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我们为什么要徒步,看新西兰人怎么说

我们为什么要徒步,看新西兰人怎么说

作者: 太平洋玫瑰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10:01 被阅读25次

徒步新西兰

在国内呆了七年后,2014年4月,正值南半球的秋季,我决定回到新西兰开始一段没有归期的自驾旅行。

那几个月走走停停,期间偶然得知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适合徒步的国家(之前对此竟一无所知,最初的五年是白呆了)。环保部有九条世界知名步道,每年有数十万人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所以,我也开启了新西兰的徒步之旅。

本打算走完位于南岛的六条步道后,再完成北岛的三条,但2014年的4月和5月我只走完了五条,就已近晚秋。

最后一条未完成的步道,是位于南岛最北端的希菲步道,这条步道全长82公里,徒步需要4天,而且有好多山路。

一直想把希菲步道走完,它已经成了我的一块心病,如果不完成它,感觉如鲠在喉,但这条步道却没那么容易。除了本身的难度,它所处的偏僻位置,需要车马劳顿,没有七八天的时间是无法完成的。

一晃三年过去了,今年2月,我下定决心要在新西兰4月的复活节假期去走这条步道,给自己一个交待,也给南岛徒步之旅画上一个句号。

不享受的旅程

确定了行程之后,我开始焦虑,担心自己体力不支。其实,新西兰的步道设施完好,难度不大,而且比较安全,如果身体素质良好,完成它不是问题。

只是时隔多年,再次背上30多斤的背包,每天行走20公里,而且要走四天,对我来说并非易事,因为我并不是什么强驴。之前的五条步道,都是三天走完,最长的不过60公里。

朋友知道了我的决定,问我是否真的热爱徒步并享受这样的负重徒步。我想,我的确很喜欢徒步,但有时真谈不上是享受。

为了控制背包重量,尽量带容易煮食且高热量的食物,但味道乏善可陈。会奢侈的带几个苹果和西红柿,那是三天仅有的果蔬。

每次步道的第一天,都是进山的上坡,也是背包最重的一天。虽是缓坡,却明显感觉身体后倾,象是有人在身后拉扯一样,行走吃力。

途中,如果碰到休息处,就坐下来吃一顿简单的午餐,如果饥肠辘辘又没看到休息处,就坐在长满青苔的树桩上,或是席地而坐填饱肚子。

有些步道,受潮汐影响,需要严格计算潮水时间,在退潮时,把裤腿挽至大腿处,手拎鞋子,涉水而过,那秋日的海水,真是透心凉。

山中步道风云变幻,几乎每次都会遇到雨雪,有时小雨小雪持续一天,让鞋子湿透。在营地的炉火前,大家烘烤衣物,未及干透,第二天仍要穿上,继续旅程。

还有,三天或四天的徒步生活,每天汗流浃背,却又不能洗澡。

这些,这些都不能算享受。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徒步?我曾问过自己多次,在国内,两次长白山徒步,也是累得想死,但体验过一次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去第二次?

这大概就像是一个想吃辣椒的人,每次吃得舌头发麻,大汗淋漓,不知喝下多少杯清凉饮料想要减弱辣的感官刺激,当时可能生不如死,而过后却还会一试再试。

徒步也一样,每次出发前,心中都跃跃欲试,兴奋忐忑,虽然知道这个旅程绝非轻松,但又发自内心的向往。

所以,这样的徒步,除了累以外,一定还有其他令人愉悦又无法说清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可那究竟是什么呢?

看新西兰人怎么走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踏上了旅程。出发的前一晚,需要在尼尔森留宿,来接我的旅馆老板是位50多岁的女士,长发中有近半的白发。

她告诉我,她刚走完了希菲,并用极为夸张的赞赏语气描述了美丽的风景和步道上的营地木屋。她说,除了长些,难度不大。如她所说,四天后,我顺利走完了步道。

这次徒步,感想颇多。和以往不同,这次因是复活节假期,步道上有好多新西兰本地人,他们以家庭为单位,父母带着2-3个十几岁的孩子,有中年夫妇,也有头发花白的老年夫妇。

和一位母亲聊天,她说,每年都会带孩子徒步,全家喜欢以这样的方式渡过假期。我想,这完全是家庭拓展训练。可是,看看他们带的东西,和普通旅行几乎相同。

毛巾、浴巾、各种洗漱用品俱全,厚重的保温杯,成套的野餐餐具,咖啡、茶、牛奶,砖头一样厚的书,各种新鲜果蔬,看到有人拿了两个硕大的西兰花,我着实吓了一跳。

一位只身徒步的老妇人,背包比我的都大。为了减重,我只带了生活必需品,兜里多装个纸片儿都怕会是累赘。毫无疑问,对他们来说徒步就是渡假。

在途中,遇到一家三口,孩子十五六岁的样子,他们在步道上呆了五天,把附近的洞穴也探寻了一遍,并乐在其中。

有两个青春期子女的一家四口,晚餐做得一丝不苟,绝不对付,在步道上仍然生活的这么有质量,让我很感叹。

热爱运动,热爱徒步,热爱生活,这是典型的新西兰人。

为什么要徒步,看新西兰人怎么说

徒步第三天,我的左膝很疼,走路有点蹒跚,遇到上坡下坡不敢用力。到了营地,我发现走路一瘸一拐的人不止我一个,看来,对于常运动的本地人来说,这条路也不轻松。

最后一天,在步道出口,来接我的车约在了下午两点。我踉踉跄跄,极为狼狈的走出来时,已是1:50分。

司机师傅和车上先结束徒步的人都说,哇,你时间算的刚刚好呀。其实,只有我自己清楚,今天我走得最慢,感觉也最累。

尤其是最后30分钟,时间好像停滞了,而步道却一直没有尽头,转了无数个弯,但依然绵延伸展,望不到头。

车上的人,今晚都会住在附近一个小镇,稍息片刻后,大家开始聊天。他们都说,虽然很累,但很兴奋自己完成了徒步,心情大好。

司机师傅是土生土长的小镇人,他自己走过两次希菲步道,他说,未来也希望把剩下的步道都走完。徒步中遇到的新西兰人,几乎都这么说。

有人问他,这么长的步道为什么要走两次呢,我坚起耳朵想听他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他说,我特别喜欢这条步道,觉得徒步是一种享受,当你走在步道上的时候心里特别静,而且因为两次天气不同,心境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同。

我问大家,你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徒步?

乘客A说,他特别喜欢徒步,女儿十岁以后,就经常跟着他长线徒步,有一次他们在山里走了10天。我说,10天不能好好洗澡呀,他说,等10天结束后,你洗的那个澡就是世界上最舒服的澡。

乘客B说,走上步道,没有手机信号,所以没有电话、短信、社交网络,步道上的四天,就是与世隔绝的四天,这让他特别享受。他说,我很怀念没有手机的旧时光,想远离人群的时候就出去一会儿,没人能找到。

乘客C说,徒步之后,晚上会在餐厅要一份喜欢的晚餐,感觉这份晚餐是人间的极品美味,非常享受。再加一杯啤酒,入口后,细细品味,还能喝出特殊的甜味。

司机师傅说,他每次走完步道都有一种特别自豪的成就感。他问我,你呢?徒步完了,现在觉得怎么样?我说,很累,但的确有种为自己骄傲的感觉。

那天晚上,我把他们说的都一一体验了,只是那啤酒,我喝出了酸甜味。

看来,那个让我们一直不停徒步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感觉。为什么要徒步,答案不是ABCDEF......,而是“以上全都是”,甚至还有好多说不清的缘由。

所以,我不但会把北岛的那三条步道走完,而且还会一直走下去。

后记:有几位好友,也爱好徒步,他们希望多了解新西兰徒步和步道的情况,我会陆续介绍这几次徒步的经历。

相关文章

  • 我们为什么要徒步,看新西兰人怎么说

    徒步新西兰 在国内呆了七年后,2014年4月,正值南半球的秋季,我决定回到新西兰开始一段没有归期的自驾旅行。 那几...

  • 为什么要徒步

    我最擅长的运动大概就是徒步了。诸多运动项目中,游泳我只会蛙泳,游的距离还很短;跑步我最害怕,因为一跑就气喘吁吁,不...

  • 偶遇

    题记:一个晴朗日,徒步丛林中。偶遇一种比较特别的鸟,学名:紫水鸡,毛利语Pukeko。 当地新西兰人,昵称紫水鸡为...

  • 转山转水转佛塔~贡嘎行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为什么要徒步,因为徒步可以领略常人所不曾见过的美丽风景,依靠自己体力和顽强毅力,漫长跋...

  • 太白南北穿越:唯有爱和美景不可辜负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为什么要徒步,因为徒步可以领略常人所不曾见过的美丽风景,依靠自己体力和顽强毅力,漫长跋...

  • 我们,要怎么说呢

    有人说:一生会遇到三个人,第一个喜欢你,教会你爱人。第二个你喜欢,教会他爱人。第三个没多么喜欢却在一起了。嘿,你是...

  • 11小时50公里,用脚步丈量厦门

    为什么要参加环岛徒步? 有人说:“再不徒步就老了。” 有人说:“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有人说:“就是想...

  • 我要快乐

    你为什么要写字? 因为写字让我快乐 你为什么要唱歌? 快乐呀! 你为什么要徒步,好辛苦呀 因为快乐 你心甘情愿做的...

  • 新西兰人才猎头项目- 2019年新西兰雇主担保移民

    新西兰雇主担保移民-2019年新西兰人才猎头项目 飞出国:新西兰人才猎头项目适合年龄39岁内(最大年龄55岁),雅...

  • 爸爸,我不想成为你那样的人

    徒步搭车环游中国,354天了,总有人问:父母支持么?我们疑惑:为什么要父母支持? 总有人说:等我孩子读大学了,我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为什么要徒步,看新西兰人怎么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ss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