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缸杯的由来
“斗彩鸡缸杯”,烧制于明宪宗朱见深在位的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1487年。
斗彩是指颜色是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所以称斗彩,鸡缸杯其实就是皇帝御用的酒杯和茶杯,因为杯壁之上绘有公鸡、母鸡、小鸡的图案,故此称作“鸡缸杯”。


明英宗皇帝朱祁镇驾崩,19的太子朱见深登基。改年号为“成化”。成化帝一出世就由19岁的宫女万氏伺候,用现在的话说,万氏就是成化帝的奶妈兼保姆。从3岁开始直到19岁登基,成化帝经历了太多宫廷内外惊心动魄的事件。“土木堡事件”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继位,就是景泰帝代宗。景泰帝在位8年发生了多起“宫廷事变”,如有名的 “夺门之变”等。成化帝的幼年和童年就是在这种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环境里度过的,也就是在这样的时段里,一个女人对他产生了深刻而重要的影响。这个女人就是万贵妃。面对宫廷斗争,成化帝担惊受怕,惶恐不安,时刻处于被谋害的危险境遇,导致他自卑、懦弱、没有主见。也许是恐惧的缘故,朱见深养成了自闭的习惯,这也从另一方面成就了他从小喜欢书画古玩,特别是瓷器的奢好,他拥有了极高的绘画技艺和审美水平。(明代的皇帝都是这种怪胎,有做木匠的,有画画的,还有一辈子只有一个皇后,没有三宫六院的,还有当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反正各种奇葩都有。)
由于万氏百般呵护,以至后来成化帝的安全感完全寄托在万氏身上。两人虽然年龄相差悬殊,但因从小接触,形影不离,相互依赖,亦妻亦母,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成化帝的精神寄托。成化帝14岁时,就将已经33岁的万氏纳为妃子。19岁成化帝登基后,他准备立38岁的万氏为皇后。但是两宫皇太后及朝臣极力抵制,最后皇帝妥协了,没有立成皇后,但是立成了仅次于皇后的贵妃。所以成化皇帝属于有“恋母情结”的皇帝。
万贵妃宠冠后宫,后宫三千佳丽形同虚设,跟杨贵妃差不多。但是万贵妃更狠毒得多,她专宠后宫二十余年。自己因为年纪太大,生了一个皇子夭折后,她就再也没有生了,但是她也不准任何妃子生,生一个杀一个。后来幸好有个皇子在太监的保护下藏在柜子里面活了下来,就是后来的明弘治皇帝。
万贵妃十分喜爱瓷器。成化帝为博取万贵妃欢心曾在景德镇烧制大量精美瓷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斗彩鸡缸杯,作为成化皇帝与万贵妃爱情的见证。希望万贵妃能够多子多福。在这些器物的底部,都有双蓝方框的底款,内书“大明成化年制”。这些字是成化皇帝亲手所书烧造的,与他朝款识绝无类同。成化23年春,59岁的万贵妃过世。成化帝伤感至极,不到半年,40岁的朱见深追随她而去了。
——鸡缸杯的价格
斗彩鸡缸杯质量上乘,在明朝时期就已十分珍贵。据文献记载,早在明末,万历皇帝就希望拥有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而当时的价格已然可用天价来形容。《神宗实录》:“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金。”神宗就是他后面的第五代。现成化斗彩鸡缸杯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给普通人玩的。而且它与其他名品瓷器不同,仅限皇帝与万贵妃御用,所以几乎没有存世量。所以在民国之前,根本就没有流出宫廷的可能。
第一次出现是1999年4月在香港的苏富比举办的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2917万元港币的天价,成为当时中国古代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成交最高记录。

第二次出现是2014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拍卖会上,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成为焦点。最终以2.8亿港元成交,买家为上海藏家刘益谦。

大名鼎鼎的成化鸡缸杯目前存世量非常少,根据马未都先生提供的数据,已知的只有17只。除了4只在藏家手里可以流通的,另13只都在博物馆里,其中台北故宫10只,大英博物馆1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1只,瑞士博物馆1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