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点什么,那是很轻松的事情,但有时也不一定,随便写,也要有内容,有内容就必须把它讲明白,总不能前言不搭后语吧,因此,还是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写的,即使这样,从内心上讲还是希望安静,不被打扰。
我是一个做事情很专一的人,做一件事就只能做一件事,如果有其他事情干扰,我就很烦恼,所以,我就很不喜欢做那些有很多杂事的事情,特别是那种杂论无章且繁琐的事情,没有顺序和逻辑可言,比如,一下子做这个,一下子又做那个,而且两件事情风马牛不相及的。
对于阅读和写文章也是如此,我在阅读的时侯,就喜欢全身心投入,因为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如果是小说,就会跟着故事的情节走,仿佛深入其中;如果是哲学方面的书,我就会陷入思考和想象之中。有时投入进去后,会进入无我状态,可能就是别人所说的心流吧,表现为别人和我讲话我完全听不到,有时看电影也是如此,当然这种时侯非常少。
在现实里,因为分散我注意力的东西无处不在,除非我一个人找个地方隐居起来。这就是我为什么读那个《月亮与六便士》的时侯,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因为我仿佛看到一个和我一样的人,书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就是我渴望成为的人,他做了我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很多人不理解他,但我理解他,它是天才,天赋觉醒之时就是他渴望孤独之时。
写文章这件事情更是如此,我不喜欢被打断,当然,此时此刻的写作,打断了也没事,因为我随时都可以返回来,因为我知道我想表达些什么,而且也没什么需要思考的。
但是如果要写点深度思考的东西,那就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比如,一定要安静,然后心无杂念,还不能有人打扰,不然被人打断了思考那种感觉很恼火。因为断了就不知道自己写到哪了,也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了。即使能够返回去,但也许已经不是刚才所思考的路径了,或者说,灵感已经消失了。
思考突然被打断,就像你本来就在一个相当陌生的地方行走,突然被拉倒商场里去,当你重新出来的时侯,已经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如果不断地被打扰,那就无法进行下去了,每一次好不容易理清的思路,又被扰成一团麻,那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因此,在星期一到星期五基本上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因此有些苦恼。
不过也罢,条件不允许,那就随便写点什么。就像现在,即使没有什么可以记录的,那就说说自己的一些感受也好。
深夜确实有时间,而且很安静,我非常喜欢,很爽。但一两天是可以坚持的,我试过了,每天到12点睡觉的结果就是,第二天更加的疲惫,因为本来一天忙碌下来,已经很疲惫了,加上那么晚睡,确实是经受不起,可能也有年龄大了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