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斋一锅炖(卷四·十·促织)

聊斋一锅炖(卷四·十·促织)

作者: 国伷 | 来源:发表于2023-10-30 08:57 被阅读0次

宣德年间(明宣宗年号),宫里流行斗蛐蛐(蟋蟀,有名促织),时常强迫地方上供。

蟋蟀并非陕西特产,当地本无进贡压力。奈何华阴县令渴望进步,主动进献一只优良品种,得到宫里肯定,破例恩准上供。

县令偷鸡不成蚀把米,索性甩锅给里长(最基层地方官),要他妥善处置。

里长自有解决之道:先派人搜集优质蟋蟀,待强行摊派后高价出售。有的村民体会领导难处,主动买虫交差;有的人不上道,偏要自己去抓,这就属于不顾大局,常被嫌弃品相低劣,轻则罚款,重则拷打。

许多村民因此倾家荡产。

村民成名,专心科举,平日不事生产,想买蟋蟀没钱,自己抓的又不趁意,眼见限期将至,终日长吁短叹。

媳妇呵叱:“不想办法,徒生叹息何用?”

成名叹道:“无钱无势,不知如何是好?”

媳妇怒道:“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万事不决问神婆啊!”

成名点头称是,带上钱去找村里的驼背巫婆。

婆子焚香祷祝、绕地转圈,一通操作过后,扔下一副简笔画,上面绘有小山、寺院、乱石、蟋蟀,却没有任何注释。

成名求请拆解。

巫婆眯起眼睛,缓缓答道:“慢慢悟罢……”

成名无奈,只得带回家里钻研。恍惚间,发现画里的寺院与村东大佛寺相似,便带着工具按图索骥,果然捉到一只巨型蟋蟀。成名如获至宝,养在家中土盆,日夜悉心照料,只等着到期交差。

成名的儿子小成,时年九岁,趁父亲外出时,擅自打开土盆。

好奇害死猫。蟋蟀借机出逃,却被小成失手压死。

成妻循声赶来,骂道:“害人精,看你爹回来咋收拾你!”

小成号哭出门。

成名回来听说此事,当时气得浑身颤抖,要找儿子算账,搜来寻去,发现小成跳进了井里。经过抢救,儿子总算有了气息。成名夫妇暗道侥幸,转眼瞧见土盆,又不知如何交差,唯有终夜叹息。

清晨,门外传来虫鸣。成名出去察看,恰逢蟋蟀跳上袖口,心下大喜,连忙收入土盆,待征缴时立地献上。

里长不喜,暗骂:书呆子,看不出眉眼高低,待我给他上一课!当下叱道:“小破虫儿,能有何用?既然来了,索性比试一遭。胜了,还则罢了;若败,定你个拖延之罪!”命人取来优质蟋蟀,与其打斗一番。

成名的蟋蟀一胜再胜,现场竟无敌手。

里长大怒,暗使仆人关门放鸡。

孰料蟋蟀一跃而起,反倒将鸡冠咬伤,吓得公鸡扇翅奔逃。

里长无奈,只当吃个哑巴“亏”,权且献于县令,县令转交上级,就这样一路送进皇宫。

小蟋蟀专为大场面而生,不仅善斗,还能随着音律起舞,可谓皇家明星,风头一时无两。

天子龙颜大悦,重赏一众官员。尤其是县令,还获得“突出贡献”称号。

县令为此厚待成名,不仅免除徭役,而且特许公费入学。

彼时的成名更专注于实业,很快以养虫闻名,屡受官家赏赐。数年之间,便有良田百顷、牛羊千头,身家竟与县令不相上下。

相关文章

  • 《聊斋百图》:促织

    临刘旦宅先生《聊斋百图》之《促织》:

  • S32E01符合古典文体特点的中国古今文章

    曹雪芹:红楼梦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婴宁…… 白居易:长恨歌…… 辛弃疾:美芹十论、青玉案·元夕…… 苏东坡:...

  • 读有所感——可怕,可笑!

    今天看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对里面的“促织”頗有感触。一只小小的促织,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命运,这难...

  •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

    提起聊斋,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中学的时候读到的一篇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促织》。 2012年莫言获得诺...

  •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二百八十九天

    读《促织》有感 前一段我在《河洛书苑》借了两本书,1本《刘秀传》早己读完并写了读后感;另1本《聊斋志异》。《聊斋志...

  • 简书外文社群免费英语课|聊斋《促织》翻译笔记

    2017年3月10日 ■题目及解析来自简书语言翻译专题主编:南下的夏天 ■内容:《聊斋志异》(蒲松龄)《促织》节选...

  • 促织

    促织促织,尔曷于兹。 寒夜深深,鸣叫嘶嘶; 如我之人乎,他乡悲凄? 促织促织,尔曷于兹。 夜既凄迷,不断哀音; 如...

  • 促织

    篱络孤灯客, 残垣促织鸣。 闲得一梦乡, 秋风不作情。

  • 促织

    《促织》描写封建社会中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写从皇帝到官吏欺压百姓,导致良民倾家荡产的事实。斗蛐蛐本是孩子的...

  • 促织

    萧风柳动云遮月,促织欢声一夏情。 秋已悄然焉不晓。一生碌碌作勤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斋一锅炖(卷四·十·促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lb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