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故宫的房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那半间是怎么回事?午门真的是斩首的地方吗?乾隆帝真的有“私生子”吗?他和福康安到底是什么关系?
关于故宫,有太多传说,或实或虚,亦真亦假,而这些扑朔迷离的问题,都能在一本书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就是《这个故宫很有趣儿》,它的作者是江上渔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著名出版人和影视策划人,代表作品有《中国人的人格》和《童谣和谶语中的历史》等。
而《这个故宫很有趣儿》,堪称是一本关于故宫的大百科式的全书,内容涵盖了宫殿建筑、礼仪规范、养生饮食和深宫秘闻等,从文体雅好,到宫廷服饰,涉及1067个故宫知识点,101项建筑知识,每一篇都是满满的知识点。
此外,书中还有123张高清的彩色大图,让读者沉浸式地体验故宫的雄伟壮丽。
江上渔者的这本书,历时3年精细打磨,并且有清史专家和历史学教授监制,力争做到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有据可考、有凭可依。
《这个故宫很有趣儿》结合了传统和现代、文物与文化,同时,历史与现实并重,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礼仪和美学、文化等方面,也算得上的一本极具特色的文化入门的读物。无论是对历史有兴趣,还是对美学有研究,都可以拿来读一读。
我们都知道,北京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历史悠久,早在宋、金对峙时期,就是金的都城,后来又先后成了元、明、清的都城。明成祖朱棣夺取政权后,迁都北京,建起了雄伟壮丽的紫禁城,之后,明、清的统治者都对紫禁城进行了扩建和完善,最终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
相传,故宫的房子一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这到底是真是假呢?
关于这些房子,有这样一个传说:明成祖朱棣修建紫禁城时,打算把宫殿定为一万间。可是,在他下圣旨的一天晚上,梦到玉皇大帝为这事大发雷霆,质问他为何要和天宫抗衡。梦醒后,朱棣便决定将宫殿数改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据说,那半间房子就在文渊阁。文渊阁中有两根柱子,柱子间的距离只有五尺多,所以只能算是半间。
然而,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据文献记载,文渊阁形制为六间,并非五间半。而且,按照明代的房间计算标准,文渊阁的“半间”实际是一间,只是房间比较小,形成的一种错觉。
1972年,经考古学家们的调查,并以“四柱一间”的标准进行统计,故宫的大小宫殿、堂、楼等共有八千七百零七间。
说到建筑,自然会提到关于“午门斩首”的说法,因此,人们的印象中,午门就是处置罪犯的行刑场地。那么,这句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话,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呢?午门真的存在吗?
答案是,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午门,又被称作“五凤楼”,在元代以前都是没有这个称呼的。直到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称王后,开始修筑宫室,才把皇城的南门命名为“午门”,但是,它是皇城之门,而不是宫城之门。
到了1377年,朱元璋又在南京修改大内宫殿,决定把阀门称作“午门”,这才是皇宫的正门以“午”为名的开端。
而“推出午门斩首”之说中的“午门”,应该是皇宫的南门,也就是紫禁城的正门。
午门分上和下两个部分,正中开三个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这五个门各有用途,而无论是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喜轿通过用,还是供文武百官出入,或是颁发诏书,午门都是个很重要的场所。而这么重要的场所,作为刑场显然不合情理。
那么,“午门斩首”一说是怎么来的呢?原因之一,就是流传下来的宫廷掌故,往往夹杂了似是而非的成分。其二,小说和传奇等文学作品的传播。因此,这一说法就被人们口口相传了下来。
由此可见,史书上的寥寥数语,却囊括了紫禁城的诞生的始末,而隐藏其中的秘闻传说,则从未停止过,也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
紫禁城这个庞大的建筑群背后,有太多人的心血。纵使朝代更迭,王座上的人来来去去,唯有紫禁城镌刻着历史的记忆,不曾磨灭。它早已凝聚成一个文化符号,折射出我们对历史的梦幻和无尽想象。
更多史料,更多秘闻,宫墙内外的故事,尽收在这本书中。江上渔者用轻松的笔墨,抒写了一个个有趣的逸闻故事,将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一一呈现。
有趣、有料,接地气,可阅读可收藏,《这个故宫很有趣儿》是老少皆宜的百科读物,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把故宫逛完了,读懂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