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2019.05.12
地理上相对与世隔绝保护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土壤。
西边是无尽的戈壁沙漠,古代军队受制于后勤和交通工具,想要跨过干旱的中亚抵达中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南亚军队同样无法越过喜马拉雅山脉,自从佛教传入青藏高原,一度攻占长安的吐蕃自费武功,中原便永远解除了来自后方的威胁,看来还是文化宗教这类上层建筑软刀子最有杀伤力。秦汉两代开辟了西南,东、南方向是大海。唯一的外部威胁来自北方草原,然而中原王朝也数度主动出击,多次成功将不停袭扰的诸蛮族赶往西方。这种相对封闭的又面积庞大的地理环境使文明能够独立产生,自由发展,免受外来冲击。
集权的政治制度和以儒家学说为基干的社会伦理形成稳定持久的社会形态。
从秦朝开始的中央集权制度保证了帝国的统一性和文化的向心力,在二千年中,所有的变化仅仅是传统框架内的王朝周期性兴衰更替。科举制度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官僚制度,为各王朝尊奉的儒家伦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规定了各阶级角色的权利与责任,使社会形态进一步完善,稳定。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人驾驶风帆战舰往来全球,儒家世界却愈发封闭。
明朝的远洋舰队主要任务是宣扬国威,而不是紧随其后的欧洲人那样跑马圈地,开辟殖民地。中原君主对遥远的土地不感兴趣,随后便中止了引人注目的远洋航行。至明朝中叶,仅有葡萄牙获准与中国进行有限的商贸活动。文化上中西之间的交流则更少,基督教会士很早就来到中国,他们也带来了欧洲最新的科学和数学发现,但中国人对此同样不感冒。正如作者所说的“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对即将到来的风暴如此缺乏了解”。
满清入主中原后,先天的统治合法性不足使其对内对外政策更加保守。严格限制对外交流,对儒家经典肆意篡改,阻碍科学技术发展,1840年的清朝军队火器技术甚至不如二百年前的明末。他们对欧洲人和欧洲最新的科学技术发明不屑一顾,坚持自大的朝贡外交关系,仅开放广州等极少数海港和边境贸易站。与此同时,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开辟了美洲,获得巨额财富和数十倍于其本土面积的殖民地。荷兰与英国先后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这种集军政商于一体的机构,负责对中国的贸易与开拓殖民地。
终于,时间到了1840年,传统的中国难以应对完成原始积累的生机勃勃的欧洲国家,中西方的地位骤然对调,曾经遥远神秘的庞大帝国原来如此不堪一击。
经过一百年的学习和探索,中国人终于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从此开始了蒸蒸日上的复兴之路。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中国与大航海时代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中国与大航海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