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纵向心理状态判断

纵向心理状态判断

作者: 灵花仙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23:58 被阅读0次

    首先引入对一个人防御机制的识别。

    当个体面临挫折或者冲突的紧张情境时,要么应战,要么逃跑。应战就要有攻有守,防御可以理解为一种防守。

    比如抗日,当八路军攻击A地点,发现有小规模的敌人集结。当八路军攻击B地点,还是有小规模的队伍集结。但当攻击C地点,立刻有大批大批的敌人集结。由此可以看出防守的程度不一样,C地点至关重要,不是指挥部,就是军火库。皮肤是身体防御,门窗是家庭的防御。人在社会化得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心理防御。

    专业工作者,不见得非要知道防御是哪种名字,多少种类,关键是看到背后防御的东西,保护什么是我们关注的。

    防御机制无所不在,适应性的防御机制能够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的侵扰,获得内在的平衡感。

    同样,防御机制也是一把双刃剑,病理性防御机制会阻碍自身与环境的良性互动、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并阻碍痛苦和创伤的修复,导致痛苦无法被修复。

    下面看下几种常用的防御:

    压抑 压抑是把令人痛苦或困扰的问题(如欲望,情感,心理冲突等)逐出意识之外的心里过程。这种过程是意识的,既可以认知地觉察到,不论它在多大程度上是不随意的。打个浅显的比喻:心脏的跳动时完全不随意的,我们不能用意志努力直接使心跳加快、变慢或停止,但是,只要记忆注意,我们完全可以认知地觉察到自己的心跳。许又新教授把“阻抑”看做压抑之一种极端的形式。浅层的压抑,只不过是吧令人困扰的问题之思考、做决定和采取行动暂时推迟一下罢了。过不了多久,那些烦人的问题还会在意识里重现,再一次引起当事人的注意。

    深层的压抑可以导致相当长时间的忘却,甚至达到症状性遗忘的程度。

    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压抑的过程。压抑自己的本能冲动,就是本我。如果没有压抑,这个人根本不可能完成社会化。

    刚出生的孩子,内方外方,是不懂得压抑的。作为社会心理服务师,要练就内方外圆才的本领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什么时候不压抑呢?比如李老师一天工作量很大,但老师不累,精力旺盛,还有轻微的兴奋。他因为所做工作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压抑了劳累。等晚上10点下课回到家,劳累就像潮水一样涌来,自然就不压抑了。

    和压抑相对的,压制,是意识层面的,主动的。而压抑,是无意识层面的,不自觉的。

    比方:注意,我要用眼镜砸你。我一砸,你一躲,就躲开了。严格意义上讲,这不能叫防御。不能说防御机制都是无意识的,但是起码是难以觉察的。上厕所憋着,是有意识的忍着,就不能叫压抑。

    否认

    是比较原始的防御机制,我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用。原始防御机制就是指小时候形成的防御机制。更多人会想起,人遇到一个重大的打击的时候。

    面对死亡,癌症,首先就是否认,这是防御。很多人是无意识的。

    伊丽莎白,研究人面对打击的五个阶段。现在科学上讲是错误的,但咨询师咨询的时候不见得不好用。不在于科学不科学,而在于信不信。五个阶段如下:

    1.否认;2.怨恨;3.妥协;4.抑郁;5.接受。

    这五个阶段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呢?因为可以拿出这个框架来看一个当事人。根据当事人所处的阶段,在心理上构建对应的屏障。

    比如:一个人到医院查体,突然发现胸部有个阴影,有经验的医生非常清楚,告诉她的这是癌症的时候,病人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然后开始怨恨,有怨自己的,有怨他人的,有怨社会的。

    经过怨恨后就开始妥协,该手术手术,喜欢干啥抓紧干。

    抑郁然后接受。一旦接受了,康复期的病人,加入抗癌协会,和病友们又唱又跳。

    我们每次遇到问题是不是也经过了这五个阶段呢?

    比如这个人得了癌症,抑郁了。下一步就是接受,是往好的方向转的。怨恨,总要比否认好。

    一次爆炸中,孩子被炸身亡。 孩子母亲抱着孩子,说:“不怕不怕”,此时母亲是否认孩子死亡的。后来母亲把孩子放在地上了 指着这个公司的经理说,“都是你害死了我的孩子”。这是怨恨阶段。然后开始妥协,送到太平间,火化。有些人到了这个阶段没有进一步干预。妈妈就抑郁了。十多年过来,有个妈妈每天做饭,给孩子摆上碗筷,孩子的房间原封没动。这是她的防御,轻易的让他不否认,她就垮了。

    生活中很多事情总是否认,这是防御。一个人说不的时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保护她内心的自尊。说谎,对于自我不那么强大的人,你不能一下子揭穿。无意识说谎,就是防御机制。

    投射

    文雅的语言表述就是:己所不欲,施之于人。对于自己不想要的痛苦,要找个理由找个方法加到别人的头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不是防御。自卑,很痛苦,防御就是把痛苦施加给别人。真正自卑的人总觉得有人瞧不起他,就是一种防御。你们瞧不起我,和我无关,都是你们的问题。

    一个女性求助者的进了咨询室,却不说话。老师说,我能帮你什么呢?细看她很漂亮,右面眼睛稍微有点斜视。她说:走在马路上,觉得人家都看她。为了把看自己的难受排除在自己之外,所以觉得别人看自己难受。

    很多的妈妈,带着孩子在马路上走的时候。见到乞丐在捡垃圾,

    就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捡垃圾。

    健康的妈妈,看到捡垃圾的,会同情乞丐,却不往自己身上扯。

    不健康的妈妈,觉得自己的孩子就得捡垃圾,很痛苦。她又不接受这个痛苦,就加到孩子身上。变成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就得捡垃圾,到时候别怪我没提醒你。

    其实很多人的自卑,来自家人不断的投射,让孩子背负她的痛苦。但这个话门诊上我们不轻易的说。有利于她的成长才说,不利于她成长,再正确也不说。作为心理工作者,要知道什么是积极,正向,阳光。

    投射性认同

    是所有防御机制中涉及到两方的防御机制。

    你走在马路上,狗追你。狗为什么追你?其实是狗看到你产生了恐惧,为了不要这个恐惧,就投射到你身上。用狗的语言再骂你,汪汪的叫,意思是你不是好人。你一跑,就认同了自己不是好人。而你及时停止,就把这个投射还了回去,狗就对你改变了看法,就不追了。

    作为心理服务工作者,不能满脑子对错的概念,例子也许不严谨,但是生动。能够唤醒求助者内心的东西,内心的注意

    求助者哪怕把愤怒指向我,提升了她的自信,而不是攻击自己,也是值得的。我们不需要求助者都说好,要有这种情怀和策略。

    很多女性没有安全感,对婚姻没有安全感。结婚后一天到晚怀疑自己的丈夫。

    正因为她内心中没有安全感,很难受,于是把自己的不安全感投射出来,放老公身上。怀疑对方外面有女人,检查老公手机,微信,跟踪。老公越来越讨厌她,在家越来越不舒服。

    有一天真的遇到一个好女人,就在一起了。

    这个女人就说你看,你就是不是个好人,老公的出轨是女人一手导致的。

    墨菲定律,烧香就引出鬼来,担心就是诅咒等等都是投射性认同的表现。

    合理化

    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任何一个人都会为自己的一个行为找到一个理由。合理化是先有果,后有因。原因是找出来的,有的人习惯内归因,有的习惯外归因。

    任何一个人,不会不为自己找理由,否则心理不平衡的。

    结婚,有结婚的理由。离婚,也有离婚的理由,都是找出来的。找理由的过程,在很多人身上,就是一种防御,一种保护

    比如两个闺蜜,一起进入一家公司或者部门,几年后,一个提拔了,另一个没提拔。别人提到此事,说你看人家提拔了。一般这个会说,人家有人,有后台,有门路等等。很少会客观的承认自己能力不如人。

    退行

    撒娇,是一种健康的退行。用承认的方式达不到,就用孩子的方式达到目的。

    地震灾区接待的伤员,会嗲声嗲气的要求护士喂水给他喝。护士说:你腿断了,手是好的。病人却说:你不喂我,我就曝光你

    护士为伤员的服务太好了。当护士像母亲一样关怀病人的时候,病人就会象孩子一样的言谈举止。我们对这样的事情的应对,不要对他太好。让一个人成长,不要让他依赖你。短期内退行有利于他心理安静,长期的退行对病人不利。

    生了二宝的时候,大宝就表现出本来应该会做的穿衣洗脸的,都不干了,有的还突然尿床了。都是一种退行表现。

    老师分享的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让同学来体验,怎么用最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通俗的,就很难要求准确,多么严禁。花里胡哨,唤起对方注意,引起对方的思考,对方去求证,就达到了讲课的目的。

    纵向评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李老师概括为三句话: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父母,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只要你活着,你就一定适应了环境。

    每一个人都有父母,是从遗传的角度看问题的。你看我是一个人,咨询师看你不但横向看到了你,健康不健康,正常不正常,死亡,能看到这四种状态的变化。还能看到你的背后坐着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心理工作者的眼中,没有孤零零的人。两个人谈恋爱,每个人都带着他们的父母在场,最少六个人。还带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着家族传承的文化。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不是种人得人呢?如果没有社会化,心理上不能叫人,狼孩儿,不是社会上的人,只是生物上的人。自卑,自信,各种心理问题,都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的。

    文化,是代际传承的。一般都是传下来不好的东西,因为好的都不会来找你咨询,也不是我们的服务对象。

    李老师在青岛工作这么久了,父亲去看他。

    招待父亲海鲜,没忘上一盘老家的咸菜。老家的口味,就是文化,父亲很欣慰,儿子没有忘本。假设在国外的环境,吃到孙子给她做咸菜,会有什么感觉呢?老人就希望孩子象自己一样,象很重要。

    大男子主义,名义上不拥护,暗地里为儿子高兴,说明儿子不怕老婆。

    家族中有太多的传承, 人人都离不开自己独有的文化。

    有的人擦手机 用餐巾纸擦,有的人用唾沫擦。

    老师很少谈原生家庭,但是老师谈文化。保持对文化的敏感,保持一个深层次的觉知。

    对于文化部分,不建议非要把改变作为目标。你父母给你的东西,你越来越改不了。你终于活成了你讨厌的样子,这是反向认同。

    一个妈妈大孩子,女儿七岁,只要不听话,甩手就是一巴掌。

    说话不揭短,打人不打脸,打了也别后悔,别冲突。这个妈妈专门打脸,打的孩子鼻子血呼一下就流出来,然后妈妈就后悔了。然后道歉,说妈妈以后再也不打你了。

    李老师说:告诉我你小时候你妈妈怎么打你?这位妈妈哭着说,我妈妈打我,鼻子出血,都能穿出来血筷子。你怎么想的?发誓我有了女儿,绝不打她。但现实是有过之而不及。打孩子是学来的,代际传承和生物遗传一样精准。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是孩子

    法国作家埃里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中是这样说的: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只是大多数人都忘记了。如果能想起自己的童年,回忆那些美好或难过的事,也许你和孩子之间就没有距离,因为你,也变成了孩子。

    无论你多大年龄,都是孩子长到现在的,都保留了儿少期的影子。心理医生得具备这样的能力:与成年的求助者详见,看到他孩提时的样子。

    暴力循环假说:如果从小你父母打你,你就会打孩子吗?孩童时期受到虐待并不一定导致对自己孩子的虐待。统计数据显示仅有三分之一童年遭受虐待和忽视的人虐待自己的孩子,童年时期遭受虐待并不能充分解释承认虐待儿童的行为。我们讲原生家庭的目的是要助人的。记忆是不准确的,是可以修改的,修改对原生家庭的记忆。

    只要你活着,你就一定适应了环境。

    问:你们说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第一次摔倒了,他会有什么反应?

    很多同学说:哭。

    老师: 不对,是看。

    答案在情理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妈妈的反应,促成孩子的第二个反应。妈妈很惊慌,把孩子吓哭了。还有一种妈妈,把孩子抱起来,埋怨桌子椅子,不说是孩子的责任。第三种:妈妈不会动的,大老远的很镇静,说不用怕啊,没关系的。

    三种母亲觉得了孩子的三种人生。实际上没有绝对的,这是典型的单一归因,目的是唤起注意。

    第一种 妈妈很紧张焦虑 养出来的孩子会对芝麻大的事儿让全世界都知道。讲课的一种方式,想想单位有没有这样的人啊?互动一下,别去埋怨她,她就是被这样的妈妈影响的。

    第二种 遇到什么问题,都是人家的错。都是你惹的,凡事都是外归因。第三种帮孩子自己起来。学会了负责任,学会了担当。

    所以100分妈妈对孩子是一种剥夺,60分的妈妈是足够好的妈妈,留给孩子40分的空间去发展。

    心理学四大公理

    基因为心理设置了初始参数;大脑为心理设置了限制;心理在扭曲现实;心理最终要回归社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纵向心理状态判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df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