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房老虎》散文读书
文摘:民国“公知”集体“做梦”/码字者:邵明

文摘:民国“公知”集体“做梦”/码字者:邵明

作者: 房作者_0970 | 来源:发表于2022-03-12 01:16 被阅读0次

——九十年前的一场“公知梦”如今仍令人回味无穷

1932年11月1日,创刊近三十年、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发出约四百多封征稿信,时任主编胡愈之在信中说:

《东方杂志》之所以发起“于1933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旨在征求两个问题的答案:

(一)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请描写一个轮廓或叙述未来中国的一方面。)

(二)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梦想当然不一定是能实现的。)

由此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新年的梦想”。

征“梦”活动激起热烈回响,截至当年12月5日,共收到160多封答案,其中部分是《东方杂志》的读者。1933年元旦出版的《东方杂志》(总第三十卷第一号)以83页的篇幅一下子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不算以漫画形式做“梦”的丰子恺),其中包括了柳亚子、徐悲鸿、郑振铎、巴金、茅盾、俞平伯、郁达夫、张申府、陈翰笙、金仲华、张君劢、邹韬奋、周谷城、宋云彬、李圣五、陶孟和、顾颉刚、章乃器、周作人、杨杏佛、马相伯、林语堂、夏丏尊、叶圣陶、俞颂华等大批人们所熟知的知识分子。

根据编者在《读后感》中统计,就地域来分,上海78人、南京17人、北平12人、杭州8人、广州4人、天津、济南、安庆各2人,武汉、徐州、西安各1人,全部来自大城市,而且集中在沪、宁、杭,“却不能便因此证明通商口岸的人们太爱做梦,而内地人就没有梦想”。就性别来看,男性占138人,女性只有4人,编者禁不住感叹“很可惜的我们接得女性投寄的梦太少了”。这同样不能表明女性没有梦想。

从年龄上看,大体上35岁以上的中年人占最多数,最年长的马相伯先生已94岁,依然“还有着伟大的梦”。

就职业来看,编辑、作家39人、大学教授38人、记者12人、教育家9人、艺术家3人、学生3人、律师1人,共计105人,其余官吏12人、职员4人、实业家3人、银行家2人,读者自发来稿13人、未详的3人。

在当年12月5日之后收到的“梦想”包括了梁漱溟和朱自清,他们的三个“梦想”刊登在《东方杂志》1933年第二期的“梦想补遗”。在144个做梦者中知识分子至少有107人,占75%以上。何况,即使是官吏、实业家、银行家几乎也都是知识分子出身。这未免让编者感到遗憾——

“当我们发出通启时,颇注意到职业的普遍。但是征求的结果则使我们失望。应征者的大部分乃至几乎全部,都是所谓‘文化贵族’。自然,智识分子是比政治家、军人、资本家那些实际活动家更富于憧影与幻想。社会的环境特许他们得享受‘梦的生活’,而且能把他们的‘梦的生活’发表出来。可是此外,占中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民,工人及商店职员,应该不至于没有幻想。可是现实对于他们的压迫太大了,整天的体力的疲劳,使他们只能有梦魇,而不能有梦想。即使有一些梦想,他们也决没有用文字描写的能力和闲暇。这实在可以算是最大的国耻啊!”

尽管有着种种的遗憾和局限,毕竟那么多有成就的知识分子参与了做“梦”,这144人的247个“梦”“虽然不能代表四万五千万人的‘梦’,但是至少可以代表大部分智识分子的梦了”。无论是“甜梦”还是“苦梦”,“好梦”还是“恶梦”,“吉梦”还是“噩梦”,“奇梦”还是“妖梦”,“夜梦”还是“白日梦”,那都是一个个足以跨越时代的梦想,七十年后(本文写作于2003年2月——编者注)依然令我为之驻足、为之动情,也让我在回望旧梦时,进行一次新的反思。

知识分子的梦想并不始于1933年,但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这么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流知识分子集体“做梦”还是第一次,在“那个昏黑的年头”,《东方杂志》主编胡愈之的设想说得上别出心裁,无论如何,他都为20世纪留下了一份真实可信的记录,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

1933年新年的“梦想”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了中国知识分子致命的缺陷,那是传统农业社会造成的先天不足。武昌中华大学教授陈时说:“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世界大同。我的梦想,自然是趋于这一途”。这句话也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知识分子神往于“大同世界”,他们的身体走进了现代,他们的脑袋还留在古代,终究只是传统中人,要成就独立的现代人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读后感——据查阅:胡愈之(1896年—1986年),原名学愚,字子如,笔名胡芋之、化鲁、沙平、伏生、说难等,浙江上虞丰惠镇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具有多方面卓著成就的革命学者,一生集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于一身,学识渊博,是新闻出版界少有的“全才”。

这篇文章使我对民国的知识分子有了一定的了解。知识分子不一定是公知,而在民国有名望的知识分子中有如此多的公知,使我颇感意外。而文章中所提到的二十五名公知,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与胡愈之一样的大家。而当下,除了莫言在我心目中五六个文学家属于公知外,与九十年前的公知之多不能相提并论,这是意外之二。如今的知识分子是否还有公知们的梦想?胡愈之在天有灵肯定还想提问!

相关文章

  • 文摘:民国“公知”集体“做梦”/码字者:邵明

    ——九十年前的一场“公知梦”如今仍令人回味无穷 1932年11月1日,创刊近三十年、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向全国各...

  • 给白酒降降温_作者:邵明

    码字者《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下面是摘自网文,本人没有查阅《柳叶刀》刊物来进行核实,如有岀入有原创者来证伪。网文摘...

  • 诚信_码字者:邵明

    帽名顶替,学历造假,论文剽窃,伪造身份在我们这里不好说世空见怪,但也已不以为然了。这将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往小里说:...

  • 媚俗_码字者:邵明

    《小说的艺术》第七部分,谈到了艺术的三个劲敌:不会笑、没有幽默感的人,固有观念的无思想性,媚俗。 这里主要谈一下媚...

  • 圆明园_码字者:邵明

    袁伟时,中山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中国近代史专家。这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社主办主管的一个刊物,叫做《文史参考》上。 ...

  • 造字_码字者:邵明

    造字,造文《灰》作者:邵明 这几天这个有点像东洋鬼子旗子的东西老是岀现在微信群里。朋友发的微文想再看一遍,它岀现了...

  • 信仰_码字者:邵明

    易中天——汉民族没有信仰。 ——什么是信仰?信仰一定是唯一的和超功利的。先给信仰下一个定义:——严格地说,信仰就是...

  • 考核_码字者:邵明

    《房老虎》作者:邵明 每天在电脑上读伊沙老师《观音在远远的山上》,老师说光读不练,是没有用的。所以我尽量做到隔三差...

  • 手稿_码字者:邵明

    手稿 我把旧的信札、笔记、日记本统称为手稿。 近来文庙旧书市场,旧的信札、笔记、日记本行情暴涨。与摊主闲聊中获知,...

  • 实诚_码字者:邵明

    十八总编说:——新京报确实影响了很多人,但我们绝对不是救世主,中国社会的进程是靠潜移默化影响的,是久久为功的事。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摘:民国“公知”集体“做梦”/码字者:邵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bc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