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开始不断地自我否定、认为自己这辈子就只能这样平庸下去的时候,我建议你去读一读《终身成长》。
这本书是由美国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博士所编写,他曾连续十多年对许多大众所认为的成功人士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不是能力和天赋,而是思维模式。分别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
举个例子,当你早上醒来,发现睡过头了,一看时间马上就要上班迟到了,于是你赶紧洗漱出门。到了公司,发现不仅迟到了,还忘带了重要的合同,被上司发现后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这时,你想去阳台透透气,可是刚走两步,就把同事桌上的咖啡撞翻了,撒的满地都是。终于熬到下班了,你走到家门口才发现,钥匙忘带了,落在公司了。这时,你会怎么看待这一天?
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会是,今天真是倒霉,诸事不顺,我肯定是水逆!这种想法就是典型的固定型心态,出现问题,关注的是结果和感受,而不是问题本身。
而成长型心态的人会怎么想呢?睡过头可能是忘了设闹钟,或者闹铃声音不够大,以后睡前我一定要检查闹钟是否定好。忘带合同,可能是因为我出门太匆忙,或者是没有提前将第二天需要带出门的物品提前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以便第二天带出门。撞翻同事的咖啡,说明我走路不太注意观察周边的情况,以后走路要更小心注意,明天带一杯新的咖啡去补偿给同事以表歉意。回到家才发现忘带钥匙,说明以后我在下班后的第一时间就该检查物品是否准备齐全。今天这一天虽然不顺,但暴露出了我的很多问题,只要我加以改正,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好!
同样,学生时代的每一次考试,两种心态的关注点也是不一样的。固定型心态关注的是自己的分数和排名,不管自己错了多少题,只要其他人没有自己考的好,就开始沾沾自喜。而成长型心态,关注的是自己的错题,想着下次该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终身成长》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关注一时的成功或者失败,也不应该随便去定义一个人是成功或失败。因为人生的道路太漫长,一时的成败并不能代表什么,现阶段的他也许并没有很好的完成某件事情,但不代表未来的他就无法做到。我们应该更关注的是眼前暴露出的问题,加以反思和改进,这样我们才能持续的成长,也才能在未来迎接一个更好的自己。不要因为落后同龄人太多就自暴自弃了,就像小时候听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尽管小兔子凭借先天优势而暂时领先,但小乌龟仍然没有放弃,他着眼于眼前的跑道,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持续前进,后面终于超过了小兔子。人生亦是如此,现状不代表未来,只要我们抱有终身成长的心态,持续不断的去奔跑、努力,终有一天我们也会达到梦想的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