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使人学习,早起第一百二十九天
1.货币政策与财政决策者应该试图稳定经济吗
(1)正方:决策者应该试图稳定经济
正方认为,经济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并相信政府可以管理总需求,以便抵消内在的不稳定性。
通过“逆经济变动的风向行事”,货币与财政政策可以稳定总需求,从而稳定生产和就业。当总需求不足以确保充分就业时,决策者应该刺激政府支出、减税并扩大货币供给。当总需求过大,有引起更高通货膨胀的危险时,决策者应该削减政府支出、增税并减少货币供给。这些政策行为通过引起个更稳定的经济,并有利于每一个人而使宏观经济理论得到最好的运用。
(2)反方:决策者不应该试图稳定经济
反方认为,决策者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经济,其作用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滞。由于预期是困难的,而且由于很多冲击是不可预期的,稳定政策应该根据未来经济状况有根据地推测,错误会使经济政策引起不稳定。政策的第一个规则应该是“不伤害”,因此决策者应该抑制对经济的日常性干预。
2.政府反衰退应该增加支出还是减税
(1)正方:政府应该增加支出来反衰退。
正方认为,在衰退期间,社会基本问题是总需求不足。终结衰退的关键在于把总需求恢复到与经济中蒡动力充分就业一致的水平,对此可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增加支出来反衰退。
(2)反方:政府应该减税来反衰退
反方认为,减税对总需求和总供给都有重要的影响。减税可以:第一,增加总需求;第二,增加总供给(通过刺激工作予以实现);第三,分散了支出决策。相对而言,家庭、企业决策优于政府集中支出决策
另外,在衰退期间增加政府支出存在各种问题:第一,政府支出乘数变小;第二,快速的花钱,购买没什么公共价值的东西不能适时地增加总需求;第三,谨慎而细致的计划支出存在着较长的时滞。
3.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还是相机抉择
(1)正方: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
正方认为,货币政策运用中的相机抉择有两个问题:第一,相机抉择并没有限制权利的不完全性和滥用;第二,相机抉择政策会由于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使通货膨胀高于合意的水平避免相机抉择这两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要中央银行服从于政策规则。货币政策的另些规则也是可能的。一种较为积极的规则允许根据经济状况的反馈来改变货币政策。
(2)反方:货币政策不应该根据规则制定
反方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是合意的,因为货币政策应该灵活得足以对总需求的大量减少或不利的供给冲击这类未预期到的事件做出反应,对变化着的经济环境做出反应时较为灵活。
此外,所谓的相机抉择问题主要是假想的。还有,政治性经济周期不会存在,而且中央银行的宣言是可信的,前后不一致的问题并不存在。最后,如果货币政策有规则指导,应该实施哪种类型的规则并不清楚
4.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吗
(1)正方:中央银行应该以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
正方认为,通货膨胀并没有给社会带来什么好处,但引起了一些实际成本,因此降低通货膨胀是一项暂时有成本而长期有好处的政策。此外,降低通货膨胀的代价也并不定像一些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么大。零通货膨胀目标的一个优点是,零给决策者提供了一个比任何其他数字都更自然的基点。
2)反方:中央银行不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
反方认为,与温和通货膨胀相比,零通货膨胀的好处并不大,而实现零通货膨胀的代价是很大的。
虽然通货膨胀有一些成本,但是这些成本并不是很大。此外,决策者可以实际上并不降低通货膨胀而减少许多通货膨胀的成本。而且,反通货膨胀的衰退在经济中会潜在地留下持久性伤害
5.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吗
(1)正方: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
正方认为,政府债务最直接的影响是把负担加在了子孙后代纳税人身上。继承这样的巨大债务,不能提高反而降低了子孙后代的生活水平。
预算赤字还有各种宏观经济影响。由于预算赤字代表负的公共储蓄,所以会降低国民储蓄(私人与公共储蓄之和)。国民储蓄减少引起实际利率上升和投资减少,投资减少引起一定时期内资本存量减少,资本存量减少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实际工资和经济中物品与蒡务生产。因此,当政府增加债务时,子孙后代就会出生在一个低收入和高税收的经济中。
(2)反方:政府不应该平衡其预算
反方认为,政府债务问题往往被夸大了,政府债务与平均每个人一生的收入相比并不算大。此外,孤立地看待预算赤字的影响是一种误导。仅仅关注预算赤字也是危险的,因为它使注意力离开了其他各种在各代人中再分配收入的政策。
6.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吗
(1)正方: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
正方认为,一国的储蓄是其长期经济繁荣的关键决定因素。当储蓄率较高时,更多的资源用于投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资和收入。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一国的法律使储蓄有吸引力,人们就将把收人中更多的部分用于储蓄,而这种较高的储蓄将引起更繁荣的未来。除了税规之外,社会中的许多其他政策和制度也减少了对家庭储蓄的激励。税法可以用眢种方法为储蓄提供激励
或者至少可以减少家庭现在面临的抑制。
(2)反方:不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
反方认为,增加储蓄可能是合意的,但这并不是税收政策的唯一目的。决策者还必须保证税收负担公平地分配。提高对储蓄的激励增加了那些承受能力最弱的人的税收负担。许多研究发现,储蓄是比较缺乏弹性的储蓄量对储蓄的收益率并不很敏感。除了给富人以税收优惠之外,还有其他增加国民储蓄的方法。减少资本收入税的税收变动减少了政府收人,从而引起了预算赤字。
有争议是个好事,这让我想起了辩论赛,凡是有人群的地方,人要认识各种事物并获得认同或对其予以取舍,必然要选择某种最佳的方式来进行,一般来说,这种最佳的方式就是辩论,辩论的双方围绕同一对象,站在对立的立场上阐述自己的意见,可以尽可能的发挥各自的最大能动性,把问题的细枝末节都表达出来,让观众得到不同的观点并引发深思,奇葩说的火爆同样能证明辩论的意义。
2018年8月2日
我是有点逗的正经人
时而神经,时而正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
混沌学员/94后/骑行者/终身学习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