鸿章当签完《马关条约》便一命呜呼,其下赔款又落到人民头上,人民起义又开始,段祺瑞奉袁世凯之命辗转各地镇压,其一步登天,封二品。

    段祺瑞受袁世凯提拔一路成为陆军总长,二人情同手足。

    左—袁世凯,右—段祺瑞

    1912年清帝退位,大清已亡,袁世凯出任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

    之后袁世凯有心复帝,段祺瑞多次入府劝告,袁世凯根本不听,段祺瑞第一个公开反袁称帝:“袁公与我有知遇之恩,我不反袁,我只反帝制也,为国不为私。”

    袁世凯在天坛享万人跪拜,只有段祺瑞一个坐在家中,指着天坛方向疾呼“袁公,作孽啊!!”遂辞去总理一职,发誓此生不入袁府见袁公,告病于家。

    袁世凯天坛称帝

    在袁称帝大势面前,段祺瑞看得清,不论私交,只为国当起君子二字乎!!!

    1916年3月在家告病的段祺瑞接到袁世凯的电话,请求见最后一面。段祺瑞接完电话,急忙冲进袁府,看见躺在病床上,病入膏肓,脸色苍白的袁世凯,已不复称帝时的风采。

    段祺瑞坐在床边,弯下腰对老友说道:“兄若取消帝制,从今以后,诸多事宜,弟努力为之。”

    袁世凯称帝众叛亲离,弥留之际通令全国取帝制。

    袁世凯去后,段祺瑞悲恸不已,以民国总理身份降半旗,国礼葬之,亲手扶灵,送袁最后一程,这一年段祺瑞51岁。

    以君子交于袁,因政见不同而别,再相见时都坦荡,重情重义真君子。以一己之力二造共和。

    04

    袁一走,国家动荡不已,雪洒在土地上都化不开。

    黎元洪与段祺瑞

    1917年,黎元洪一心要集权,免了段祺瑞的总理一职,段祺瑞前脚刚走,张勋后脚就拥护溥仪来了,辫子君兵临北京城下,无奈黎元洪又将段祺瑞请了回来。段祺瑞不计前嫌,任总司令,借兵买马,共155万兵,打的张勋滚了回去。

    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段祺瑞再力挽狂澜,三造共和。

    1918年3月,国家穷困潦倒之际,时任总理的段祺瑞,不得已之下承诺日本各种条件,借来5亿元,国家用这笔钱才维持下去,但这笔钱段祺瑞始终没想过还。

    段祺瑞

    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看得清,他以“耍无赖”的方式救了国家,他是那个时候“真正决定国家命运走向的人”。

    05

    段祺瑞的一生是清廉的一生,他在任期间,为官清廉,朴实,检点,不收礼。江苏总督齐燮元给他送来一个玛瑙屏风,他的姨太太喜欢的不得了,但是第二天段祺瑞就叫人搬回去了。

    冯玉祥经常给其送礼,段祺瑞均不买账,气的冯玉祥给他送了个南瓜,寓意是榆木脑袋不开窍,段祺瑞不但不生气还叫人把南瓜切成两半,差人给冯玉祥送了一半过去。

    段祺瑞为人也是严格不已的,据说他的一个侄子在府里当勤杂工,被发现手脚不干净,被打了100棍子,腿都打断了。

    更有趣的是他为人正直,他的大姨太为人善良,张罗着给他娶了四姨太,老段高兴得不得了,毕竟年轻貌美女子谁不喜欢,可是段祺瑞发现她不开心,追问之下才知道她是因家庭贫穷被卖如府中的,于是干脆直接认作干女儿,大摆筵席风风光光嫁了出去,碰都没碰她一下。

    段祺瑞和他的姨太太们

    段祺瑞在任时曾定下6个规矩: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由是人送外号“六不总理”。

    在权力之中,他能稳住脚跟,不偏不倚。在国家面前他能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在女色面前他能克制自己,显君子本色,毫不做作。

    06

    段祺瑞还是个惜才的人,素知段祺瑞喜好围棋,是个围棋七段的“高手”。

    围棋起源于中国,后流传入日本,民国时期,人们都忙着去解救中国了,没人有时间玩玩围棋了,自然被日本超过。

    段祺瑞心有不甘,一心想要恢复中国围棋传统,于是在自己家中养了一批围棋人,其中就有著名棋手“吴清源”。

    吴清源(坐)

    吴清源当年11岁,父亲早亡,因其有围棋天赋被段祺瑞培养,每个月从其工资中拿出100元资助他去日本读书学习。

    30年后,一代围棋大师吴清源挫败日本所有围棋顶尖宗师,完成了段祺瑞的愿望,可惜段祺瑞生前看不到,除了吴清源,他还资助了围棋国手顾水茹,汪云峰等人。

    段祺瑞还敬重读书人,可1926年3月18日,北京街头阴冷无比。上午十点左右,数千名学生和市民高举白旗,来到执政府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

    游行中,场面一度失控,军人开枪造成47名学生当场死亡,其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刘和珍。李大钊、陈乔年也在游行中负伤。段祺瑞当时并不在执政府,开枪也不是段祺瑞本人下令。

    段祺瑞爱惜自己清名,视为性命,而今,一世清名,毁于一旦。听到学生去世之后,段祺瑞长跪不起,痛哭不止。

    段祺瑞在“三一八”事发地忏悔

    第二天,他向国会引咎辞职,从此一生不再过问政事,并终身食素,

    段祺瑞政府自此下台。

    段祺瑞执政政府纪念币

    07

    辞职之后,他回到天津找了一间房子,当起了“寓公”一心修佛,穿着一间素长衫 带着一顶寻常帽子,丝毫看不出他是个四任总理的人。因退出政坛后,没有经济来源,他辞退了所有的佣人,自己上街买菜。

    段祺瑞晚年照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人几次找到段祺瑞想要他出面组织华北伪政府政权,他以言辞拒绝,闭门不出,展现出最后的风采。

    君子如竹节,傲骨满身,虽平时看不见骨节,但总是存在,不为强权折腰,气节不改,正气犹存,维护了当时国人最后的尊严。

    08

    .后日本人变本加厉,多次威胁,加上原旧部的请求被迫一家老小南下上海躲避威胁,坚决抗日的态度。

    1933年1月22日,上海火车站站着段祺瑞的旧部和一身戎装的蒋介石。始一看见段祺瑞下车弯腰:老师,一路辛苦。

    这一年,段祺瑞已是暮年68岁。即将步入古来稀之龄。

    在人生最后的三年里,他被蒋介石安排在上海霞飞路的一间房子里,靠着蒋介石每个月给的2万生活,但他只留下一小部分,大部分都给原部下和家属。

    最后的三年,他吃斋念佛,边同人下围棋边谈论国家大事,每每听到国军败退,山河焦土,便捶胸痛哭,恨不能年轻20上阵杀敌。

    后来被诊断为有胃病,原因竟然是常年吃素,营养不良,建议吃荤搭配。

    但是他拒绝开荤,曾在佛前许下诺言:人可死,荤不可开!!!

    这是一个君子给自己的承诺,“君子一诺,五岳倒悬已是轻!!!”

    后日本人变本加厉,多次威胁,加上原旧部的请求被迫一家老小南下上海躲避威胁,坚决抗日的态度。

    1933年1月22日,上海火车站站着段祺瑞的旧部和一身戎装的蒋介石。始一看见段祺瑞下车弯腰:老师,一路辛苦。

    这一年,段祺瑞已是暮年68岁。即将步入古来稀之龄。

    段祺瑞书法

    在人生最后的三年里,他被蒋介石安排在上海霞飞路的一间房子里,靠着蒋介石每个月给的2万生活,但他只留下一小部分,大部分都给原部下和家属。

    最后的三年,他吃斋念佛,边同人下围棋边谈论国家大事,每每听到国军败 退,山河焦土,便捶胸痛哭,恨不能年轻20上阵杀敌。

    后来被诊断为有胃病,原因竟然是常年吃素,营养不良,建议吃荤搭配。

    但是他拒绝开荤,曾在佛前许下诺言:人可死,荤不可开!!!

    这是一个君子给自己的承诺,“君子一诺,五岳倒悬已是轻!!!”

    09

    1936年11月1日,71岁的段祺瑞胃病发作被送往上海宏恩医院,自感时日无多的他在第二天叫来了家属和原部下,冷静的写下遗嘱,这封医嘱只谈国事,不论家私。

            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

        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

        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

        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

        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

        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

     

        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

          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此为八勿,八勿句句谈到根本,与人交往、追求梦想、修养身性、求学治家无不涉及,这就算是放到现在也是治国之本,可见其深远。

    写完这篇遗嘱后,71岁的段祺瑞溘然长逝,军阀帷幕才拉下。

    1936年11月1日,71岁的段祺瑞胃病发作被送往上海宏恩医院,自感时日无多的他在第二天叫来了家属和原部下,冷静的写下遗嘱,这封医嘱只谈国事,不论家私。

    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

    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

    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

    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

    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

    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

    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

    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此为八勿,八勿句句谈到根本,与人交往、追求梦想、修养身性、求学治家无不涉及,这就算是放到现在也是治国之本,可见其深远。

    写完这篇遗嘱后,71岁的段祺瑞溘然长逝,军阀帷幕才拉下。

    10

    段祺瑞一生三造共和,可是他到死也没有看到共和,他爱惜自己的名誉,却因“三一八”惨案而毁于一旦,他一生立于庙堂之上,却能做到正直清廉,威震四海,坦坦荡荡。

    观其晚年,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号令天下了大俊发了,他更像是一个邻家老爷爷,一个爱国者,一个棋手,一名读书人。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为国勇于负责,举国恐无人能比”。

    段祺瑞一生三造共和,可是他到死也没有看到共和,他爱惜自己的名誉,却因“三一八”惨案而毁于一旦,他一生立于庙堂之上,却能做到正直清廉,威震四海,坦坦荡荡。

    观其晚年,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号令天下了大军阀了,他更像是一个邻家老爷爷,一个爱国者,一个棋手,一名读书人。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为国勇于负责,举国恐无人能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军阀君子,三造共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xn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