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小說藥丸•種族歧視》

《小說藥丸•種族歧視》

作者: 蘿卜 | 来源:发表于2017-07-07 21:24 被阅读16次

    《看不見的人》(Invisible Man)拉爾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

    無論你是正面對別人歧視呃態度和言行的人,還是事到如今還把種族對立怪罪於屈居弱勢的少數族群,都請務必讀讀拉爾夫•艾里森出色而激進的作品——《看不見的人》。作者創作並且出版本書的行為令人欽佩,《看不見的人》於1952年面世時,美國深陷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桎梏,美国黑人民權運動倡議人士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在巴士上拒絕讓座給白人的事件(1955年)尚未發生,馬丁•路德•金博士也還沒發表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演說(1963年),而艾里森卻大膽地呈現了全新的黑人文學美學——以諷刺的慵懶口吻優雅行文(旋即得到“文學版藍調音樂”的美名),卻以震懾人心的黑人攻擊白人事件開場。这起暴力事件並未掀起軒然大波,因為故事中受過高等教育的黑人敘事者有種不引人注目的特質:這有時帶來不少方便(正因如此,他得以偷偷住在一棟白人保留建築的地下室,不费分文),但有時也“挺讓人煩的”——他以慣常的挖苦口吻輕描淡寫地說。事發經過是一個金髮碧眼的高大男人在街上撞了這個“看不見的人”並出言辱罵,敘事者揪住白人的外套衣領,緊抓他下巴,連續猛踢,要求白人道歉。白人险些丧命,但敘事者(對著讀者)說,他認為错不在他自己。“少来这一套……是他撞我,是他羞辱我,難道他不該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注意到我的歇斯底里和‘潛在威脅’嗎?”我們因而見識了他胸中的滿腔怒火——這怒氣由一代代祖先傳下,長年悶燒。

    1952年至今,無論在美國還是其他國家,世人的態度和法律規範都有大幅改善,但實質的種族隔離依然普遍存在,統計數據也指出,弱勢族群在經歷、教育和發現機會搶都受到不公對待。拉爾夫•艾里森這部石破天驚呃無畏作品對受歧視的族群而言人一顆振奮人心的補藥,除了小說的非凡文學成就,也以不容爭議的筆法,描繪一個人如何在毫無基本尊重的世界奮力定義自我。讀了這部小說,但願懷抱種族歧視的人能看清自己的而其他人也能看見自己的真實樣貌。不管你是什麼種族、什麼膚色,切記,當你發現種族歧視的蹤跡時,如果不起身對抗,你就是懦弱和羞恥的代名詞(參見:懦弱、羞恥)。

    也可參見 憎恨、妄下評斷、仇外情節

    錄後語:

    可能我們東方人會說,我們不存在種族歧視問題,但我們卻存在其他很多問題……

    比如国与国之間的紛爭、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等等……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各種成見遮蔽雙眼矇蔽了心,突然想到禪宗里的“遇佛殺佛”,對於那些蔽人眼目的東西,就應該如此打破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說藥丸•種族歧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vrhxtx.html