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儿家吃过午饭后,我和小宝商量:“一起跟我回姥姥家,再玩儿一下午,怎么样?”

小宝愉快地说:“好,带着我的喜洋洋书,姥姥。”
和小宝一起下电梯时,他的一个小动作引起了我的注意。进电梯时,他紧紧拉住我的胳膊,进到电梯里,依然用力拉着我。我问他:“这是谁教你这么做的?”他说:“是妈妈教的,妈妈不让我自己上电梯,上电梯时一定要拉紧大人,不能松手。”
惊叹于小宝的执行力,在电梯里又为他补充普及了儿童乘坐电梯的其他注意事项,小宝很专注地听我讲,最后,我问他:“听明白了吗?”他说:“听明白了。”
开车出车库后,过三个红绿灯,就到了我住的小区。往楼上拿东西时,小宝抢着拿我手里的一个袋子,说:“姥姥,我帮你。”我说:“你拿不动,姥姥拿就行。”
开门进家,铺上榻榻米地垫,小宝拿出他的喜羊羊书,给我安排任务:姥姥开始讲书。
我很乐意给他讲书,但这个时间点该睡午觉了,我答应他,只讲一本,就得睡觉。
讲完一本,他坐起来,看着还没有睡意,没有强迫他躺下。我索性坐起来,开始和他聊天儿。
我说:“小宝,该睡觉的时间不睡觉,可不好,你在奶奶家时也这样吗?”他说:“是,我不想睡午觉。但是奶奶会打我。”我一听,有点警觉,我让他示范奶奶怎么打他的,他拍了一下他的大腿和屁股,我嘿嘿笑了。又问他:“你每次不睡,奶奶都会打你吗?”他说:“是。”
“你还做什么事,奶奶会打你?”我问。
他说:“我哭的时候,奶奶会把我关进小黑屋,让我反省。”我说:“比如说……”
他说:“比如说,我刚刚组装了一辆消防车,奶奶不小心把消防车弄坏了,我就大声哭,这时奶奶会把我关进小黑屋反省。”
我说:“宝宝,以后发生事情可以哭,但不要一直哭。这个时候你可以给奶奶说,奶奶你让我哭一会儿,我就不哭了,因为我很难过。”“我是不是需要跟你奶奶说说呀,小宝?”我和小宝商量,小宝一本正经地说:“姥姥你别说,我自己和奶奶说吧。”
一句话把我逗乐了,我说:“你一定要记住跟奶奶说,因为奶奶管教你是对的,但是不能动不动就打,动不动就关小黑屋,也不好。”
我家小宝属于小大人型的,和他交流很有意思,他对你的问话,理解清楚,精准对答,还特别专注地、一本正经地看着你。我接着问:“你在姥姥家感觉好不好?你觉得姥姥厉害吗?”他说:“姥姥不厉害,我喜欢在姥姥家。”
我能感觉到小宝现在跟我在一起的那种和谐亲密,我曾想,除了我经常跟他编故事、讲故事外,再就是我不会呵斥他,不会打他,看他不喜欢做什么,我也不强迫他做,这可能就是他在我家感受到的轻松和宽松吧。关键一点,一周来一次,没有训斥的机会。奶奶家就不同了,疫情期间不上幼儿园,整天由奶奶陪伴看护。
现在的小朋友普遍聪明、早熟,三岁多已经有了自己的小思想。我们学习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孩子身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照抄照搬。
我认为,只要用心地去爱他,和他一起做游戏、编故事,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和他一同快乐,这些东西永远都不会错。
目前我和小宝相处的状态就是这样,所以我能感觉到他和我在一起的那种黏糊和默契。
小孩的可塑性很强,虽然小孩各自有各自的性格和特点,但是家长的陪伴和引导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滋养。我一定要在小宝成长的过程中不缺席,让他感受到姥姥满满的爱和正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